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南燕“滑台铁壁”慕容和:被办公室政治坑死的忠勇打工人(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七绝?咏南燕鲁阳王慕容和》
烽淬滑台锋自磐,孤旌擎月护南冠。
叛臣烛烬黄河怒,血溅王袍万仞寒!
在五胡十六国那个比“鱿鱼游戏”还刺激的乱世江湖里,英雄辈出,枭雄遍地,但也不乏一些兢兢业业、能力出众却结局憋屈的“打工人”。今天要讲的这位,就是南燕政权的顶梁柱之一,慕容和。他的一生,堪称是“能力点满、忠诚爆表,却架不住猪队友背刺”的经典职场悲剧,还顺带深刻影响了东亚格局(虽然是局部地区限定版)。
一、鲜卑贵族的“北漂”初体验——邺城看门大爷
话说公元384年,慕容垂老爷子在枋头(今河南浚县)一声怒吼,宣布脱离前秦单干,开启了后燕副本。这位慕容家的老战神眼光毒辣,深知创业初期,地盘得守稳。北方边境上,有个叫邺城(今河北临漳)的地方,那可是曹魏旧都,河北心脏,更是防备北方新兴猛男北魏拓跋珪的战略桥头堡。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谁看大门呢?
慕容垂目光扫过族中子弟,最终锁定了一位年轻人——慕容和。这位慕容和,是宗室慕容徽的儿子,论辈分是慕容垂的侄子。年纪虽轻,但看着稳重靠谱,眼神里透着“我能加班”的坚毅。于是,慕容垂大手一挥:“小和啊,组织上决定了,这邺城‘北漂’分公司的CEO,就由你来当!南中郎将的帽子给你扣上,好好干,别让拓跋家的野小子们溜进来偷鸡摸狗。”
年轻的慕容和心里可能嘀咕:“叔啊,人家鲜卑贵族都在新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吃香喝辣搞团建,我这直接发配边疆啃沙子当‘看门大爷’?”但嘴上还得铿锵有力:“诺!保证完成任务,人在城在!”(内心OS:这职业生涯开局就是Hard模式?)
于是,慕容和同学走马上任,成了邺城“保安大队长”。面对北方虎视眈眈的北魏骑兵和内部可能不稳的复杂局面,他没空抱怨,撸起袖子就是干:修城墙、挖壕沟、练新兵、屯粮草,把邺城经营得像个铁桶。史书没详细记载他打了多少硬仗,但邺城在他手里稳如老狗,为后燕初期撑起了北方屏障,让慕容垂能安心在中山搞建设、拓地盘。慕容和用行动证明:组织上没看错人,咱是块靠谱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而且搬过去就能砌墙!
二、战略大转移:从“北漂”到“南漂”,滑台迎来新老板
然而,历史的剧本从来不按常理出牌。慕容垂老爷子虽然能打,但架不住岁月不饶人和对手太生猛。公元395年的参合陂之战,后燕被北魏拓跋珪一顿暴揍,精锐尽失。慕容垂气得吐血,次年亲征又病逝军中。他儿子慕容宝接班,能力实在有点拉胯。
到了公元397年,北魏铁骑卷土重来,后燕都城中山(慕容宝已从龙城迁回)终于被攻破。慕容宝同志上演了“千里大逃亡”,场面一度十分混乱。慕容垂的庶子慕容麟(也是个不安分的主)一路狂奔,逃到了还在后燕控制下的邺城。当时镇守邺城的,是慕容垂的弟弟、慕容和的叔叔——范阳王慕容德。
面对北魏大军压境、邺城孤悬河北的绝境,慕容麟脑子倒是清醒了一回(也可能是被吓的),对慕容德说:“叔!河北这地儿待不住了!咱们得学大禹治水,战略转移!南渡黄河,去滑台(今河南滑县)!那地方靠着黄河天险,易守难攻,还能遥控山东,东山再起!”
慕容德一听,有道理!于是拍板:撤!放弃邺城,南渡黄河,目标滑台!
这时,我们敬业的打工人慕容和在干嘛呢?原来他早已被慕容德这位“伯乐”提前布局了!慕容德深知滑台的重要性,早就把能力出众、值得信赖的大侄子慕容和调了过去,让他先期经营滑台,为可能的战略转移做准备。慕容和同志再次发扬“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精神,提前到滑台“踩点”,搞起了“新项目”前期筹备工作。
当慕容德带着邺城军民(包括慕容麟等一干人等),浩浩荡荡、风尘仆仆地抵达黄河北岸时,滑台城头,慕容和的身影早已望眼欲穿。他不仅早就备好了粮草物资,更是贴心周到地派出使者,敲锣打鼓(夸张手法)地把叔叔慕容德迎进了滑台城。史书《晋书·慕容德载记》就轻描淡写地记了八个字:“德遣使报和,和亦遣使迎德。” 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背后是慕容和前期扎实的工作和关键时刻的鼎力支持。滑台,这座黄河岸边的要塞,瞬间从“预备基地”升级为南燕政权的“临时总部”。慕容和心里估计乐开了花:“嘿,咱这‘南漂’项目筹备组,直接升级成总公司核心部门了!这波不亏!” 当然,表面还得保持严肃:“欢迎德总莅临滑台指导工作!”
三、南燕开国元勋:能打能扛的“定海神针”
新公司(南燕)草创,营业执照(合法性)还没捂热乎呢,麻烦就找上门了。南边的东晋一看,哟呵,河北跑过来一群鲜卑人占了滑台,地盘还不小?这不得“关怀”一下?公元398年,东晋派出了名将(级别)邓启方、闾丘羡,带着两万精锐,气势汹汹地杀向北边的管城(今河南郑州),目标直指新生的南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南燕朝野震动,人心惶惶。慕容德临危不乱,点将出征:“小和!慕容法!你俩搭班子,给我把晋军顶回去!” 慕容和再次披挂上阵,与中军将军慕容法组成“抗晋二人组”。
两军在管城郊外摆开阵势。晋军可能觉得南燕新立,好欺负,阵型摆得有点飘。慕容和这位“老边防”眼光毒辣,一眼就瞅出了破绽。他抓住战机,亲率精锐骑兵,像一把烧红的尖刀,“呲啦”一声就捅进了晋军阵型的薄弱处。晋军哪见过这么不讲武德的突击?瞬间阵脚大乱,哭爹喊娘。结果就是一场大溃败,主帅邓启方、闾丘羡同志估计连马鞭都抽断了,才勉强“仅以身免”,狼狈不堪地逃回了江南。史载“启方、闾丘羡军大败,单骑走免”。管城大捷,打得那叫一个漂亮!不仅粉碎了东晋的“趁火打劫”计划,更让“南燕”这块招牌在乱世中响亮地立了起来。慕容和居功至伟,从此成了南燕军民心中的“战神”、“定海神针”。他可能私下跟慕容法击掌庆祝:“晋军这波操作,怕不是‘千里送人头,礼轻情意重’?下次记得包邮(指直接投降)啊!”
内忧往往和外患结伴而行。公元399年,前秦的落魄宗室苻广同志,大概是看天象(史书记载“荧惑守东井”,就是火星停留在井宿,古人认为是大凶之兆)觉得有机可乘,在黎阳(今河南浚县)揭竿而起,自称秦王!更牛的是,他居然打败了南燕的北地王慕容钟!这下可炸了锅了,“荧惑守东井,秦王起黎阳”的谶言满天飞,南燕境内人心浮动,不少墙头草开始观望,甚至想跳槽。
值此公司生死存亡之际,董事长慕容德决定御驾亲征,亲自去收拾这个搞封建迷信、破坏稳定的苻广。临行前,他再次将最重要的后方基地、命根子滑台城,郑重地托付给了最信任的人——慕容和。慕容德拍着侄子的肩膀(脑补):“小和啊,家(滑台)就交给你了!守好咱的‘保险柜’,等我凯旋!”
慕容和深感责任重大,立刻切换成“超级管家+保安队长”模式。对内:稳定军心民心,加强治安巡逻,严防奸细捣乱,确保后勤供应不断线;对外:瞪大眼睛盯着黄河对岸的北魏,把滑台城墙擦得锃亮,摆出一副“你敢来我就敢拼命”的架势。他的坐镇,让慕容德能够心无旁骛地在前线砍人(平叛)。最终,慕容德成功在黎阳干掉了苻广,平定了这场利用天象搞事情的叛乱。捷报传来,滑台军民欢呼雀跃,慕容和擦擦额头的汗,长舒一口气:“老板在前线‘谈项目’(砍人),我在家当‘物业经理’(守城),这后勤保障的活儿,比冲锋陷阵还心累!总算没掉链子。” 他这块“压舱石”,再次稳住了南燕这艘在惊涛骇浪中飘摇的小船。
四、忠诚的代价:职场高光时刻遭遇“黑天鹅”
慕容和这个人,业务能力过硬(能打仗能守城),职业操守更是没得说——忠诚度MAX!这份忠诚,在乱世中尤其显得“鹤立鸡群”,但也为他埋下了祸根。
早在公元398年,后燕末代皇帝慕容宝同志,在经历了北魏的反复摩擦和中山失守后,一路狂奔,灰头土脸地逃到了黎阳(对,就是后来苻广闹事那个地方)。当时慕容和正镇守滑台,他的秘书长(长史)李辩同志,是个政治嗅觉异常“灵敏”的人。他觉得奇货可居啊!赶紧跑来给慕容和出主意:“将军!天大的机遇啊!流亡天子慕容宝就在咱家门口黎阳!咱们把他迎进来,奉为正朔,您就是‘再造乾坤’的第一功臣!到时候慕容德算啥?您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哦不,可能您就是实际上的老大!还给他打工干嘛?”
这诱惑,搁在十六国那个“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环境里,对很多人来说简直是无法抗拒的“天使投资”。然而,慕容和同志展现了什么叫“三观正”!他听完,脸一沉,义正词严地怼了回去:“李辩!你这是什么混账话!我深受叔王(慕容德)厚恩,如同再造!当此危难之际,正该以死相报!什么迎立天子?这种动摇军心、背主求荣的话,休得再提!再说,军法处置!”(原文大意:“吾受王(慕容德)厚恩,当以死报,汝欲以君徼利乎?若复尔言,斩汝矣!”) 这立场,稳如泰山,忠义无双!李辩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走了。慕容和心里可能翻了个大白眼:“换老板?这李辩怕不是‘猎头’派来的卧底?现在跳槽风险太高,搞不好就是‘跳火坑’,还是跟着德叔踏实!”
慕容和这份令人动容的忠诚,却成了小人李辩心中日夜滋长的恐惧。李辩心想:“完了完了!当初劝他迎慕容宝,这可是‘谋逆’大罪啊!现在慕容德势力稳了,慕容和又这么受信任,万一哪天他们爷俩想起这茬,翻旧账,我这脑袋还能在脖子上吃饭吗?”恐惧就像毒草,在李辩心里疯狂蔓延。他越想越怕,坐立不安,最后竟然被恐惧逼到了绝路——反了吧!只有先下手为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