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抉择(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女帝谢樱传》最新章节。

“后来邓广大败,丢了整个甘州,你们说这是邓广才干不足,暗通贼寇。”

“再后来你们东拼西凑,凑的河套兵力空虚,结果凑出来的十万大军也是一败涂地,如今人家各式各样的规矩律法比我们朝廷还全!”

“是不是等到人家兵临城下,进了紫禁城那一刻,你们还要在宫里对本宫说,那是一小伙不足为虑的贼兵?”

周景恪拔高了音调,看着下面这帮臣子。

这帮俯首帖耳,噤若寒蝉,科举中过五关斩六将,层层选拔出来的文人之首,饱读诗书,满口圣人之言却唯唯诺诺的臣子。

“不妨让成晟抽调兵力,支援京城?”许垕提议。

“若是贸然让成总兵会援京城,岂不是将山海关一带拱手让人?”大敌当前,众人都犯了难。

“其实还有个法子,”柳执旭忽然开口,“如今辽东的鞑靼发展不错,给成晟带去了不少麻烦,咱们不妨用重金收买鞑靼,让他们入关助朝廷平叛。”

“满口胡言!”不等旁人开口,张游直接骂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万一引狼入室,那可就追悔莫及。”

“成祖皇帝之时,尚且有朵颜三卫,咱们如今为何不能用?”柳执旭针锋相对,“管是不是我族类,只要能办事儿就行,小阁老的偏见未免太大了些。”

张济承冷冷的看向柳执旭:“这帮人如今左右骑墙,朝廷强硬之时尚可压制,朝廷势微他们便第一个作乱,这样的话休要再提!”

“张大人可有什么好法子?”周景恪盯着张济承。

两边的大营都没法抽调兵力,压力转到了张济承身上。

别人可以眼观鼻鼻观心,做个一言不发的木偶,可他为内阁首辅,自是没这个福分了,就算六神无主,也得拼命想法子。

可好处是,周景恪和皇帝不同,许多对皇帝不能说的话,对他倒是能说。

“以臣之见,贼兵揭竿而起,四方百姓纷纷响应,无非是因为她们抓住了百姓们想要活命的心思,所以不如先以皇上的名义,下罪己诏,”张济承缓缓开口,“对之前劳民伤财之事,下罪己诏,然后各地减税或者免税,消弭百姓对朝廷的不满,这样才能阻断贼兵的兵源,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张大人说的有理,可这都是长远之计,如今贼兵已然兵临城下,咱们还是得想个能解了当前困局的法子才是。”

张济承点了点头:“如今招安贼婆自然是不可能,可山海关外的鞑靼势力日益强盛,不能从辽东调兵,整个北方大半都在贼婆之手,如今京城除了三大营外,并无像样的守军。”

“以臣之见,为求稳妥,不妨……迁都,”张济承缓缓开口。

一言既出,惊起一阵惊涛骇浪。

本朝两京,南直隶一应官府衙门,六部官员,都比着京城一一设立,本朝建国伊始,便是定都南京,后来才从南京迁都到北京。

如今要过去,倒是一应俱全。

“不可!咱们若是迁都,那岂不跟南宋一样,偏安一隅为后人耻笑?”立即有人反对,文人妥协又刚强的双面性,让他坚持着最后一点气节。

“不迁都,难道要像宋徽宗、宋钦宗一样被掳走之后,才想方设法去南京吗?靖康之耻历历在目,如何能将皇上留在京城?”

“我朝成祖皇帝迁都至北京的时候,便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今贼兵尚未至北京城下,张大人就嚷嚷着要迁都,将成祖皇帝放在何处?”

高官们在京城经营多年,尤其是各个世家大族,人脉,产业、势力一应都在北京,若是迁都去南京,搬不走、见不得光的财产尚且不说,就算到了南京,若是跟南京本地的豪强争夺自愿,也格外令人头疼了。

割舍掉从前的一切,重新开始,他们自然是不愿意。

“可若是打了败仗,难道又要复现当年靖康之耻吗?”显然有人怂了。

舍不得是真舍不得,怕也是真的怕,怂也是真的怂,底下臣子一时间,就为是否迁都之事争论不休,

“各位大人别长他人志气,别自己威风,当年英宗皇帝北狩,瓦剌兵临城下,朝中众臣尚且能力挽狂澜,挫退瓦剌的攻势,如今贼婆还没兵临城下,咱们就抱头鼠窜,岂不是遭人耻笑?”许垕看向众人。

“当年能一举挫退瓦剌,是因为几日后朝廷各处援兵支援,现如今北方空虚,各处藩王手中兵力大不如前,我朝哪里还有援兵?”

周景恪一怒之下,转身问道。

于是众人都将目光投向张济承。

如今他是众臣之首,军中节节败退,北方防务空虚,张济承首当其中要负责。

但眼下,能拉磨的驴已经死的死,散的散,就剩下张济承这头老驴来拉这支离破碎的磨盘,还真无法将这头老驴宰杀。

就是再不济,也得珍惜着用。

张济承心下冷笑,宦海沉浮十几年,他如何不知这帮人心中想的是什么:“殿下不如问问皇上,看皇上如何定夺。”

迁都这样的大事儿,饶是底下人吵破了天,最终也得上面定夺。

周景恪思量片刻,下了最终定论:“内阁着手去拟罪己诏,拟完之后着司礼监用印,剩下的,本宫回去同父皇商议。”

“还有一事,”一直默不作声的户部尚书景渊忽然开口。

“说,”周景恪有些不耐烦。

“张大人方才说要朝廷给各地减税,可是眼下……”景渊顿了顿,硬着头皮开口,“眼下又是补亏空,又是筹备前线军需,已经举步维艰,京城百官已经欠了半年的俸禄,许多末位官员已经要去广济寺领救济粥了。”

京城中大小官员加起来,何止成千上万。

有贪墨敛财,各处黑产吃的脑满肠肥之人,自然也有外地官员艰难度日。

以五品为例,相同品级,在地方尚能算一方诸侯,在京城便是过江之鲫,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