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宁远在德国(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禁卫军》最新章节。
来德国的第三天,宁远和锡良各带一队,分头行动。
宁远带队访问德军总参谋部。
锡良带队,在德国外交部与标洛首相会谈。
接下来的十几天中,宁远带着军方团队,参观军营、参观兵工厂,参观了战场遗址,向烈士墓敬献了花圈。还专门留出一天时间,接见禁卫军的军事留学生,自然也见到了好久不见的王招辉。一身德国海军常服的王招辉自信从容,流利的德语,让宁远很是羡慕。不过,宁远的德语却让王招辉震惊了,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你是怎么做到的?也是被雷劈的吗?天才?
宁远还得到了德皇威廉二世的接见,单独会谈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谈了什么?宁远讳莫如深。
最让宁远头疼的是柏林军事学院,邀请他去演讲。
座落于汉堡市郊的柏林军事学院,前身是1810年成立的柏林高级军官学校,首任校长叫沙恩霍斯特,他的得意弟子——后来鼎鼎大名的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也就是《战争论》的作者,在学校初创时也在这里执教,1818年9月,还成为该校的校长。
在德军总参谋部成立之初,绝大部分的军官都来自柏林高级军官学校,因此,这里也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所培养高级参谋人员的学校。值得一提的是,在三次王朝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普鲁士军参谋长,正是本校1823级学员,冯-毛奇,即老毛奇。
1859年更名为现在的柏林军事学院,当然,后面还有封封启启的后话,就不介绍了,总之,这所学校,相当牛逼。(这个词有点粗俗,但很有力量。)
宁远很诧异地问毛奇总长:“您觉得我够格吗?你是打算让我在这里出丑吗?这十几天,我哪里得罪你了吗?”
毛奇总长笑了,他也知道,宁远是在半真半假半开玩笑,于是解释道:“我们虽然了解过禁卫军崛起的过程,但还是想听你亲口讲一讲。”
“我就是在这个学院毕业的。”维多利亚-伊娃自豪地说道:“而且还获得了优秀学员奖章,是凭我个人能力获得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毛奇总长点头:“她虽然是皇帝的养女,但在这里没市场,这里只看个人能力。”
事实上,宁远既想又不想,但最后还是决定讲一讲。
1906年6月23日,上午,宁远站在了柏林军事学院的讲台上:
“尊敬的毛奇总长、校长、学院的各位老师,以及在座的学员们,上午好!我叫宁远,来自清国的北方禁卫军。今天,来到这里,来到我心中的神圣殿堂,真的好紧张。实话实说,我和柏林军事学院,在大约八九年前,就有了些许的缘分,真的很幸运!”简单规整的德语开场白,赢得了全场师生的好感,也勾起了在座所有人的兴趣。
“他还挺会调味口!”坐在台下的维多利亚-伊娃嘴角上扬:“没看出来他哪里紧张!”
“1897年3月,我入学天津武备学堂,教官中有三位德国教官,都是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这也是我与贵校些许缘分的由来。”宁远带着略显忐忑的心情,用不太流利的德语娓娓道来:“今天来到这里,真正坐实了我与贵校的缘分,真的很幸运,非常感谢学校的邀请。”
台下的近千人用最热烈的掌声回应宁远。
宁远弯腰致谢,然后继续道:“1900年末,禁卫军在朝阳附近的大山里成立,全员364人。一年半后,也就是1902年下半年,我们成立了自己的军官学校——朝阳陆军讲武堂,有多位德国教官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我们和贵校的缘分真的不浅。”
宁远再次轻轻弯腰致谢,台下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回应。
宁远继续:“讲武堂成立初,就把柏林军事学院当成了终极目标,很多规章制度,直接照搬柏林军事学院。从领导设置到教官任职,从办学目标到培养模式,无不贯穿着柏林军事学院的卓越教育理念。由于人才积累不够,我们还无法达到贵校的标准,我们在努力,我们不会放弃,以贵校为师,向贵校学习,追求卓越,培养新时代的军事精英……”
宁远洋洋洒洒地说了半个多小时,从努鲁尔虎山,讲到八角台,再到朝阳。从两次大凌河战役,到台安防线反击战,盘锦防线反击战,再到决战奉天战场。他没有讲朝鲜战场,因为那时他不在朝阳。
宁远作为禁卫军的参谋总长,他说的肯定比德国人自己了解的要详细很多。这还是宁远没全说,很多事情都是一带而过,即便是这样,也让台下的德国人惊叹连连。原来禁卫军能先后打败英法俄日,虽然水分不小,但更多的还是靠自身的硬实力,特别是全半自动化的武器装备,没有这些,在奉天战场正面硬钢日军的百战之师,战而胜之,是不可能的。
热烈的掌声中,宁远再次深施一礼,走下讲台。
毛奇总长握着宁远的手,亲切地说道:“你说的太精彩了,不知你发现没有,你的德语每天都在进步,进步神速。”
“谢谢总长夸奖,这么好的德语环境,不进步都很难啊!”宁远客气道。
柏林军事学院的校长也主动和宁远握手,认真地褒奖道:“真的太精彩了,禁卫军崛起的过程,让我联想到我们德意制第二帝国崛起的过程,感同身受啊!”
“谢谢校长,在您面前,我们禁卫军就是学生,我们一直在向贵校学习。”宁远谦虚道。
“你们的讲武堂,如果在教学上有什么需要,我们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校长客气道,或许真的只是随便客气一下。
但宁远给机会就上,顺杆往上爬:“谢谢校长,柏林军事学院一直是讲武堂的学习目标,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合作办学。”宁远试着问道:“贵校派讲师去讲武堂讲学,担任讲武堂主抓教学的副校长,因为正校长是我们的总司令。”
毛奇总长和校长对视,这真是个天才的想法,这样一来,德国可以在更深层次对禁卫军施加影响,但是两人都不能直接做决定,总参内部要讨论一下,学校内部也需要沟通,最后还要威廉二世陛下同意,所以毛奇总长和校长都表示要研究一下,当然,这是个非常好的想法。
宁远也没指望他们立即同意,因为可能性不大,人家凭什么帮你培养人才呢,很多事,有钱也解决不了,那就不是钱的问题。
宁远没有立即离开柏林军事学院,而是在毛奇总长和校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旁听了一节课,品尝了学校的午餐。
席间,毛奇总长告诉宁远:“禁卫军与德国军事合作的会谈,就在这里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