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禁卫军参战(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禁卫军》最新章节。
1月21日除夕夜那天的鞭炮,从接神开始,几乎响了一整夜,每一颗炸响在夜空的礼花,都在夜空中留下两个字——相信。
总之,进入1909年的特区经济全面向好,所有人都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但是,战争来了。
2月4日立春这一天,欧洲传来消息,奥匈帝国陆军突然越过塞尔维亚边境,并快速向纵深突进。
0.2寸×1.3寸(6.4毫米×42毫米)农场步枪弹,第一次应用在欧洲战场,并创造杀伤记录。
和历史不同,塞尔维亚军无力阻止装备了半自动步枪的奥匈军,直接溃败,并在第一时间向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求援。
奥匈帝国宣称,军事行动是为了支持“大塞尔维亚主义”,让所有塞尔维亚人统一在一个国家里。
沙皇尼古拉二世要求奥匈帝国立即退兵,否则沙俄派兵干涉。
奥匈帝国不为所动,继续进军。开玩笑!我们准备三年了,因你一句威胁就退兵?怎么可能!
英法两国对奥匈帝国入侵塞车尔维亚的军事行动,表示严重关切,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就连外交照会都没有。(主要是他们的军力延伸不到那里,有心无力。)
德国作为奥匈帝国的邻国,传统盟友,不但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反而紧急联系了北方特区的禁卫军,询问禁卫军会做何反应?
宁远回复德国,禁卫军是否有反应,取决于沙俄的反应,如果沙俄不动,禁卫军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么沙俄会有什么反应?沙俄的反应是向波兰调兵,直接打明牌,大模大样,大规模的调兵。
就在戈辉、宁远、王超辉、程天运、杨双等四总部核心,商量在哪一天扩大战争规模的时候,兰方舟告诉戈辉,莲夫人要生了。
红莲的肚子是真会挑日子,也在这一天提前发动,生了一儿一女,先出生的是儿子,戈依光给了一块刻着“云行”的老玉,后出生的是女儿,戈依光给了一块刻着“云澜”的老玉。
特区报纸当天增发晚报,头版头条,戈辉总督的莲夫人诞下一儿一女,特区同贺。
而在晚报的最后一版,报道了巴尔干半岛战端再开,很有可能引发大规模战争。
奥匈帝国陆军在几天的时间里,多次击溃塞尔维亚军,并在2月10日占领了塞尔维亚全境,随之停止进军,开始稳固塞尔维亚局势。
奥匈帝国礼遇了塞尔维亚国王佩塔尔一世,并与塞尔维亚国民议会沟通,给予他们一定的自治权,除了军事、外交、财政以外的自治权,从此奥塞是一家。
奥匈帝国对外宣布,军事行动结束,塞尔维亚人从此统一在了一个国家里,奥匈帝国将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回归祖国的塞族人。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沙俄一直在向波兰与奥匈帝国的边境附近集结部队,看来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奥匈帝国陆军一边在塞尔维亚维稳,镇压反抗势力,一边向波兰与奥匈帝国的边境附近增兵,同时催促禁卫军尽快发起进攻。
欧美各国的情报机构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波兰与奥匈帝国的边境附近,所有人都意识到更大规模的战争一触即发,但都没有想到这场巴尔干战争,居然还和远东第一强权(禁卫军)有紧密关联。
2月14日拂晓,禁卫军突然对布鲁西洛夫的沙俄远征军发起了全面进攻。
沙俄军十月初被打退之后,在赤塔郊外,用泥土和冰雪重新构建的冬季防线,不到六个小时宣布瓦解。
布鲁西洛夫直接指挥的禁卫骑兵2师,一直护在两翼,突然遭到北方特区禁卫军骑兵突袭,伤亡较大,不得不撤出战斗。
沙俄骑兵的溃退,暴露了沙俄远征军虚弱的左右侧翼,禁卫3师和4师,从左右两翼强行插入,如热刀切黄油一般,切割沙俄远征军。
面对装备了大量半自动和自动武器的禁卫军,布鲁西洛夫只能选择撤退,直接撤出赤塔,撤往伊尔库茨克。
布鲁西洛夫的果断,极大的减少了沙俄远征军的伤亡。布鲁西洛夫认为,远征军没必要死扛,且战且退,拉长北方特区禁卫军的补给线,对沙俄远征军有利。
沙俄当年打败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就是靠几乎无限的纵深,拉长对方的补给线。恶劣的天气都是次要原因,因为天气公平的对待敌我双方。
禁卫军于2月14日当天晚些时候,彻底占领沙俄远东重镇赤塔,这次是彻底占领,不还了。
当晚就收到戈辉的命令,赤塔改名尼布楚(事实上不是一个地方),戈辉非要指鹿为马,也没人和他计较。
已经在波兰与奥匈帝国边境完成集结的沙俄军,本来计划三天后进攻奥匈帝国陆军。就在这时候,远东战事扩大。
尼古拉二世气得直接掀翻了桌子,手指着东方,用最恶毒的语言,骂了戈辉十几分钟,直到自己大脑缺氧,头晕脑胀,才跌坐在沙发上牛喘粗气。
北方特区2月15日的报纸和电台,直接报道,禁卫军发起“情人节攻势”,强势收复尼布楚。报纸上还有一张地图,将赤塔的位置,标记成尼布楚。明眼人立即看出了问题,但是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
战争的确给北方特区经济蒙上了一层阴云,但是戈辉通过广播电台,明确无误地告诉所有特区民众,禁卫军旨在收复故土,不会无限制的扩大战争。
戈辉呼吁特区全体民众,安心工作,做好自己的事情,过好自己的日子,禁卫军不用大家担心,我们有实力保卫家园,守卫和平。禁卫军热爱和平,也愿意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坐在收音机前的各国领事们无不嗤之以鼻,想不通戈辉是怎么说出口的,脸红不?
沙俄驻朝阳领萨福诺夫来到外事局,抗议禁卫军的侵略行为。
锡良告诉萨福诺夫,我们两国是时候重新签订边境条约了,然后把新的划界方案递给了萨福诺夫,并告之,这是北方特区的底线。
萨福诺夫仔细看了一遍,就这还是底限,摆明了一步也不想退,还多划了很多地方。他直接还给锡良,告诉锡良,领土问题,没得谈,沙俄领土很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当然,回到领事馆后,还是把锡良的划界方案发回了圣彼得堡。
从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手中接过电文,看完之后,尼古拉二世大吼一声“不可能”,然后还是没喊出决一死战的话来。真的是太远了,光补给就足够要了沙俄半条命。
牛喘了半天粗气之后,尼古拉二世逐渐平静下来,斜睨一眼陆军总参谋长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诺夫,沉声问道:“苏霍姆林诺夫,我现在就升你为陆军大臣,同时兼任陆军总参谋长。”
“谢陛下,老臣衰朽,恐难堪大任。”苏霍姆林诺夫说道,他深知日俄战争后,尼古拉二世不太待见老臣,一直在任用年富力强的人。比如布鲁西洛夫(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再比如萨姆索洛夫(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萨姆索洛夫)。
“衰朽也得干”尼古拉二世冷言道:“说说吧!怎么办?”
苏霍姆林诺夫轻咳一声后,说道:“先后撤,避锋芒,拉长禁卫军的补给线,为我们反击赢得时间和空间,我们在最危难的时候,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从未失败过。”
“然后……”苏霍姆林诺夫犹豫了一下继续道:“等待。”
“等待?等什么?”尼古拉二世不解。
“图拉兵工厂和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已经于今年2月2日,定型了M1909半自动步枪,目前正在24小时三班连续生产。”苏霍姆林诺夫说道:“老臣建议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圣彼得堡西北的谢斯特罗列茨克)也加入M1909半自动步枪的生产行列。”
M1909半自动步枪,点三零口径(0.30英寸),即7.62毫米,使用7.62×54毫米口径无底缘通用步枪弹。非常巧合,与二战时期毛熊国装备的SVT-40半自动步枪的设计完全相同,充分证明了沙俄工程师强大的研发实力。至此,英法俄三国都完成了半自动步枪的设计和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