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三女初会面(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禁卫军》最新章节。
11月20日,这是戈辉回到特区的第三天,朝阳陆军讲武堂大会议室,抬手看了一眼蚩尤腕表,还有不到五分钟九点。长条会议桌两侧,禁卫军四总部的正副长官正襟危坐,只有戈辉右手边的座位还空着。
之所以选择在讲武堂开会,是因为红楼的校级及以上的军官都在这里回炉重造。今天出席会议的,全部都是和德国教官请了假的。
咔咔咔……一串鞋跟撞击地板的声音之后,一脸严肃地宁远推门而入,走到戈辉右手边空位座下。
“时间差不多了,开会。”戈辉说着翻开面前的笔记本,继续道:“第一个事儿,与德国的军工合作。这次跟着我一起来的五百多名德国军工专家,他们要考察学习我们的卡车、越野车、摩托车、飞机、坦克等技术。我已经和他们签署了技术交换协议,在未来的五十年内,双方技术共享,可以互派技术人员免费学习。”戈辉的目光看向程天运和孙昌明:“总装备部对外军事技术合作司,要全程参与和管控,这是展示我们实力的机会,更是向他们学习的机会。”
“我们是不是亏了呀!总装备部成立以来,我一直在调研、比较我们的军工技术,像是卡车、越野车、摩托车、飞机、坦克,我们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们还是雏形,我们已经能堪大用了,领先的不是一星半点,是遥遥领先。”程天运提出异议:“我们能先后打赢英法日俄,除了我们不怕牺牲,敢于拼命,还因为我们武器技术先进,是半自动对栓动,这是领先一代的优势。领先不好吗?打赢不好吗?看着敌人死不好吗?”
“你说的没错,我们的确遥遥领先。”戈辉先肯定了程天运,然后解释道:“但是我们人才储备不够,远远不够,我们今天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是外国技术员创造的,还有我们走对了方向。我们不能保证永远是对的,我们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可我们没有,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至少需要十几二十年,三五十年都是正常现象。”
伸手拿起面上的白瓷杯子,里面是大凌河矿泉水,直到他放下杯子,也没听到有人提出异议。于是继续说道:“技术交换嘛!我们拿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换他们的造船技术,比如干船坞和两万吨战列舰的制造技术和设备。再比如阿司匹林的制造技术和设备,比如量产合成铵的技术和设备,在营口建设干船坞,在锦西建设潜艇工厂。这些如果我们自己摸索,不知道要等到哪个猴年马月,光试错成本就不是我们能够承受的。”
低头看了一眼桌上的笔记本,翻过一页,继续道:“还有人才培养,之前他们为我们培养2000名技术工人,这次答应再为我们培养5000名技术工人,允许我们派留学生进入柏林工业大学和亚琛工学院等23所技术院校,这是我们的机会。”
轻咳两声后,戈辉语重心长地继续道:“我们所谓的遥遥领先,只是一时的,不能长久,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底蕴不足是我们最大的短板,还记得我以前讲过的木桶理论吗?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应该专注于改进和加强短板。特区就是一个正在制作的木桶,人才底蕴就是最短的那块木板。二十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人才,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尽可能的培养更多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夯实我们的基础,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战争中活下来。”
戈辉提高了声调:“我们必须拼尽全力的发展,特别是发展军力,因为我们怕,怕重蹈1840、1856、1884、1895、1900,弱小是原罪,我们不能让这片土地再燃战火,全世界没有国家比我们更加厌恶战争,也没有人比我们更加懂得弱国无外交。从1840年到1906年,这66年的血泪史让我们深知,没有硬实力支撑,谈判就是审判,战败方就是被告,胜利者就是法官。”戈辉的目光在总政治部主任王超辉、总参谋部主管法规纪律的参谋副长张叔铭身上短暂停留,继续说道:“在座的就有人全程参与了《清日朝阳条约》的谈判,当法官的感觉很爽吧!”
戈辉拿起面前的白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道:“1895年李红璋(不要计较名字)在日本马关签《马关条约》期间,遭到日本浪人袭击满脸是血,还得赔笑求减赔款,可日本不但没减,还将赔款加码到2亿两白银,那时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无能的清廷连讨价还价的资格都没有,就是被审判的角色。还有我们亲身经历的1900年,对我们来说,这些都是切肤之痛。我们必须清楚,和平需要靠实力争取,落后就要挨打,禁卫军崛起的过程就能证明,能战方能止战,自强才能自立,正因为知道战争的代价,所以我们才要努力发展军力,我们要建造军舰,建造潜艇,飞机、坦克,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我们能拒敌于国境之外。”
“更何况,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军事压力,我们与沙俄与倭国是不死不休的关系,他们都比我们更早的进入工业化,有更多的人才积累,我们能打赢他们,只是因为我们在他们最虚弱的时候,发起了致命一击。”戈辉的手指重重地戳了几下桌面:“今后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用武力解决争端将不可避免,更何况我们已经在向西北更往西的地区用兵了。战争要一直打一下去,建设也时刻不能停下,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希望大家有这个觉悟,如果没有,那就尽快让自己有。”
说到这里,戈辉又翻了一页笔记,表情变得冷峻,继续道:“如果实在没有觉悟到,下次开会,就不要坐在这里了。”指尖再次重重地戳击桌面:“我们都在努力扛起家国命运,做着千秋家国梦,我不希望我们中间,有同床异梦的人。”戈辉突然大声喝问:“听清楚了吗?”
在座的,除了右手边的宁远,左手边的王超辉,其余人同时起身,大声回应“听清楚了”。
戈辉扭头看向宁远:“你说两句吧!”
与戈辉的宏大叙事相反,宁远说的更加具体,言之有物,从军事技术合作,讲到技术人才培养和派遣留学生,从讲武堂合作办学,联合训练特种兵,到基尔海军学校的军事留学生,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白瓷茶杯里的大凌河矿泉水都填了三次。
宁远说完,程天运说,程天运主要说的是军事技术合作,孙昌明更是罗列了军事技术合作司目前正在做的全部项目,目前做到哪一步了?有什么困难?怎样解决?后续会怎样跟进。
戈辉本来的意思是开一个沟通会,把自己德国之行的成果和大家沟通一下,结果一个军事技术合作的议题就用掉了整个上午。计划中的“朝阳峰会”的议题,只能挪到下午了。
吃中饭时,戈辉把明年上半年结婚,顺便在朝阳举办欧美亚首脑峰会一事,简单说给了宁远和季明威,并解释了峰会的形式,以及要达到的目的。
戈辉已经与德国高层进行了初步的沟通,德方表示愿意促成峰会,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峰会,形成一个处理国际争端的机制。
很显然,能举办这样的峰会,本身就是一种硬实力的体现,一旦成功,也代表着禁卫军正式坐在了世界的牌桌上。
下午的会,戈辉就不参加讨论了,关于“首脑峰会”一事,由宁远和季明威主抓就可以了。
临离开前,季明威捧着一个礼盒送到戈辉面前,认真道:“专门给你留的礼物。”
“这是什么?”看着送到手中花纹精致的红木盒子,戈辉先是诧异,然后一脸严肃道:“怎么想着给我送礼物,红楼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歪风邪气了?连你们俩都这样带头,可想而知别人更是什么样子?我在上午的会上,说的同床异梦,你们转眼就忘记了?”本来已经准备上车的戈辉,决定不走了,他要整风,全军整风。
“你想多了,你误会了,听我说完。”季明威连忙说道:“他们都有,我都给了,这个是专门给你留的。”
戈辉直接打开红木盒子,看到里面是一个镶着金边的造型怪异的碗形器皿,立即疑惑道:“什么东西,骨色骨形的,古董?你收的?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
“这叫嘎巴拉碗,藏传佛教的法器,是用人的头盖骨制作的法器。这个金边是用铜银合金制作的,成本并不高。”季明威解释道:“真正的成本反而是制作成本,派专人,委托藏地喇嘛制作,诵经七七四十九日,才送回来。”
“难怪骨色骨形的,看着就像,没想到还真是。”戈辉感慨道,拿在手中仔细端详,碗的边缘包着金边,还雕刻着精细的纹饰,碗底还有一个类似高脚杯的杯托,放在桌上应该很稳当。
“你的这个是大山岩的头盖骨,宁远的是儿玉源太郎的,我的是黑木为桢的。”季明威解释道:“做这个东西,一点都不难,难在有价值的脑袋不容易搞到。”
戈辉竖起大拇指,向季明威晃了又晃,评价道:“你是个狠人啊!礼物我收了!但我还是要强调,请客送礼的歪风,不允许出现在禁卫军中,军队要纯粹,狠话我就不说了,让我发现,决不轻饶。”
“不用你说,我会提前让那个人在污秽中过完以后的人生。”宁远保证道:“我保证。”
“谢谢你的礼物!走了!”戈辉说完拿着红木盒子钻进了龙旗轿车。
戈辉又回到了阔别三个月的办公室,一切都光亮如新,没有一丝灰尘,显然有人用心打扫。当他耐心批阅了十几份文件之后,发现孙婉儿依然没有出现,难道今天没来上班?
就在戈辉思考孙婉儿为什么没有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孙婉儿和红莲开着枭龙军车,一起来到了朝阳陆军讲武堂。
门口岗亭里的卫兵,记录了车牌号,让孙婉儿和红莲分别签字后,直接放行。
讲武堂不是什么车都可以进入的,只有在讲武堂备案的车,所有乘客签字后,方可进入。如果没有备案,对不起,不准进入。我是在执行公务行不行?那就拿出证明文件,这边电话确认后,方可进入。
孙婉儿在讲武堂担任过俄语老师,红莲也在讲武堂学习过六个月,她们都曾远远观望过外籍教官宿舍,但都没过去细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