第434章 典籍现身处·金陵谜团现(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千丝诏》最新章节。

这道人目前看来并无恶意,甚至出手相助。去青峰山,或许真能解开一些谜团。至少,能暂时摆脱这无止境的追杀,获得喘息之机,治疗伤势。

她不再犹豫,压下体内翻腾的气血,点了点头:“有劳道长。”

道人微微一笑,身形飘然从屋顶落下,竟不沾丝毫尘埃。他看也未看那尸蛊人,只对沈知意道:“请跟紧贫道。”

说罢,他转身,步伐看似不快,却瞬息间已在数丈之外,方向正是扬州城外。

沈知意强提一口气,忍着周身剧痛,施展身法紧跟而上。

那尸蛊人似乎还想追击,但断腕处剑气残留,让它痛苦不堪,只能发出无能狂怒的咆哮。

两人一前一后,很快便将北门桥的修罗场抛在身后,融入茫茫夜色。

道人身法玄妙,总能在僻静无人的巷弄间找到路径,避开夜间巡逻的兵丁和更夫。沈知意紧随其后,暗暗心惊于对方对扬州地形的熟悉以及对气息收敛的完美掌控。

约莫一炷香后,两人已出了扬州城北门。

城外荒僻,夜色更深。道人速度加快,向着远处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峦轮廓掠去。

沈知意伤势终究太重,跟得越发艰难,脸色苍白如纸,呼吸急促,眼前阵阵发黑。就在她几乎要支撑不住时,前方出现了一座破败的山神庙。

道人停下脚步,转身道:“今夜暂且在此歇息。姑娘伤势沉重,贫道略通岐黄,可为姑娘稍作调理,明日再赶路不迟。”

沈知意确实已到极限,点了点头,哑声道:“多谢。”

庙宇很小,早已荒废,神像坍塌,蛛网遍布,但总算能遮风挡雨。

道人清理出一块干净地方,让沈知意坐下。他取出一只小巧的玉瓶,倒出两粒清香扑鼻的碧色丹药:“这是我教秘制‘青灵丹’,于疗伤培元颇有裨益,姑娘请服下。”

沈知意略一迟疑,还是接过服下。丹药入腹,化作一股温和醇厚的暖流,迅速散入四肢百骸,所过之处剧痛大减,枯竭的经脉如同久旱逢甘霖,贪婪地吸收着药力。她心中稍安,至少对方目前确实在帮她。

道人又查看了一下她手臂上深可见骨的伤口,眉头微蹙:“好阴毒的掌力,已伤及经脉。需立刻处理。”

他手法极快,取出金疮药和干净布条,为她清洗、上药、包扎,动作娴熟精准,带着一种出家人特有的冷静和慈悲。

处理完伤口,道人又运起内力,掌心抵住沈知意后心,一股精纯平和、中正绵长的道家真气缓缓渡入,助她化解药力,导引归元。

在这股正宗道家真气的帮助下,沈知意体内那新生的、略显躁动的力量渐渐平复下来,与受损的经脉开始缓慢融合修复。她闭上眼,全力运功调息。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沈知意缓缓睁开眼,吐出一口浊气。虽然离痊愈还差得远,但伤势总算稳定下来,不再恶化,内力也恢复了一两成。

她看向一旁静坐护法的道人,再次郑重道:“多谢道长援手之恩。还未请教道长法号?”

道人微微一笑:“贫道玉玑子。家师上玄下素真人。”

果然是龙虎山天师座下!

沈知意心中了然,沉吟片刻,问道:“玉玑子道长,令师……为何要见我?”

玉玑子神色平静:“家师日前静极思动,偶观天象,见金陵方向煞气冲霄,又隐有紫薇星芒暗弱,知天下恐有变数。后又卜得一卦,卦象显示,破局之机,或应在一身负虎符煞气、却又得冰魄余荫的年轻女子身上。故命贫下山寻访,恰逢其会。”

身负虎符煞气、得冰魄余荫……说的正是她!

沈知意心中震动,对方竟能通过星象卜卦算到她的存在?这天师张玄素,果然有通天彻地之能?

“那令师可知《镇国蛊典》之事?可知胥浦螭塚?”她追问。

玉玑子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家师只言,蛊非蛊,螭非螭,人心贪嗔,方为祸根。那书册所载,不过是前人妄图窃取天机、逆转气运的旁门左道,早已偏离正道,遗祸无穷。至于胥浦镇压之物,乃上古遗留的一点不甘残念,本应随时间消散,却被人强行唤醒利用,酿成今日之劫。”

他看向沈知意,目光澄澈:“家师请姑娘前往,并非为那邪书,而是想告知姑娘一些……关于令尊的往事。或许对姑娘眼下境遇,有所帮助。”

父亲?!

沈知意心脏猛地一缩,呼吸都几乎停滞!

龙虎山天师,竟然知道她父亲的事?!

她猛地抬头,目光锐利如剑,直视玉玑子:“道长此言当真?!”

“出家人不打诳语。”玉玑子神态平和,“家师与令尊,早年曾有一面之缘。关于令尊之事,家师确知一些外界不知的隐秘。其中牵扯,或许远比姑娘所知更深。”

沈知意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指甲嵌入掌心。

父亲沈明允,大明战神,镇守九边,最终却心插金针,被炼为“虚饵”,镇于金陵地底……这背后,难道还有连慕容怜、甚至父亲自己都不知道的隐情?

龙虎山天师在这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无数的疑问和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在她心中翻涌。

去青峰山,答案或许就在那里。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眼神恢复冰冷:“好。我随道长去青峰山。”

无论前方是真相还是更大的迷雾,她都必须去。

玉玑子似是早有所料,颔首道:“如此甚好。姑娘伤势未愈,今夜请好生休息,明日清晨,我们便动身。”

说罢,他重新闭上双眼,如同入定老僧,不再多言。

庙外夜风呜咽,虫鸣唧唧。

沈知意却毫无睡意。她靠着冰冷的墙壁,看着跳动的篝火,心中波澜起伏。

父亲、蛊典、螭塚、朝廷、东厂、神秘黑影、 又多了龙虎山……一张巨大的、错综复杂的网,在她面前缓缓展开。

她下意识地摸向怀中那枚兽皮碎片。

指尖传来的,不仅是冰冷的触感,更是一种沉甸甸的、仿佛能搅动天下风云的重量。

就在这时,庙外极远处,隐隐约约的,似乎传来一阵飘渺虚幻的笛声。

那笛声幽怨凄迷,断断续续,吹的是一首极其古老苍凉的调子,竟与胥浦河底那守碑蓑衣人吹奏的古铜号角声,有几分诡异的相似!

笛声乘风而来,若有若无,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玉玑子闭合的眼睫微微动了一下,却并未睁开。

沈知意猛地坐直身体,侧耳倾听,心脏莫名地加快跳动。

这笛声……

她忽然想起胥浦河边,那蓑衣人消失前,最后望向她的、那复杂无比的眼神。

以及那声模糊的叹息。

夜还很长。

风中的笛声,渐吹渐远,终于彻底消散,仿佛从未出现过。

只剩下一庙的寂静,和一颗愈发冰冷决绝的心。

篝火噼啪,映照着玉玑子平静无波的脸庞和沈知意冰冷的侧颜。那缕幽怨的笛声早已消散在夜风中,仿佛只是幻觉,却在沈知意心头投下更深的疑影。

龙虎山……父亲……

这两个词在她脑中反复交织,牵扯着最深处的神经。天师张玄素,超然世外,为何会关注到远在边关、后又卷入金陵蛊变的父亲?一面之缘?什么样的缘?

她看向闭目调息的玉玑子,这道人气息绵长纯净,确是玄门正宗风范,方才出手也确是相助。但正因为太过“正”,反而让她觉得一丝不寻常。在这浊世旋涡中,如此干净的力量,本身就显得突兀。

然而,这是目前唯一可能触及父亲往事真相的线索。即便可能是陷阱,她也必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