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剑阁烽烟照汉旗(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最新章节。

钟会的脸色骤变,他猛地将酒壶砸向岸边,火星溅起的瞬间,北岸突然升起信号弹。"是我的亲兵!"他翻身跳上姜维的船,"伯约,现在信了吧?邓艾想一石二鸟,除掉你我之后独占蜀地!"

姜维望着北岸越来越近的火把,铁肢突然触到船底的暗格。那里藏着诸葛亮绘制的《益州布防图》,图上的成都城被红笔圈出,旁边写着"宦官黄皓私通邓艾"。这个发现让他浑身一震——原来蜀汉的灭亡,不仅是外敌入侵,更是内部蛀虫的侵蚀。

"好!我信你!"姜维的独臂与钟会的手掌紧紧相握,铁肢的齿轮硌得对方生疼,"但你要答应我三件事:善待蜀汉百姓、诛杀黄皓、若成功,须立刘禅为蜀侯。"钟会毫不犹豫地点头,他拔出佩剑割破手指,将血滴在酒盏里:"以我钟氏祖先名义起誓,若违此誓,天打雷劈!"

当两只血酒盏在空中相碰时,北岸的厮杀声已清晰可闻。邓范的精兵显然没想到会遭遇钟会亲兵的抵抗,乱成一团。姜维望着混乱的战场,突然对柯吾使了个眼色——羌兵的套马索早已悄悄缠上北岸的垂柳,只待一声令下就能拉垮魏军的阵型。

"伯约可知,为何我敢只身赴会?"钟会的笑容在火光中显得格外明亮,他指向南岸的密林,"我的三万精兵,此刻已换上蜀军号服,只要你我联手发出信号,就能里应外合..."话音未落,一支冷箭突然射穿他的肩膀,箭尾羽毛上,赫然是邓艾军的狼头标记!

第四折 成都城暗布死局

成都的城门在暮色中缓缓开启,姜维望着城楼上飘扬的魏国旗帜,铁肢无意识地敲击着马鞍。邓艾的"蜀王"仪仗队正从城中驶出,鼓吹手吹奏的《得胜乐》里,竟夹杂着蜀汉的《巴渝舞》旋律——这种刻意的融合,比任何屠戮都更让人心寒。

"将军,黄皓的府邸在城南锦里。"阿莱娜的狼筋弓搭着三支火箭,箭头涂满的不是火油,是烧当羌的"哭丧草"汁液,中者会陷入疯癫状态。她指着街角的酒旗,上面绣着的"蜀"字被改成了"邓","那是邓艾的心腹张贤开的酒馆,里面全是密探。"

姜维的目光落在武侯祠的方向。那里的松柏在风中摇曳,仿佛在无声哭泣。三年前他离京北伐时,诸葛亮的牌位前还摆着刘禅亲手供奉的祭品,如今却听说邓艾将祠堂改成了"平蜀纪念馆",里面陈列的不是丞相遗物,而是蜀军的兵器残骸。

"曹彰,带三百人控制粮仓。"姜维的铁肢指向城西的大丰仓,那里囤积的粮草足够十万大军三月之用,"记住,只许守,不许抢,百姓若有饥饿者,可按人口分粮。"他的独臂递给柯吾一枚青铜符,"持此符去见南中七郡的旧部,告诉他们,约定的日子到了。"

当第一支火箭射中黄皓府邸的琉璃瓦时,成都城的混乱如期而至。这个祸乱蜀汉的宦官,此刻正穿着镶金的汉服,对着邓艾的画像叩拜。姜维踹开他的房门时,发现地上散落的不是珍宝,是刘禅的龙袍碎片——黄皓竟在偷偷缝制"禅让诏书"。

"姜维!你敢以下犯上!"黄皓的指甲涂着蔻丹,抓向姜维的脸时露出尖利的爪痕。他身后的墙壁突然裂开,露出藏着的密道,出口直指邓艾的蜀王府。阿莱娜的狼眼匕首及时刺穿他的咽喉,临死前,黄皓的手指还在墙上抓出"邓"字。

蜀王府的厮杀声越来越近,钟会的军队果然如约发难。姜维站在城楼上,望着魏军互相残杀的场面,铁肢突然触到某种温热液体。低头看去,地砖缝隙渗出的不是血,是酒——邓艾的藏酒窖被炮火击中,醇香的液体在火海中形成诡异的蓝色火焰。

"将军,南中七郡的旧部回信了!"柯吾的银刀挑着密信,上面用朱砂画着七个圈,"他们已控制了南中要道,只等您的号令就北上夹击邓艾!"信末的血手印,是南中都督霍弋的标记——这个当年被黄皓排挤的忠臣,终于等到了复仇的机会。

暮色降临时,姜维在锦官城的织坊里找到了刘禅。这位亡国之君正坐在织机前,笨拙地编织着蜀锦,上面的龙凤图案歪歪扭扭。看到姜维时,他没有惊讶,只是指了指织机下的密信:"相父临终前说,若遇大难,可按此图行事。"

密信上的地图标注着成都城的排水系统,最深处的暗渠直通邓艾的卧室。姜维望着刘禅麻木的侧脸,突然明白诸葛亮为何要留下这样的后手——不是为了复辟,是为了给蜀汉留下最后的尊严。

第五折 蜀道血书照汗青

剑门关的烽火在黎明前最旺,姜维的铁肢卡在最后一道机关闸时,齿轮终于发出不堪重负的断裂声。邓艾的"破城锥"第三次撞击城门,木屑飞溅中,他看到钟会的军队正在北岸溃退——原来昨夜的约定是场骗局,钟会根本没打算真心反戈。

"将军,南中七郡的援军还有一日路程。"曹彰的左臂缠着渗血的布条,他怀里的密信已被箭射穿,上面的"夹击"二字模糊不清,"但邓艾的次子邓范,带着五千精兵绕到了关后,我们腹背受敌!"

阿莱娜突然将狼筋弓扔进火里,抽出腰间的短刀割破手腕:"烧当羌的血誓,与将军共存亡!"她身后的羌兵纷纷效仿,鲜血滴在关隘的土地上,竟与当年诸葛亮北伐时洒下的热血融在一起。柯吾的银刀指向关外的栈道:"将军,可从金牛道退回南中,那里的山民会掩护我们!"

姜维望着城楼下密密麻麻的魏军,铁肢突然指向崖壁上的《出师表》石刻。那些被炮火熏黑的字迹,在晨光中依然透着不屈:"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他的独臂缓缓举起武侯剑,剑鞘铜环的声响在厮杀中格外清晰,"丞相六出祁山,从未言退;我姜维九伐中原,岂能苟活?"

当邓艾的军队冲入关内时,看到的不是溃散的蜀军,而是列阵待战的残兵。姜维站在最高的箭楼上,铁肢高举的武侯剑在朝阳下泛着金光。他的脚下,是用鲜血写就的"汉祚永存"四个大字,每个字都有丈余见方,在烽火中宛如活着的图腾。

阿莱娜的最后一支箭射穿了邓范的咽喉,自己却被流矢击中胸膛。她倒在姜维脚下时,嘴角还带着笑容,手中紧紧攥着的,是当年姜维赠予的蜀锦香囊。曹彰的炸药包在敌军中炸开,火光映出他年轻的脸,这个曹操的后裔,最终选择为蜀汉流尽最后一滴血。

柯吾的套马索缠住了邓艾的战马,却被对方的亲兵斩断。当银刀刺入他腹部时,羌兵们发出震天的怒吼,用身体组成人墙护住姜维——这些曾被蜀汉朝廷猜忌的少数民族,此刻成了最坚定的守护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姜维的铁肢终于彻底断裂,独臂握着的武侯剑却愈发锋利。他砍倒第十七个魏军时,看到邓艾的身影出现在人群中。这位白发老将的铠甲上,已戴上了自制的"蜀王"王冠,王冠的材料,竟是用诸葛亮的青铜灯台熔铸的。

"姜维!降者不杀!"邓艾的吼声在山谷间回荡。姜维没有回答,只是将剑尖指向成都的方向——那里,刘禅的投降诏书应该已经送出。他的独臂突然发力,武侯剑划出的弧线在朝阳下连成圆,像极了诸葛亮八卦阵的轮廓。

当剑锋刺入邓艾咽喉的瞬间,姜维感到后背传来剧痛。回头望去,是钟会的亲兵射出的冷箭,箭尾羽毛上的朱雀纹在阳光下格外刺眼。三个各怀心思的男人,最终在剑门关的烽火中同归于尽,他们的血混在一起,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南中七郡的援军赶到时,只看到屹立的箭楼和遍地的尸体。姜维的尸体被发现时,依然保持着握剑的姿势,铁肢指向的方向,正是北伐的征途。有人在他怀中找到半张血书,上面写着未完成的句子:"愿陛下...忍数日之辱,待...社稷复..."

许多年后,剑门关的百姓在崖壁上凿刻新的石像,姜维的铁肢被永远定格在举起的瞬间。往来的商旅经过时,总会听到老人们讲述那个故事:有位独臂将军,用一生的时间践行"忠义"二字,他的铁肢或许会断裂,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蜀地的山水间。而那未写完的血书,成了三国落幕前最悲壮的注脚,提醒着后人:有些信念,值得用生命去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