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自由与枷锁之囚牢》最新章节。
SH市QP监狱,是一个隐蔽在SH繁华闹市里的‘禁区’。
隔墙观望,是气派时尚的社区住宅;门口,是车水马龙的外青松公路,即便到了眼前,也丝毫觉察不到它的存在。
监狱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神秘的,无论是在这个名词上的鲜少提起,还是在实际运行上的周转机制,很多人都没有真正接触过,甚至没有看到过。
没错,生活总是要继续的,只要你还活着。对于宁致远而言,虽然新收犯监狱的生活活生生扒了自己的一层皮,但还绝对还没有到威胁到生命的地步,而随着自己被分流到SH市QP监狱,也就意味着船到码头车到站了。
如果一个人,从社会人到被抓进看守所成为嫌疑人,再经过法律的最终审判后成为了一名标准意义上的罪犯,然后经过新收犯监狱的打磨之后被分流到了某一个监狱里,而他还不愿意看到司法人员在这其中的付出和努力,而只是满腹牢骚的话,那就太没有人性了。
宁致远当然不属于那种人,所以,在写监狱生活之前,首先要写的,肯定是监狱民警背后的辛勤付出。说实话,这一点如果不到监狱里来生活,肯定也鲜为人知。
监狱民警是常年工作在监狱基层一线的人民警察,是一群可歌可敬的高墙卫士,他们每天工作在高墙之内、直接面对犯人,工作之琐碎、工作之艰辛、工作之枯燥,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宁致远当然与这些常年坚守在铁网高墙内的监狱民警们每天进行着零距离接触,既在反省自己的人生,也感受着他们的别样人生。与城市特有的喧闹声此起彼伏只有一墙之隔的监狱,高墙铁网显得那么的威严和神秘,这是数千名服刑人员的特殊学校,也是数百名监狱民警夜以继日工作的地方。
毫不夸张地说,监狱工作其实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虽不见战斗却是正义和邪恶的较量,体现着法治与文明的进步。监狱民警每天都要与形形色色的罪犯打交道,教育改造好他们,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当然,这其中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危险,
‘做一名忠诚担当、敢于亮剑的高墙卫士,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是宁致远在第一次进入到QP监狱时看到的横幅上的一句话。很多人用‘在刀尖上跳舞’来形容抓捕嫌疑人的警察职业的惊心动魄,如果以此类比,那监狱民警就是坚守在‘火山口’和‘炸药库’上辛勤耕耘的后备力量,他们同样凭着执着的追求与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自己的忠诚与智勇。
面对那一群五花八门、各色各样的罪犯,里面有或偶然失足的、或罪大恶极的、或年老或体衰的、或健康或残疾的、或幡然醒悟的、或死不认罪的等等各类服刑人员,监狱警察需要的不仅是胆识和勇气,更需要智慧和谋略。
危险无处不在,在监狱的管理宣传册上,记载着很多之前类似的危险。
比如有一年,当某监狱上下正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时,突然接到监区报告,有3名服刑人员准备了刀具、绳索,预谋劫持女警,要挟监狱提供车辆、资金,准备从景洪逃往缅甸,并在得逞后杀害警察。接报后,无论是监区长、教导员,还是监区女警都高度紧张,因为谁也不知道胆大妄为的罪犯何时动手,某监狱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布控.......
还有在某监狱的某一天,正在劳动的服刑人员李某突然报告内急,现场管理民警却发现他东张西望,并未去厕所,而是走向休息室。此时,另外两名服刑人员岩某、柴某已经走到警戒线处,大声嚷着也要上厕所。而当现场管理民警带他们去厕所的过程中,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民警按在地上进行人身攻击、用力的拳打脚踢........
当然,很多人都没有真正接触过监狱,他们对监狱以及监狱民警的唯一认识就是来自电视和电影中的镜头,或许还有某些新闻报道中的消息。其实,现在的监狱根本不像外界所想象中的那样,为了一个个囚徒能够弃恶从善、走向新生,监狱警察们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
在监狱民警的日志中,没有节假日的畅想,没有星期天的记载,长时间的连续工作,是他们工作的常态。他们必须习惯高强度的工作,‘两眼一睁,干到熄灯’;监狱民警加班无数,基本上没有什么长假,夜以继日的疲惫让他们对家庭也是满腹的愧疚。
与其他行业相比,监狱警察们早已习惯了值班、加班,其他行业的人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踏上回家的路时,伴随着夕阳西下、鸟儿归巢的街景,心情多少有些轻松释然;然而,此刻的监狱警察们却仍要继续工作;就连逢年过节,人们举家团圆、饮酒高歌时,高墙里的监狱民警们还要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守候着监狱的安全和社会安宁。
都说监狱民警原则性强、铁面无私,而他们也有着丰富情感。因为坚持原则,面对亲朋好友的请托未伸援手而被误解埋怨时,他们也会感到委屈;因为工作繁忙早出晚归,当回到家中看到已经熟睡的孩子时,他们也会愧疚;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加班,总是无法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时,他们也会心存遗憾。
监狱警察是很辛苦的,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平均一天上10小时以上的班,进入监管区的时候不能带手机,与外界断绝联系的感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压抑的,可是监狱警察都在承受,在这一点上,与服刑人员的遭遇别无二致。
由于工作的原因,男警察可以说大都不是称职的父亲、丈夫和男朋友,就像很多人经常调侃的那样,这年头,女孩找男朋友找老公,最好别找警察,否则,拍拖时、结婚后都可以当没这个人了。因为很多警察都把家当旅店,把单位当做家。这一点,对于监狱民警也是适用的。
宁致远就碰到一个30多岁还没有结婚的主管民警,在有一次民警照例找自己谈心的时候,就吐槽说虽然我们的监狱离城只有三五公里,可由于自己工作的特殊性,除了白天上班外,晚上还要下监给你们服刑人员上课,坚守岗位值班执勤,根本没有更多时间去交女朋友。
监狱管理工作是心灵抚慰工作,要用真情打动囚犯,不仅仅是管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可以认真悔过,重归社会,避免再次误入歧途。很多人觉得一个人如果进过监狱,那肯定是十恶不赦,但是,也只有监狱民警心里清楚,这些犯人并不是个个都凶神恶煞的,和他们接触多了,就觉得他们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而且,大多数服刑人员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而且许多闪光点是值得借鉴的,在监狱从事管理工作的民警说有人觉得和服刑人员打交道,接触的都是阴暗面,但事实并非如此。服刑人员由于种种原因有罪于家庭、有罪于社会、有罪于国家,但政府对其不放弃、监狱对其不抛弃、家庭对其不离弃,服刑人员通过学习改造后怀有感恩之心,今后能够回馈社会。
而所有的这些转变,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都需要民警在服刑人员的内心,种下那颗一心向善的种子。宁致远所在的SH市QP监狱,八监区是专门的关押外国犯人的场所;还有一个监区是专门关押艾滋病犯人的场所。
有一次,宁致远就听说,有一名身患艾滋病的服刑人员李某,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在入监体检中被查出携带HIV病毒。在得知事实后,李某情绪激动,将监舍玻璃窗敲破,用玻璃碎片故意划破手,然后向警察示威:‘快给我办理保外就医,不然我就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你们,我看你们谁敢过来?’
闻讯赶来的监狱民警一边劝说着、一边找准机会,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将他按翻在地,迅速夺过他手中的玻璃碎片,监区其它民警也快速冲了过来,制止他再自伤自残,并将他关押起来。
第二天,理智过来的李某心里惶惶不安,他猜想,自己这次严重的违规行为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不曾想,第二天迎来的却是监区民警这样的回答:‘好好休息,别多想,监狱领导很关心你的情况,我们也帮你联系了两位律师,他们明天就会来到监区,你可以向他们详细咨询保外就医方面的法律问题。但是,目前你一定要接受治疗,按时服药,安心接受改造啊’。
听着监狱民警真切的话语,李某点了点头,不禁羞愧的低下了头。所以,监狱民警既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也能用心用情春风化雨、重塑灵魂,润物于无声。他们是一群特殊的教师,一群铁骨柔情的卫士。
‘是火,总是可以把冰融掉的’!很多专门负责文化教育改造的管教干部,都是干了20多年的‘老革命’了,他们在给服刑人员开教育大会的时候,说自己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哪个服刑人员想寻死、想滋事,一眼能看穿,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无论你们其中的人抱着什么样的想法,和你们打交道,我认准一个理,那就是‘是火,总是可以把冰融掉的,我坚信再坏的人也有变好的可能,只要你们自己不放弃自己.......’
在监狱里确实也不乏那些有志向、不放弃自己的服刑人员,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当然,这里面还是要感谢监狱民警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比如,有因犯运输毒品罪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通过学习‘平安服刑、把刑期当学期、有事找民警’的服刑改造理念后,他不仅安心劳动改造,还学会了焊工、工艺制作两门技术,连续3年评为‘监狱服刑改造积极分子’和‘百佳劳动能手’称号,并顺利获得减刑。
监狱民警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教育罪犯的经验和剖析罪犯心理活动的能力,他们深知教育改造罪犯切忌采取打骂体罚等简单、野蛮、粗暴的方法,压抑罪犯思想和情绪;遏制罪犯违规违纪,必须采取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方法,循循善诱,才能真正地教育、感化和挽救他们,使他们迷途知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