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智慧是反生存的(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最新章节。

也就是说,现在大科学院的科研人员缺口高达2580万之多。

因而一些不太重要的项目,分配的科研人员都是很少。

大多数的科研人员都被分配给了重要,较为重要的项目。

当然,这也只是暂时的问题。

等大夏下一代逐步成长起来,这个科研人员缺口还是能够弥补上的。

赵小侯召集这么多科学家,研究员,组建降维技术项目组,自然是准备打攻坚战的。

简单来说,这降维技术的补全难度绝对要比之前的空间折叠技术难度更高。

所谓的降维技术,说白了就是将组成空间的某个维度抽掉,使得空间崩塌降维成下一级空间所用到的技术。

但问题是想要做到这一点,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这就好似你是生活在一张纸上的卡通人,然后你想要将纸张里的一个维度抽掉,将这张纸变成一条线。

现实里也是这样,就拿现在蓝星人类生活的三维空间来说,抽掉一个维度,那么就会崩塌为好似纸张一样的二维。

就现实主义来说,这已经超出了大多数人类的想象极限。

但对于这群数学家,物理学家来说,倒不是不能理解,在他们的脑海里,别说三维空间了,十维,十一维都是他们经常研究的抽象东西。

就现在而言,降维技术的完整率大概只有82%。

当然,在系统奖励的技术里,这个完整率已经算是最高的了。

但赵小侯在脑海里将这套残缺的降维技术通体看了几遍之后,也不得不感叹,这玩意的补全难度至少是空间折叠技术的10倍以上。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气馁,而是先将脑海里的降维技术整理出来,通过知识传输仪输入到1号智能AI的数据库。

这个花费了他三个月时间。

没法,即便有知识传输仪这样的先进设备,但残缺的降维技术依然太庞大了。

并且他也不可能一天24小时用知识传输仪来传输知识,否则的话,他脑子都得炸掉。

每天能够传输3-4个小时就算是极限了。

毕竟他的脑子还只是人类的脑子,不是真光脑。

等降维技术全部传输到数据库之后,赵小侯休息了几天,舒缓了一下快要炸掉的脑子,之后才将降维技术分解开来,发放给项目组的科研人员研究。

没办法,即便是他,也不可能一个人将降维技术补全。

当然,考虑到众人各方面和自己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赵小侯将最困难的部分留给了自己。

这降维技术的补全研究,一干就是3年时间。

赵小侯用了3年时间,消耗了无数算力,在数万名科学家,研究员的合力支持下,才将降维技术补全到88%。

不过在这三年时间里,大夏也发展得越发强大了。

首先就是现在大夏人口增长到了1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