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余波荡扶桑(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最新章节。

长安·西市

岁末的寒风依旧刺骨,却丝毫吹不散长安西市口那万人空巷的狂热。宽阔的广场上,临时搭建起一座高台。高台中央,一根粗大的木杆顶端,悬挂着一个用石灰仔细腌制过、却依旧难掩狰狞和灰败的头颅——正是史朝义!

头颅被特意面向东南方,双目圆睁,空洞地“俯视”着下方汹涌的人潮。额角被石头砸破的伤口、脸颊上的冻疮、逃亡时留下的污垢,都清晰可见,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叛逆末路的凄凉与罪有应得。

“呸!狗贼!叛国逆种!”

“还我儿命来——!你在河东杀良冒功的时候,可想过今天?!”

“砸死他!砸烂他的狗头!”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比当初史思明游街时更加汹涌的怒骂狂潮!臭鸡蛋、烂菜叶、碎石块如同暴雨般砸向高台,噼里啪啦地落在木杆和头颅上!更有情绪激动的老妇,挣扎着想要爬上高台去撕扯!负责维持秩序的京兆府差役和少量羽林军,组成人墙,奋力阻挡着几乎失控的人群。

“诸位父老!诸位父老请肃静!”一名刑部官员站在高台边缘,声嘶力竭地维持秩序,“叛逆史朝义,罪大恶极,伏诛于室韦蛮荒之地!今悬首于此,示众三日!以告慰河北、河东无数罹难军民之亡灵!以彰显我大唐国法森严,天威浩荡!凡叛逆者,虽远必诛!勿谓言之不预——!”

“大唐万岁——!”

“陛下万岁——!”

“苏老将军威武——!”

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浪直冲云霄!这不仅仅是针对史朝义个人的仇恨宣泄,更是大唐百姓在经历了数年安史之乱的动荡和血泪后,对朝廷重振威严、扫平叛逆的一种集体情感释放!史朝义的首级,就是那根定海神针,彻底宣告了内乱的终结!

人群中,几个穿着普通商贩衣服、眼神却异常阴鸷的汉子,默默地看着那高悬的头颅,脸色铁青,拳头紧握。他们是侥幸逃脱追捕、混入长安的史思明旧部。看着少主如此凄惨的下场,听着周围百姓山呼海啸般的唾骂,一股兔死狐悲的寒意和刻骨的仇恨,在他们心中疯狂滋长。

更远处,一个裹着厚厚风帽、操着生硬汉话的粟特胡商,看似漫不经心地扫视着狂热的人群和高台上的头颅,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他是大食呼罗珊总督府安插在长安的密探。史朝义授首,东北彻底平定,意味着大唐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向西方…拓折城的压力,将会更大。

渤海国·忽汗城·王宫

渤海王大钦茂看着面前书案上并排摆放的两样东西,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如同开了染坊。

左边,是苏定方派人送来的、措辞极其严厉的申饬诏书副本。上面历数他“包庇逆首”、“首鼠两端”、“心怀叵测”等大罪,最后那句“若再有异心,新账旧账,一并清算!勿谓言之不预!”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惊肉跳。

右边,则是刚从营州快马加鞭赶回来的大昌勃,呈上的关于亲眼目睹苏定方“冬狩演武”、尤其是那两百名龙鳞铁卫如墙推进、摧枯拉朽般恐怖威势的详细报告。大昌勃那心有余悸、声泪俱下的描述,更是在大钦茂心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大王…”左相大元义硬着头皮开口,还想辩解几句,“苏定方这老匹夫,分明是借题发挥,恐吓我渤海!史朝义明明没在我们境内…”

“够了!”大钦茂猛地一拍桌子,把大元义后面的话全堵了回去!他指着那份报告,手指都在哆嗦,“恐吓?你亲眼去看看!看看那能撞碎拒马、踏平营寨的龙鳞铁骑!看看那苏定方劈死史朝义的陌刀!那是恐吓吗?那是实实在在能把我们忽汗城碾成齑粉的力量!” 他想起史思明父子被凌迟枭首的下场,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直冲头顶。

右相高仁义立刻上前一步,躬身道:“大王英明!大唐皇帝李琰,手段酷烈,军威正盛!我渤海乃大唐藩属,世代受其恩泽,岂可因小失大,自取灭亡?当务之急,是立刻按照苏定方和朝廷的要求,献上贡马、人参,并再次上表请罪,言辞务必恭顺恳切!同时,严查境内,若有任何史朝义余孽或可疑之人,立刻锁拿,送交大唐!如此,方能消弭祸患,保我渤海安宁!”

大钦茂颓然坐回王座,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他环视殿中,那些之前还叫嚣着要“驱虎吞狼”的主战派官员,此刻都噤若寒蝉,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现实,如同冰冷的雪水,浇灭了他心中最后一丝不甘的欲望。

“就…就按高相说的办吧。”大钦茂的声音充满了疲惫和无奈,“贡品…再加三成!表文…由高相亲自起草,务必…务必让大唐皇帝感受到孤的悔过之心和恭顺之意!至于境内…严查!宁可错抓,不可放过一个可疑之人!” 他彻底认清了形势,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投机取巧,都只会带来灭顶之灾。渤海国,终究只能是大唐羽翼下的一只谨慎的雀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石国·拓折城外·唐军大营

高仙芝站在临时搭建的了望塔上,目光锐利如鹰,眺望着数里外扎伊德大食军那连绵不绝、戒备森严的营垒。寒风卷起他的披风,猎猎作响。他身边站着吊着左臂、但精神矍铄的赵骁。

“扎伊德这老小子,倒是学乖了。”高仙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带着惯有的狂傲,“缩在乌龟壳里,深沟高垒,连个屁都不敢放。看来渴塞城和拓折城这两巴掌,把他打疼了。”

赵骁点头,语气沉稳:“高将军威名远播,龙鳞铁卫之威更是震慑敌胆。扎伊德新败,又惧我安西援军后续不断,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不过,末将观其营垒布置,法度森严,营中炊烟密集,显然后勤充足,并未有撤军迹象。恐怕…是在等待布哈拉或木鹿的援兵。”

“等援兵?”高仙芝嗤笑一声,眼中闪烁着好战的光芒,“本将就怕他不等!他等来的援兵越多,功劳簿上本将的名字就越靠前!正好一锅烩了,省得再跑一趟布哈拉!” 他拍了拍赵骁的肩膀,“赵都尉,你这拓折城守得好!硬生生顶住了五千大食精锐的猛攻,给本将争取了时间!陛下对你可是赞赏有加!”

“全赖将士用命,公主殿下鼓舞士气,康会长倾力支持,更有陛下洪福、将军神威及时来援!”赵骁谦逊道,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将军,扎伊德虽暂退,但拓折城经此一役,城墙损毁严重,军民伤亡巨大,急需休整和加固。城内粮草军械也消耗甚巨。康拂耽延虽竭力筹措,但石国毕竟国小力弱…”

“放心!”高仙芝大手一挥,“陛下的旨意和第一批粮秣军械已在路上!本将已命人加固拓折城防,同时在我们大营与拓折城之间,依托地形,再构筑一道防线!他扎伊德想耗?本将就陪他耗!看谁耗得过谁!等我们的援兵和物资一到,哼!” 他眼中寒光一闪,未尽之意不言而喻。

两人正说着,查拉维公主在几名波斯护卫的簇拥下,来到了了望塔下。她换下了战时染血的皮甲,穿着一身素雅的粟特长裙,外罩那件象征性的紫色斗篷,虽然脸色依旧带着一丝战后疲惫的苍白,但眼神却更加明亮坚定。

“高将军,赵都尉。”查拉维微微欠身行礼。

“公主殿下!”高仙芝和赵骁连忙还礼。对这个在绝境中挺身而出、极大鼓舞了士气的波斯公主,两人都给予了相当的尊重。

“将军,城中受伤的军民已得到初步安置,康会长正在组织人手清理废墟,修复房舍。”查拉维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我联络的波斯遗民勇士,也愿意加入城防,协助唐军守卫家园。只是…”她看向高仙芝,“听闻大食人可能增兵?不知将军有何应对之策?城中百姓,心中仍有不安。”

高仙芝看着查拉维眼中那毫不掩饰的忧虑和期待,收起了几分狂傲,正色道:“公主殿下放心!有我高仙芝在,拓折城就丢不了!大食人敢来多少,本将就灭他多少!陛下已调集粮秣军械,援兵亦在途中!当务之急,是安定民心,恢复生产,整军备战!公主在石国和波斯遗民中威望崇高,安抚民心、凝聚力量之事,还要多多仰仗公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