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若遇贤明之君,则或可有所进展(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最新章节。
还是韩成!
这个好女婿简直是上天赐予他和大明的福星!
带来了诸多益处!
不仅救了女儿一命,还悄无声息地改变了标儿的想法,逐渐解开那些师长加诸于标儿身上的束缚!
韩成确实至关重要!
朱元璋更加坚定了将女儿嫁与他的决心。
可一想到女儿的性子,他又感到些许苦恼……
“父皇打算用何种方式,促使吴良、吴祯他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标感激韩成的帮助后,稳定情绪,转而向朱元璋求证此事。朱元璋分析说,对方先杀李顺再放火焚仓,为的是掩盖**,这完全合乎常理。
“那么,是不是先把老四从宝船厂撤出来?那里实在太过危险。”朱标最挂念的始终是他兄弟的安危。
朱元璋却摇头,“让老四待在那里最好,他是当今的亲王,也是我们的亲骨肉。一旦他们采取行动,我们便能借机给予重重惩罚,也能顺理成章地将他们的罪行坐实!”
朱标听罢大惊,“父皇莫非真要……老四不过是在后来才那样做的……”
朱标语无伦次起来。
“你想哪儿去了!”朱元璋拍了拍朱标肩膀,“他是我们的亲儿,怎么可能因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就真的伤害他?顶多就是教训一下,发泄点怨气罢了。即便没有韩成提到的藩王外放之策,我们也绝不会如此。何况现在有了这样的策略,我们巴不得每个儿子都能像老四一样有本事。火龙焚仓的事我们会严格把控,绝对不让老四受到伤害。”
朱标这才安心下来,对朱元璋报以一抹尴尬的笑容。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打算派遣保儿与冯胜一同前往崇明驻防。
这是为了避免吴祯铤而走险!
朱元璋提及的保儿,实则是曹国公李文忠,他的亲外甥,也是姐姐的儿子。
这表明朱元璋虽然表面上看似冲动,实际上处理事务极为谨慎。
就像眼下,他对吴良、吴祯这对兄弟毫不在意,但实际行动时却极其小心。
不仅调用了巢湖水师,还调动了冯胜和李文忠。
大军集结以及出征筹备一向需要格外谨慎,即便准备充分,也需要不少时间。
即便是对灭三部女真的战事,朱元璋已做足部署,也无法在十日之内直抵前线。
当然,大明战神瓦剌留学生另当别论。
此时,李文忠与冯胜只是完成了兵力集结,并调配好各类物资,即将正式出发。
“如此大规模的军力调动,是否会让对方察觉,从而提前**?”朱标带着几分忧虑问道。
朱元璋说道:“不必担心,我已下令这些军队改走水路,由江防总督负责转运兵马与物资。沿长江而下,经崇明入海,再沿海岸线北上,与天德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对付那些女真**!”
朱标听后恍然大悟,果然不愧是自己的父亲!
如此一来,整个计划便显得合乎情理。
这样一来,甚至让巢湖水师运粮草都显得顺理成章。
这样安排,可以让吴良等人放松警惕……
接下来,父子俩在武英殿继续商讨事务,直至深夜。
等所有紧急事项安排妥当,已是凌晨时分。
为节省时间,他们决定不回寝宫休息,直接在殿内打个盹。
虽然他们节约了时间,但吕氏却备受煎熬。
为了迎接朱标,她强忍疼痛用力拍了下额头。
几乎彻夜未眠。
结果等到天亮,朱标仍未归家。
吕氏哪受过这般冷落?
眼泪止不住地流下。
真是越想越委屈!
屋内,彻夜未眠的吕氏满心疲惫,头重脚轻。她站在铜镜前,瞧着自己头顶那消退不少的肿块,愈发烦闷。凝视片刻后,竟猛地扬手,在脸上接连扇了两记耳光!
挨了这两下,吕氏越想越恼,情绪始终未能平复。尽管困意袭来,她却不肯入眠,枯坐良久,待脸颊上的红痕淡去,便径直找到朱允熥——她心中排忧的小物件。
她并未责罚朱允熥,而是耐心地教他识字读书。吕氏出身于诗书之家,而原太子妃常氏乃名将常遇春之女,喜好武艺。在古代,有学识之人地位自是不同,无识者面对有才之辈时,往往不自觉地矮人一截。加之吕氏生**为自己增添戏码,因此常向常氏讲述士族子弟启蒙之事。
天底下做父母的都盼着孩子出人头地。常氏亦不例外。身为书香门第的吕氏,在子女教育方面堪称权威。于是,在吕氏一番劝导后,很快便决定对朱雄英施行早期教育,且要求极为严苛……
如今常氏与朱雄英均已逝去,这样的事情依旧未曾停歇。
从朱雄英那时起,现在转到了朱允熥身上。
这亦成为朱允熥挥之不去的梦魇。
对吕氏而言,这也是整治朱允熥的最佳途径。
“你这究竟怎么学的?如此简单的内容都不会!都教了多少次了!
像你这般,将来如何能承担重任?”
检查完朱允熥的功课后,吕氏照例对他一顿呵斥。
朱允熥本就对吕氏心存畏惧。
此刻被这般数落,更是浑身战栗,连话都不敢讲一句。
想哭却又强忍着,痛苦万分。
手足无措,不知所措。
吕氏看在眼里,暗自冷笑。
训斥过朱允熥后,吕氏语气才稍缓,认真地教导起他来。
这就是吕氏的可怕之处,总能找到方法悄然打击他人。
更厉害的是,她这样做之后,没人能指出她的过错。
原太子妃因她丢了性命,而朱允熥则被她击垮了意志。
但旁人看到她对待朱允熥的方式,只会称赞她尽职尽责。
就算朱允熥的母亲健在,大概也只能做到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