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公元前777年之周朝(五)(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他废黜了原本的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之子姬伯服为新的太子。这一决定不仅违背了传统的继承规则,也引起了诸侯和朝臣的普遍不满。

姬宜臼在被废黜后,逃往申国寻求庇护,他的外祖父申侯是申国的国君。在申国,姬宜臼得到了支持和帮助,开始策划反击。

与此同时,晋文侯也在密切关注着周王室的动向,他对周幽王的行为感到不满,并准备采取行动。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等部族,发起了对西周都城镐京的攻击。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周幽王和姬伯服被杀,西周王朝的统治宣告结束。

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华夏大地,诸侯国纷纷表达了对周王室的支持。

在周幽王死后,诸侯们迅速行动,拥立姬宜臼为新的周王,即周平王。

周幽王的余党并未就此罢休,虢石父等人拥立周幽王的另一个儿子姬余臣(一说是周幽王的兄弟)为王,史称周携王。

这样,周朝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国家陷入了更深的分裂和混乱。

周平王意识到,镐京已经无法再作为都城,决定将都城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但当时的周王室力量薄弱,无法独立完成迁都的艰巨任务。

在这个关键时刻,晋文侯站了出来,他与郑武公、秦襄公等诸侯联手,共同勤王,护卫周平王完成东迁。这一行动不仅体现了晋文侯对周王室的忠诚,也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公元前760年,晋文侯采取果断措施,杀死了周携王,结束了长达十年的二王并立局面,为东周初年的局势带来了稳定。

晋文侯的这一功绩被后人称为“文侯勤王”,成为了春秋时期诸侯勤王的典范。

他的行动不仅稳定了周王室,也为晋国在春秋诸侯中树立了威望,为晋国后续的发展和扩张奠定了基础。

晋文侯展现了如周代初期的周公旦那般的英姿,大力辅助周王室,成为了重塑周朝辉煌的杰出人物。

为了表彰晋文侯的卓越贡献,周平王撰写了《文侯之命》的文献,并赐予他丰厚的礼物,包括一卣秬鬯、一张红色的弓、一百支红色的箭、一张黑色的弓、一百支黑色的箭以及四匹马。

周平王在文中称赞晋文侯是确保他能够安稳统治的关键人物,并鼓励晋文侯继续效仿周文王、周武王时代的贤者,全心全意地辅佐王室,继承先祖的优良传统,妥善治理自己的封国。

在晋国的历史上,仅有三位国君受到周王如此崇高的赏赐,分别是唐叔虞、晋文侯和晋文公。

《国语》中对此评价道:“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意味着晋文侯对周平王的命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被授予辅助天子、代表王室出征的重任。

随后,晋文侯在汾水地区扩展了晋国的领土,并获得了周平王的正式认可。在位三十五年后,晋文侯于公元前746年辞世,安葬于今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南部的晋侯墓地。晋文侯驾崩后,其子伯继承了君位,即晋昭侯。

晋文侯在位长达35年,是晋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国君。在晋文侯统治时期,晋国迅速崛起,出现其历史上第一个发展高峰期,为日后晋国称霸中原奠定坚实的基础。

晋文侯姬仇在位期间,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努力强化晋国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地位。他积极推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国家的治理效率。

在对外关系上,晋文侯继续与齐国保持紧密的联盟,同时也与其他诸侯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通过联姻和外交手段,扩大了晋国的影响力。

在晋文侯的领导下,晋国开始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中崭露头角。晋文侯的统治为晋国后来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事迹和名字也成为了晋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历代晋国国君总是拿“继文绍武”来自勉,“文”指的就是晋文侯,他们将他当作是效仿的榜样,这足以看出晋文侯在晋国的重要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