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出发中东(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禁卫军》最新章节。

“一直扛下去,至少十年内问题不大。”戈辉说道:“十年后,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开玩笑,King胖子上位后的北棒,扛了十几年了,不依然稳如泰山吗?更何况戈辉的条件,比北棒要好太多太多。戈辉只是摊子铺的太大,花钱太狠,没其它问题。

“那艘舰,我看了,很大,朝廷从来没有那么大的军舰。”光绪问道:“你花了多少银圆?”

“四艘舰,一共花了400万英镑,换成银圆是4000万银圆。”戈辉说道。

4000万银圆?咣序听后,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差不多是朝廷一年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难怪朝中的明白人都不看好戈辉呢,换了自己也不看好。

“为什么?”咣序问道,他很不理解,以他对了戈辉的了解,戈辉应该是步步为赢的人,不是一时冲动的人。

“20世纪第一个十年非常重要,百年工业革命的积累,加上电气革命的助推,人类文明的科技之花,正在这个十年里,集中绽放,我决不能错过。”戈辉坚定地说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因为买舰,日子可能会过得苦一些,但我相信特区民众会理解我。”

“但你正在建设的还是太多了,再加上购舰……”光绪一时间不知道用什么词形容了。

戈辉重重点头,这一点他承认:“是的,但是我哪个都不想落下,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运气不错,北方特区每时每刻都在创造财富,只要能一直持续下去,扛十年,肯定没问题。况且,这十年里,我又不是什么也做。”

既然戈辉这么说了,光绪也就不再追问了,于是他换了一个话题:“中东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两个师的驻军已经登上商船,A城那边的安保公司和警察也做好了准备。”戈辉说道:“朝廷呢?对中东没有想法吗?”

“很多人在观望,很多聪明人想先看看,再决定要不要去。”光绪说道。

“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但是机会之所以是机会,是因为不会一直有。很多时候,一旦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戈辉淡淡地说道。

“你把一片沙漠当机会,你说沙漠下面有石油。”光绪说道:“你看朝廷里的那些人,有哪个会采油,他们撑死了会挖煤,让他们采石油,高看他们了。”

“石油?石油是军方的,谁也别碰,谁碰谁死。”戈辉强调道:“不论是谁,想发中东财,只能想石油以外的办法,石油只能由大凌河石油公司开采。”

“那还剩下什么机会了?据说那里寸草不生,只长骆驼刺和椰枣,难道让他们去收购椰枣回来卖?欧美列强看上那里,也是因为石油。”光绪说道:“那是真的从零开始,从零到一就难如登天,你让那些聪明人怎么看得上。”

“北方特区这边有576人参加了中东考察,海外领地的所有机会,他们优先,有些行业,甚至不允许与他们竞争。”戈辉说道:“一无所有时他们不来,大势已经成时,要他们有何用。”

“看来你很有信心啊!想好了怎么从零变成一。”光绪道。

戈辉点头:“衣食住行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短期内不会出问题,中长期的准备工作,随后跟上,我们是要长期待下去的。”

光绪扶额,无奈道:“又是一大笔投资,很想看看你是怎么挪腾出银圆来的。”

“那陛下就慢慢看,不会让陛下失望的。”戈辉说道。

“朕有时候很佩服你,你总能变出银圆来。”光绪说道:“有多条铁路都在向朝廷要钱,但朕就变不出钱来。”

关于朝廷的铁路,戈辉实在不想多谈,修建铁路本是仁政,但在大清成了“猛于虎”的苛政。比方说500多万两的总资本中,商股才100万两,其余的都是米捐、盐捐、租捐、房捐等。被地方既得利益集团盘踞的各省铁路公司,其实已经成了暗无天日的黑箱。

“怎么不说了?”光绪淡淡一笑,试探道:“怕朕向你要银圆?”光绪也是真没办法,朝廷的窟窿实在太多了,而朝廷来钱之道实在太少了。

“陛下,铁路就别修了,除了京张铁路以外,别的就停了吧!”戈辉说道。

“停了?别修了?你怎么不停?”光绪直接三连问,然后道:“还用我复述一下你这里都有哪些铁路工地吗?而且还是更费银圆的超级铁路,还都是复线。”

“不一样,我修铁路,是特区政府掏钱,纯官办。”戈辉说道:“朝廷现在修的很多铁路,都是公私合营,商股很少,官股全从百姓身上搜刮。因为铁路,卖妻鬻子、顷家荡产者不知凡几,农民视铁路,不以为利己之商业,而以为害人之苛政。”

“有这种事?”光绪惊怒,起身问道:“你从哪里听来的?”

“粘杆处不汇报这些吗?”戈辉问完,说道:“多了我不想说,我只想说,当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陛下应该极力避免这样的事情,否则的江山危矣。”这样的话,也就戈辉敢说,光绪听了还不一定生气。

轰——光绪的手掌重重地拍在真皮沙发的扶手上,虽然是软的,但他的手依然痛的发抖,可见气到了什么程度。

戈辉像没事一样,靠在沙发上,右手的三根手指轻轻地搓着。

缓了好一会儿,光绪问道:“难道铁路就不修了?朝廷需要铁路,全部收归官办呢?”

“官办需要银圆,朝廷的银圆够花吗?”戈辉幽幽一问,然后又道:“还有那些铁路伴生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可以借着收归官办的机会,摇身一变成了朝廷铁路的股东,继续喝朝廷的血。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漂白了自己的所得,还把铁路建设过程中的亏空交给朝廷兜底。”戈辉最后轻飘飘一问:“陛下能忍?”戈辉说话的尾音稍稍上挑就是问,如果是平的就不是,全凭光绪自己理解。

光绪陷入了沉思之中,戈辉说的这些,他从来没有听过,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

“以前没有铁路的时候,日子还不是一样过。”戈辉继续道:“再说,那些人花着陛下的钱,肥了自己银袋子,还把恶名留给了陛下。”戈辉又是轻飘飘一问:“陛下能忍?”

“难道真要全停了?”光绪还是不甘心,朝锦超级铁路有多赚钱,他是知道的,朝中的大臣们不只一次拿朝锦铁路举例子,那是北边的银圆压铸机,大谈修建铁路的必要性。

“从1896年到1906年,铁路总公司存续了10年,截至1907年,通车总里程3539里(不是公里),也够用了。所以除了京张铁路以外,其余的全停了,不建了,损失也认了。”戈辉给出一刀切的办法:“只要能减轻百姓负担,任何方法都值得尝试,百姓没有理智,一旦被蛊惑,被刻意引导情绪,后果很危险。”

(历史上,清廷1911年推出铁路国有政策,实行干路国有,支线商办。北方特区也一样,55寸标准轨官办,32寸窄轨商办。)

光绪无力地靠在沙上,他不想再谈这个事情了,越想越头疼,于是主动换个话题:“听说远征军明天出发。”

“明天锦西港出发,怎么!陛下要去送行吗?”戈辉说道。

“可以,北方禁卫军也是大清的军队,朕作为帝国皇帝,送一送远征将士有何不可。”光绪直接答应了。

7月31日上午,锦西港区德国公海舰队第一分舰队,满旗满灯礼炮轰鸣。因为不光北方特区总督来了,咣序也来,不管背后怎么瞧不起,但是表面上的礼节一个都不能少。

提尔皮茨和莱茵哈特-舍儿还见了咣序,还和咣序简单交流了几句。

这是提尔皮茨第二次见到咣序,第一次是在戈辉的婚礼上。每次见到光绪帝,提尔皮茨心中都会感慨,光绪帝有眼无珠,错过了戈辉这个大能人。这次他又从戈辉手里拿到了好东西,剑齿虎系统移动载具,黑豹1型坦克,以及接近完全版的幼豹坦克设计方案。对,还有最最重要的,关于海军的,被帽风帽硬芯穿甲弹的构想。如果不是光绪有眼无珠,这些东西,应该属于那个庞大的清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