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乌丸鲜卑东夷传(四)(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白话三国志》最新章节。
太和二年,田豫派遣翻译夏舍前往轲比能的女婿郁筑鞬的部落,但夏舍却被郁筑鞬杀害。秋天,田豫率领西部鲜卑的蒲头、泄归泥出塞讨伐郁筑鞬,大破其军。在返回马城的途中,轲比能亲自率领三万骑兵包围了田豫,围困了七天。上谷太守阎志,是阎柔的弟弟,他一直受到鲜卑人的信任。阎志前往解围,轲比能这才撤军。后来,幽州刺史王雄兼任校尉,他以恩信安抚轲比能,使得轲比能多次前来边境进贡。到了青龙元年,轲比能引诱步度根背叛并州,与他结成和亲关系,并亲自率领一万骑兵在陉北迎接步度根的家属。并州刺史毕轨派遣将军苏尚、董弼等人攻击轲比能,轲比能派遣儿子率领骑兵与苏尚等人在楼烦交战,杀死了苏尚和董弼。到了青龙三年,王雄派遣勇士韩龙刺杀了轲比能,鲜卑部落另立轲比能的弟弟为新的首领。
素利、弥加、厥机都是鲜卑部落的重要首领,他们的部落分布在辽西、右北平、渔阳塞外。这些部落距离汉朝边境较远,早期并没有给汉朝边境带来太大的麻烦。然而,他们的部落人口众多,势力甚至超过了轲比能。在建安年间,他们通过阎柔向汉朝进贡,进行贸易往来。曹操对他们进行了封赏,封他们为王。厥机死后,他的儿子沙末汗被封为亲汉王。延康初年,他们又各自派遣使者向汉朝献马。文帝封素利、弥加为归义王。素利与轲比能之间互相攻击,争斗不断。
鲜卑部落分布在广阔的地域内,东边濒临大海,西边延伸到流沙。他们的势力范围非常广泛,但具体的情况并不为汉朝所熟知。在中原王朝的视野之外,鲜卑部落的风俗习惯和政治制度也与汉朝有很大的不同。然而,随着汉朝与鲜卑部落的接触逐渐增多,汉朝对鲜卑部落的了解也逐渐加深。
在魏国建立后,西域的许多国家仍然保持着与汉朝的朝贡关系。虽然魏国无法完全控制西域,但像龟兹、于寘、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等大国,每年都会向魏国朝贡,情况与汉朝时期大致相同。这些国家与魏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公孙渊继承了他父亲和祖父的事业,在辽东地区割据一方。由于辽东地处偏远,朝廷将海外事务委托给公孙渊,这使得公孙渊得以隔断东夷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景初年间,魏国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消灭了公孙渊,收回了乐浪、带方等郡。此后,东夷地区逐渐平静下来,东夷各部落纷纷归服魏国。
后来,高句丽背叛了魏国。魏国派遣军队进行讨伐,追击叛军,跨越乌丸、骨都,经过沃沮,到达肃慎的领地,一直追到大海边。在征讨过程中,魏军见识了各国的风俗习惯,对这些国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尽管这些国家地处偏远,但它们仍然保留了一些华夏文化的痕迹。在中原王朝礼崩乐坏之时,这些蛮夷之地反而保留了一些华夏文化的精髓。因此,对这些国家的记载和研究,对于补充历史的空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夫余国位于长城以北,距离玄菟郡有一千里远。它的南边与高句丽接壤,东边与挹娄相邻,西边与鲜卑相连,北边有弱水环绕,国土面积大约有两千里见方。夫余国的居民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有自己的宫室、仓库和牢狱。夫余国的地形多山陵和广泽,是东夷地区中最平坦开阔的地方。这里的土地适合种植五谷,但不生长五果。夫余国的人民身材魁梧,性格豪爽,勇敢而厚道,从不侵扰邻国。
夫余国有自己的君王,官职的命名十分独特,都以六畜来命名,比如马加、牛加、猪加、狗加等,还有大使、大使者、使者等官职。各个邑落都有豪强,这些豪强的下户都是他们的奴仆。夫余国的官员们会定期巡视各地,大的官员管理数千家,小的官员管理数百家。夫余国的饮食礼仪十分讲究,他们使用俎豆,举行宴会时,有拜爵、洗爵、揖让等礼仪,十分庄重。
每年的正月,夫余国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全国上下都会聚集在一起,连续几天载歌载舞,欢庆不已。这个活动被称为“迎鼓”。在这个时候,夫余国还会审理刑事案件,释放囚徒。夫余国的人民平时喜欢穿白色的衣服,用白布制作大袖袍和裤子,鞋子用皮革制成。当他们出国时,就会穿上丝绸、锦缎等华丽的服饰,贵族们还会披上狐狸、狖白、黑貂等珍贵的皮毛,帽子上镶嵌着金银饰品。夫余国的翻译人员在传达信息时,都会跪在地上,用手撑着地面,小声地说话。
夫余国的法律十分严格,杀人者将被处死,其家人也会沦为奴婢。对于偷盗行为,处罚十分严厉,偷一罚十二。对于男女之间的不正当关系,以及妇女的嫉妒行为,夫余国的法律更是毫不留情,一律处以死刑。夫余国的人民特别痛恨嫉妒行为,一旦发现,不仅会杀死嫉妒者,还会将其尸体放在南山之上,任其腐烂。如果死者的家属想要收回尸体,必须先送上牛马作为赎金。
夫余国的风俗中,有一个特别的习俗,那就是兄长死后,弟弟可以娶嫂子为妻,这与匈奴的习俗相同。夫余国的人民擅长饲养牲畜,他们饲养的名马、赤玉、貂狖、美珠等都是当地的特产。夫余国的珍珠特别大,大的像酸枣一样。夫余国的人民以弓箭、刀矛为武器,家家户户都有铠甲和兵器。
夫余国的人民在建造城池时,都会采用圆形的设计,看起来像是牢狱。夫余国的人民无论白天黑夜,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唱歌,歌声不断。在军事行动中,夫余国的人民也会祭天,通过杀牛观察牛蹄来占卜吉凶。如果牛蹄分开,就表示不吉利;如果牛蹄合在一起,就表示吉利。在战争中,夫余国的贵族们亲自上阵,平民百姓则负责运送粮食和食物。夫余国的人民死后,夏天都会用冰来保存尸体。在葬礼上,夫余国的人民会杀死许多人来殉葬,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上百人。夫余国的葬礼十分隆重,有椁无棺。
夫余国原本属于玄菟郡。汉末时期,公孙度在辽东地区势力强大,威服外夷,夫余王尉仇台也归附了辽东。当时,高句丽和鲜卑都十分强大,公孙度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将宗女嫁给尉仇台。尉仇台死后,他的儿子简位居继位。简位居没有嫡子,只有一个庶出的儿子麻余。简位居死后,夫余国的贵族们共同立麻余为王。牛加的侄子名位居担任大使,他为人慷慨大方,善于施舍,深受人民的爱戴。名位居每年都会派遣使者前往京都进贡。正始年间,幽州刺史毋丘俭讨伐高句丽,派遣玄菟太守王颀前往夫余国。名位居派遣大加在郊外迎接,为王颀的军队提供军粮。然而,名位居的叔父牛加却心怀二心,名位居得知后,立刻将叔父父子杀死,没收了他们的财物,并派遣使者将财物送往官府。
夫余国的风俗中,如果遇到水旱灾害,五谷不熟,就会将责任归咎于国王,甚至有人会提议更换或杀死国王。麻余死后,他的儿子依虑年仅六岁,就被立为国王。在汉朝时期,夫余王的葬礼中会使用玉匣,夫余国通常会提前将玉匣交给玄菟郡,国王死后,再派人取回玉匣进行安葬。公孙渊被诛杀后,玄菟郡的仓库中还有一具玉匣。如今,夫余国的仓库中还保存着玉璧、珪、瓒等几代传下来的宝物,这些都是先代所赐的。
夫余国的印章上刻着“濊王之印”,国内有一座故城名为濊城,这表明夫余国原本是濊貊之地。夫余国的人民自称为“亡人”,这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据《魏略》记载,夫余国的人民生活富足,自先世以来,从未遭受过破坏。夫余国的人民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北方有一个高离国,国王的侍女怀孕了。国王想要杀死她,侍女却说:“有一个像鸡蛋一样的气团降临,我因此怀孕了。”后来,侍女生下了一个儿子。国王将这个儿子扔进了猪圈,但猪用嘴巴拱他,将他移到马厩,马也用气息温暖他,他竟然没有死。国王怀疑他是天子,于是让他的母亲将他抚养长大,取名为东明,并让他负责牧马。东明擅长射箭,国王担心他会夺取自己的国家,想要杀死他。东明得知后,立刻逃离了高离国,向南来到了施掩水。他用弓箭击打水面,鱼鳖浮出水面,为他搭起了一座桥。东明顺利地渡过了施掩水,鱼鳖这才解散,追赶他的士兵无法渡过河。东明于是来到夫余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