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提前(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最新章节。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沈淮让谢不二把东西搬进堂屋,然后逐一介绍。
都是京城的东西,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很高大上。
当林氏和黄氏戴上金镯子的那一瞬间,笑容跟花儿一样灿烂!
“三郎有心了。”林氏笑的皱纹炸花,“这么大的金镯子,不便宜吧?”
沈淮说,“奶奶放心,价格在我的承受范围之内,你不用担心我买了镯子没饭吃。”
“奶奶知道你会挣钱,只是你一个人在京城闯荡不容易,得留着银钱傍身。
你之前寄回来的金镯子,够戴了,奶奶老了,这些身外之物,有一两个撑场面就够了。”
黄氏接着说道,“你奶奶说的对,你前前后后寄回来不少镯子首饰,够我们戴的了,下次不用破费买金镯子了。
你一个人在外边也不容易,得留着银钱傍身,要不攒着留给你媳妇也行。
我们天天在村里,戴个金镯子去赶集也不方便。”
“娘和奶奶说的有道理。”沈淮没有反驳两人的话,继续说道,“不过我现在做官了,该有的体面还是不能少的。
在家里你们想戴就戴,不想戴就不戴,到了外面,必须保持体面。
给你们的布料千万别舍不得用,给你们的镯子头饰,也要偶尔戴戴。
这些东西,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三郎说的对,该省的就省,该体面的也要体面起来,不然我们费劲供三郎读书还有什么意义?”
沈继业一边说,一边试穿沈淮从京城特别定制的服饰,包括玉冠和腰带。
衣料是绸缎的,发冠是玉制的,腰带绣着云纹镶嵌玉片,一看就很气派。
“你们看,我这身如何?”沈继业开心的在众人面前转来转去。
沈杏给足肯定,“非常气派,一看就像富贵人家的老爷。”
“哈哈……”沈继业笑得合不拢嘴,“三郎高中状元,又授了官身,唤我一声老爷没毛病。”
“不错不错!”沈七刀也很满意身上的衣服,觉得自己的气质瞬间就提上去了。
“爷爷这么穿,看起来很威风!”沈淮不吝夸赞。
沈七刀立即开怀大笑。
觉得这辈子都值了!
孙子考中状元,又有孝心,没什么比这个更美的事了。
给沈杏的是一套黄金头面,款式相对简约。
沈杏戴上去之后,觉得自己比以前美多了。
除了这些,还有好几匹好布料、茗茶名酒和书籍。
其中书籍最为珍贵的,是沈淮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带回来的。
书籍可以传承,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是个好东西!
能兴旺族人!
沈淮希望族里出人才。
“爷爷,这次归乡祭祖,朝廷给我批了三个月的假期,刨除来回的时间,我最多在家呆半个月,九月初要回京上值。
明天忙完了,你跟奶奶还有爹娘商量一下,哪天办进士宴比较合适。”
虽然谢侍讲说过,可以延迟到十月份归京,只是老师已经点明其中的利害,沈淮觉得,还是提前回去比较好。
早点回去上值,早点融入状态。
黄氏听言,下意识看向沈杏。
沈杏挤出笑容,“没事的,上值要紧!三郎如今是朝廷命官了,可不能因为这个吃了挂落。”
只有三郎好了,她们才会跟着好!
毕竟,做生意也是讲究身份和背景的。
若非三郎没有拜师,兴州和南元郡的生意,怕是没那么顺利。
沈淮听了沈杏的话,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二姐,的婚期定下来了吗?”
“定下来了,是十月初三。”沈杏说,“姐夫从京城回来的时候跟我们说,若是到六月还没收到你的信,就让我们看着办。
我们没收到你的信,便以为你没有假期,到了七月初六,爷爷和爹就去赵家商量婚期了。
日子定在十月初十。”
改期的话,沈淮说不出口,可若是错过了二姐的大婚,他又觉得遗憾。
“二姐,我……”
“三郎不用自责。”沈杏打断沈淮的话,“你考中进士,当了大官,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报答。
大婚那天,你不在的话,确实会有点小遗憾,但我更希望你有个好前程。”
大家也只会遗憾,状元郎为什么那么快回京。
沈淮心里沉甸甸的,总觉得亏欠家里太多。
黄氏是希望沈淮能参加沈杏的大婚的,于是提议道,“要不……把婚期提前到月底?
半个月的时间,应该来得及。”
沈继业有些迟疑,“时间是来得及,就是有些仓促。”
婚期提前,有些委屈女儿,若是不提前,儿子又没法参加。
“仓促点倒是没什么,就怕没有吉日。”沈杏说。
沈七刀立马翻开黄历,按照赵三斤和沈杏的八字去找。
林氏见他找了许久没动静,催促道,“看得怎么样了?月底那几天有好日子吗?”
沈七刀正好看到一个吉日,“有一个,是月底的最后一天。”
“那就定在月底。”沈杏决定道,“爷爷,你再看看办进士宴的日子,看好了,到时候一起下帖子。”
至于赵家是否同意改期,沈杏完全不担心。
她相信,赵家比她更希望在大婚上看到三郎。
沈七刀继续找日子,“后天适合祭祖,祭祀后的第三天,适合办状元及第宴。
再过七天,办杏丫头的婚宴,时间完全来得及。”
沈淮还是觉得婚期有些赶,“爷爷,提前这么多天,会不会太赶了?”
太赶的话,有些东西来不及准备,缺这少那的,终究不完美。
也委屈了二姐。
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匆匆忙忙的,他担心二姐会留下遗憾。
“只要银子到位,别说半个月,三天都能搞定。”沈杏底气十足,“三郎就放心吧,该有的流程一样不会少。”
“我是担心时间太赶了,细节不到位,委屈了二姐。”
“你在我便不委屈。”
沈淮笑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沈家的执行力一向不错。
第二天,沈七刀和沈继业立马召集族人,商量祭祖事宜。
沈淮则是跟着沈杏去了作坊。
如今的沈家作坊,扩建了酒坊和醋坊,缓坡旁边的两座山头也被沈家买了下来。
两年前,沈家花五十两买翠花爹的酿酒技术,并将桃仙醉(桃子酒)外包给翠花酿。
沈家一共有十二种酒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