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穷叮当(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最新章节。

谢知微的想法,沈淮表示支持。

饭后,两人讨论了资助的事情。

比如资助条件,除了学习好,家庭经济困难,还需看人品,看科举的决心。

满足这些条件之后,具体的资助金额又是多少。

是从县试开始资助,还是在学堂的时候就开始。

以上问题,谢知微并没有仔细想过,只是有这个想法而已。

当时在京城,她只是听闺中友人提到,一隅书院经常捐助寒门学子。

来到青阳郡后,发现这里都是大山,且文教这一块相当落后,便想做点什么,希望能帮到沈淮,仅此而已。

如今听沈淮说这些,她才明白,资助并非易事。

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可能会落个沽名钓誉的骂名。

“夫君,此事先缓缓吧。”谢知微想了想,道,“等书肆开起来了,再视情况而定。

我们刚来青阳郡,手里能干的人不多,要是有个疏忽,妾身良心难安。”

沈淮知道妻子的言外之意。

做得不好,很容易引起读书人的口诛笔伐。

“那便先缓缓。”沈淮轻拍妻子的手背,“等我们有那个余力了,再好好规划。”

谢知微点点头,“听夫君的。”

第二天上衙,沈淮问钱同知,“我们青阳郡的公廨田一共有多少亩?”

钱同知回道,“我们青阳是下郡,只有七百亩公廨田,十三座山头。其中,三百亩租给城东张家,三百亩租给散户,余下一百亩种粮种菜,供给衙内厨房。”

“山头呢,也是租赁出去?”

“山头用来取柴,并没有租赁出去。“

“租期几年签?”

“三年一签。”

官府的公廨田不需要交税,所得全部归衙门。

把公廨田租赁出去,是最简便且最有效的方式,田中所产,官府占五成。

若是遇到水灾或者旱灾,租户还能申请减租。

接着,沈淮又问了其他的。

这才知晓,管理一百亩公廨田的杂役,一共二十人。

他们不仅种粮种菜,还在山脚养鸡、养鸭、养猪。

衙门人多,仅靠这些并不够,还需向外采买。

简单了解之后,沈淮又问堤坝的事情。

正值雨季,防洪是关键。

虽然,青阳郡内没有大江大河,很少有大面积淹没粮田的情况。

沈淮的原则是,能防一点是一点,尽量减少百姓的损失。

毕竟,小河的洪水特点是:急。

而且很容易出现洼地内涝,排不出水的情况,所以得防止漫灌。

“工房的人已经安排人员下去排查修检。”钱同知拿出舆图,指着一处河流道,“此处堤坝修建的时候,材料简陋,这两年频频出问题。

堤脚渗水严重,若出现大水,可能会坍塌。

去年已向上头申请重修,但……”

沈淮,“钱通知但说无妨。”

“郡内需要重修的堤坝,至多有八处,金额超万两白银,上头拒绝了申请,叫我们青阳用府库先修那些紧急的。

去年,修了两处,花费一千三百两,府库便见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