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新的开始3(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反攻从野人山开始!》最新章节。

“我们的钢铁产量截止到年底正式达到年产量500万吨,在今年争取再翻一翻!原油产量超过1000万吨以上。”

“炼化产量达到370万吨!煤炭产量2700万吨!与钢铁产量一样,在煤炭、原油、炼化产能等争取再翻一倍!”

听到这里整个会堂里面爆发出一阵阵激烈的掌声,而且是经久不息的那种。

“我就在上个月去了在北部的工业新城考察,昔日的荒滩已变成烟囱林立的厂区。”

“一家家刚投产的机床厂内,崭新的立式车床正高速运转,飞溅的铁屑映照着工人们专注的脸庞。”

“里面的厂长李振华是从国内南迁的老技工,在与我交谈时他想起半年前工厂奠基时的场景仍感慨万千!”

“刚来时这里连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建材要靠牛车拉,设备要靠人力卸,现在我们能造出精度达0.01毫米的机床,不比欧洲的差!”

接着宋子廉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

“这样的场景在华联各地随处可见,纺织厂的纺纱机昼夜不停,生产的棉布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能支援前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农业方面,新建设的化肥厂的投产让农田亩产提升三成,彻底扭转了殖民者时期粮食依赖进口的困局。”

“至于兵工厂里,工人三班倒赶制武器,刚下线的步枪、机枪随即被送往军营,成为战士们手中的利刃。”

“工业腾飞的同时,农业发展同样交出了亮眼的答卷,1943年华联新开垦土地达1.5亿亩,相当于原有耕地面积的三成,这背后,是百万华夏移民的汗水与智慧。”

“战争爆发后,为躲避战火与寻求新生,大批华夏民众跨越山河来到中南半岛。”

“他们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深耕细作的传统农法、水稻育秧移栽的技巧、水车灌溉的经验,让这片肥沃却被粗放耕种的土地焕发新生。”

“我在在湄公河沿岸的新垦区,遇到了一名正带着家人给稻田除草内地移民。”

“他和我说刚来的时候这全是荒草,当地人只会撒种不管收,亩产连两百斤都不到。”

“现在我们修了水渠,用上了化肥,亩产最少五百斤!”

“曾经地广人稀的中南半岛,在华夏移民的改造下渐渐褪去荒芜:沼泽被疏干改造成良田,丘陵被开辟成梯田,村落旁建起了学校、诊所与集市。”

“当地土人看着丰收的粮食与便捷的生活,纷纷主动学习华夏农耕技术,原本隔阂的族群在共同劳作中渐渐融合。”

“正如我在报告中所说:华夏民族的勤劳不是口号,是一锹一铲的耕耘,是一分一厘的积累,是用一年多时间完成了当地人上千年未能实现的壮举。”

“相较于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军队的辉煌成果更让民众倍感安心。”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1943年底,我们拥有现役军人150万、武装警察与保安武装100万,这支总数达250万的武装力量,如同钢铁长城般守护着疆域安全。”

“更值得称道的是,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预备役体系,100万预备役兵员每年接受两个月以上的军事训练,射击、战术、体能等科目样样过硬,平日里他们是工厂工人、田间农夫,一旦战事需要,可即刻拿起武器奔赴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