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早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最新章节。

徐大志裹紧呢子外套,踩着吱呀作响的木头楼梯再次走到城西区国资办会议室门口时,心里正盘算着怎么把两家电子厂吞下肚。

"哟,徐老板志在必得啊。"走廊里蹲着抽烟的胖男人站起身来,皮笑肉不笑地递过一支烟。徐大志认得这是城南做录音机生意的刘胖子,旁边还站着两个面生的商人,个个眼里都闪着精光。

这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都想得美。徐大志心里冷笑,面上却堆起热络:"刘总也来了?巧了不是。"

正寒暄着,王生贵区长从会议室探出头来:"大志,进来等。"

比起走廊里那几位连座位都没有的,徐大志这待遇立刻让刘胖子变了脸色。国资办会议室的木门"吱呀"一声再次关上,隔断了外面几道灼热的视线。

"热水在哪?"徐大志环顾这间堆满文件的会议室,墙上的挂钟慢悠悠地走着,时针指向上午九点。

"将就些吧。"王生贵压低声音,"这地方能给你个座就不错了。"他说着往外走,"我去看看,你等着。"

徐大志望着王区长远去的背影,心里明镜似的。这位区长大人是真把他当自己人了——毕竟去年王区长老家盖房子,他可是实打实送去了不少东西的。

等了约莫一刻钟,王生贵回来了,顺手带上门,凑到徐大志耳边:"晚上在兴州大饭店订个包间,要最大的。市计经委的李副局长,市国资的孙科长,还有市里管企业的张秘书都要来。"

徐大志心领神会,起身去打电话。走廊里那几位商人还杵在那儿,见他出来都竖起了耳朵。他故意扬着声朝电话那头吩咐:"根宝啊,去兴州大饭店定个牡丹厅,对,要最好的!"

等他撂下电话,刘胖子的脸已经黑成了锅底。

再次回到会议室,王生贵正翻看他带来的方案:"待会儿大家要听你汇报,记住,重点别说方案上的。"

"我明白。"徐大志点头。这就像卖猪肉的不会光夸猪肥——得让人尝出香味来。

约莫又过了半小时,王区长的秘书小跑着进来:"区长,小会议室那边准备好了。"

推开小会议室厚重的木门,长条桌边齐刷刷坐着十来个中年干部。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他那份精心准备的并购方案,纸张翻动的哗哗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徐大志眼尖,立刻认出几个熟面孔——市计经委那位总爱抿着嘴的李副局长,市国资办胖乎乎的孙科长,还有市里管企业的张秘书。都是前些日子王区长组局时喝过酒的。

"各位领导好。"徐大志微微躬身。他心里清楚,这些一面之缘虽然谈不上多深的交情,但比起门外那几个连门都进不来的,他已经占了先机。

"小徐啊,"李副局长抬了抬眼皮,"说说吧,为什么非要并购这两家厂子?"

徐大志深吸一口气,知道戏肉来了。

"各位领导,"他声音洪亮,"我这方案上写得很清楚,小麦电子并购两家厂子后,税收还留在兴州,而且区国资可以保留20%的股份。但我今天想说的是方案之外的话。"

他注意到几个正在翻看方案的领导抬起了头。

"咱们城西这两家电子厂,三年前还能生产出全省最好的收音机,现在呢?仓库里积压的零件都生锈了。红光电子厂更惨,三个月发不出全工资,工人都要去市里静坐了吧。"

会议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的麻雀在叽喳。

"我们小麦电子集团要是接过来,第一件事就是按计划补发工资,新工资涨一倍计件;第二件事是扩建生产线。不瞒各位,我们刚接了东南亚那边来的订单,要五千台收录机。"徐大志伸出五个手指,"这可是外汇订单。"

几个领导交换了眼色。一直没说话的孙科长开口了:"说得轻巧,你哪来这么多钱并购?"

"孙科长问得好。"徐大志早就等着这话,"我们可以在并购协议里写明,第一年每个厂至少投入一百万起用于技术改造,如果做不到,区里有权收回管理权。"

王生贵适时插话:"徐总去年在省城建千亩的厂子,现在都快投产了,这事连市里是知道的,这收购没有几百万,不是事啊。"

李副局长轻轻点头:"倒是听说过。"

"更重要的是,"徐大志趁热打铁,"我们并购后,两家厂子还是咱兴州的企业,工人还是咱兴州的工人。但要是被外地企业并购了..."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听说江浙那边来的老板,要裁掉一半老职工呢。"

这话戳中了要害。在座的领导们都皱起了眉头。

"当然,我们小麦电子集团不一样。"徐大志话锋一转,"王区长可以作证,我们厂子里现在还有十几个残疾职工呢,都是按政策安置的。"

王生贵立即接话:"确实,大志在这方面一直很配合区里工作。"

徐大志心里暗笑,这就叫一根藤上结俩瓜——谁也离不开谁。他和王区长早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

"如果发展得好,"徐大志继续加码,"区里保留的股份以后可能就是下金蛋的母鸡。到时候不仅不用操心厂子倒闭,还能多一笔财政收入,这叫一举多得。"

他注意到有几个领导在微微点头。

"再说了,"他压低声音,"两家厂子六百多号职工,要是真闹起来..."

这话没说完,但意思大家都懂。李副局长终于放下了一直端着的茶杯:"具体方案我们再研究研究。不过徐总啊,职工安置是头等大事,绝对不能出纰漏。"

"您放心,"徐大志拍着胸脯,"只要并购完成,我第一个月的任务就是给所有职工实施计件工资翻倍发放,并按计划补发给他们拖欠的工资。"

会议又持续了半小时,徐大志对答如流。等他从会议室出来,后背的衬衫都有点汗了,做事还是累人的。

王生贵跟在他身后,轻轻带上门:"晚上六点,别迟到。"

"都安排好了。"徐大志会意,"两瓶茅台,一条中华,都放在后备箱了。"

下楼时,正好遇见还在走廊里苦等的刘胖子。看见徐大志满面春风的模样,刘胖子酸溜溜地说:"徐总这是谈成了?"

"早着呢,"徐大志摆摆手,"就是向领导汇报汇报工作。"

走出国资办大门,三月的阳光照在脸上,暖洋洋的。徐大志摸出烟点上,深吸了一口。他清楚,今晚的饭局才是真正的战场。

回头望望区国资办那栋灰扑扑的小楼,徐大志嘴角勾起一抹笑。接下来,就该看他怎么把这出戏唱圆满了。毕竟这就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徐大志有的是办法让那些领导们心甘情愿地在这并购协议上签字画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