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泼天的富贵,大家都要向韩国公学习(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最新章节。

此话一出,不少官员内心火热了起来。

这些可都是手握大权的高官位置,如今朝堂之上,陛下能用的熟人不多,他们都有机会擢升。

可新官制是已经精简过的官员配置,大概削减了一成的主事、司长等职。

一个部门以前总有一两个衙司很清闲,一年到头也做不了几天的事,平时其他衙司忙起来用人的话,调任过去也只能打打下手。

出了错没他们的责任,但立功了,功名簿上总能挂着他们的名字,甚至比真正干实事的人排名还要靠前,能让陛下一眼看见。

这些位置大多是用来给功勋权贵之后镀金当跳板的,古来有之。

因此大家都很排斥新官制。

一旦革除了这些闲职,他们族中子弟往后想混个官职,不就都要真才实干了吗?

但刘基摆在眼前的高官厚禄,谁也不想错过。

朱元璋看到不少人急着抓耳挠腮,犹豫不决,又给他们嘴里塞了一块馅饼。

“薛爱卿,工部的空缺呢?”

“回陛下,暂缺右侍郎、左郎中,以及酒司各级官员,还有对接建造海船的将官。”

薛祥之前专门写了封奏本,都递上去好几天了。

他也不知道陛下为何要当众询问,反正如实回答就是了。

只是,等他回答完,突然感觉浑身毛毛燥燥的,朝着四下张望,就见不少人正用火热的目光盯着自己。

尤其是右边武将那一拨人,那眼神炙热的能把他当场烤化了似的,让他不禁暗中怀疑,自己又说错了什么话,得罪了这群武将。

“酒司还有海军,可是咱大明新有的官僚部门,吉安侯,你说咱该按老先生给咱制定的新官制来呢,还是怎么办?”

突然被点名的陆仲亨,立即心花怒放。

他暂任过酒司转运使,还卖了一堆酒商和涉事的功勋权贵,陛下绝对不可能再让他复任了。

那么这个时候问他,只要回答好了的话,必然是给他在海军里安个头衔,让他去下海除倭去。

谁不知道陛下钱用在哪里,大仗就打在哪里,北征不到时机,那东征就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一旦错过就不在!

“陛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哪个好使用哪个,末将觉得新官制好使!”

陆仲亨知道自己说这话,会得罪不少想着为家中子弟谋闲职的兄弟们。

可他要是保不住自己的吉安侯之位,连儿子那一代都承袭不了爵位,还想那么长远干什么?

最重要的是,刘基改的都是文臣官僚体系,武将这边的决定权在陛下手里,刘基没有涉足过,暂时还没改动。

“大不了往后让家里的儿郎,全部上战场上历练去,没本事谁也别想留在京城抢文臣的饭碗,陛下,末将说得对不对?”

陆仲亨这属于是把心窝子都掏出来,让朱元璋鉴别一下忠奸了。

本来朱元璋还疑心陆仲亨以前和胡惟庸走得近,通倭一事虽没查到陆仲亨,但也要避嫌。

既然陆仲亨这么懂分寸,他满意一笑。

“好好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次海上抗倭,吉安侯挑俩能征善战的子侄,一起去吧。”

具体的职位没确定,但绝对低不了,还能拉一下家中的后辈,陆仲亨单膝跪地,抱拳一拜。

“末将绝对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朱元璋笑着摆了摆手,示意陆仲亨起身,视线在下面扫了一圈,掠过那些像打了鸡血的武将,还有迟疑不决的文臣,最终定格在李善长的身上。

“韩国公,你曾任百官之首,你觉得咱这次补充人手,是按以前的来,多多益善好呢,还是按照老先生精简增效过的好呢?”

“臣……”

不等韩国公狡辩搅屎,朱元璋自言自语般接过自己的话茬。

“咱险些忘记了,太常寺现有官员,都不到新官制配置的一半,早知如此,咱当初就应该请当时赋闲在家的韩国公你出山,替咱制定新官制,一定能够节约更多的人手,老先生,要不你向韩国公学习学习,咱再继续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