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逃跑的知青(1)(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毫无作用的渣男改造系统》最新章节。
原身就等不着自己父母的回信,接连写了3封信都不见回信,也慢慢的死了心,虽不甘可却无第二选择,认命一般留在了这物资丰富的黄花村。
原身寄回家的三封信,无一例外的被自己哥哥拦截了,他不想原身回来争夺这唯一的房产,自然选择利用现有的手段,巴不得原身一辈子都不要回城里。
1974年,原身18岁这年,经过村里人介绍,认识了李兰花。初识,原身对李兰花极其看不顺眼,一个仅读过小学的村妇,断不会入了原身的眼。
可随着干活一点一点的熟络,原身看着李兰花干活的利索劲,慢慢改变了对李兰花呆板的印象,逐渐正视起眼前这骨骼宽大,鼻梁高挺的姑娘。
1975年开春,原身顺利的同李兰花喜结连理。
李兰花的父母为了一碗水尽可能的端平,在李兰花成亲之前将李家一分为三。原身占尽了李家分家的便宜,既不会丢了自己的面子(不是以上门女婿名义成亲),又可以从知青宿舍搬出去,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间房。
婚后二人的生活,也算和谐幸福。两人很快有了爱的结晶,原身看着李兰花一天比一天鼓的肚子,忧愁于家中的粮钱,铤而走险的进了后山,依靠着不算成熟的陷阱手法,居然收获颇多。通过原身偷摸的上山打猎,原身同李兰花的生活越过越滋润。李兰花的父母看在李兰花如今美满的生活,打消了对原身城里人的偏见。
1977年,随着高考恢复消息的传来,原身彻底坐不住了,不再上山打猎,也不再仔细的干着地理的农活,甚至连自己自己的两个儿子都不管不顾,每天扑在复习上。
李兰花同原身大吵大闹,可原身使用冷暴力解决,从不正面回应李兰花的任何话题。
原身再一次的上山捕猎,将捕来的所有猎物偷摸的给了村支书,换来了一张老考试证明。
1977年第一年高考,原身顺利的偷摸出了家门,坐上了前往县城考场的拖拉机。
原身看着下发下来的试卷,当场蒙圈。同自己复习的内容天南地北。原身不信邪的一遍又一遍的看着面前的考题,艰难的下自己认知的答案。
考试结束,原身失魂落魄的朝家里走去,连身后同村知青的呼喊都甩在脑后。
回到家,装作看不到两个儿子期盼的目光,躺在床上,一脸茫然的看着顶上的青瓦片,泪水从眼角落下。
原身受够了这样的生活,受够了每天偷偷摸摸捕猎的日子,继续朝家里写着书信,告知回城的想法。
这一次,总算等来了家中的来信,随着来信的还有高考复习资料。
原身看着手中的复习资料,宛若瑰宝一般,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查看家中寄来的复习资料。
原身的一举一动都让李家人无法理解,为了唤醒原身,李爸甚至差点动手,可原身对当前的一切毫不在意,期待着自己下一年高考的胜利。
1978年,第二年高考。原身同李兰花诉说着大学的优势,破天荒的获得了李兰花的同意,原身总算不用偷偷摸摸的开着考试证明,光明正大的搭车到了县城,参加着第二年的高考。
可试卷发下来,原身又一次蒙圈,看着难度如此之高的考卷,原身彻底没了心神,连怎么出的考场,怎么回的家,浑然不知。
原身又怎么会知道,家中寄的复习资料都是原身哥哥搞的鬼,特意将小学内容和初中内容的解答做了调换,连高中的题一个都没出,就为了让原身彻彻底底的无缘高考。
随着成绩的下发,原身那不可一世的样子彻彻底底的消失,望着自己身后的李兰花,原身无奈的将手中的成绩撕碎,牵着李兰花的手朝家走去。
1980年,家中幺妹出生。整个家的条件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
自从原身消了回城的想法后,也算做彻底的回归了家庭,可原身少了上进的心,就指望着那点工分过日子,只要不饿死比什么都强。
5月份,时隔三年收到了家中的来信,信上告知已解决原身回城工作的事,叫原身尽快一个人回城工作。
原身看着面前的书信,欣喜若狂。没想到自己还被父母惦念在心,告知了李兰花自己先行回城的打算,看着床铺上躺着的三个小孩,写下了自己家中的地址,连行李都没有收拾几件,便踏上了回城的路。
李兰花握住原身写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即便有再多的情绪,可也明白原身对城里生活的迫切想法,指望着原身在城里安稳后,回乡下将自己同三个孩子一块接回城里生活。
可原身回到成绩家中,哪里有什么工作啊。不过就是原身的父亲私下里听说这个片区即将拆迁,指望着原身将户口迁回来,多拿一份拆迁款罢了。
全家人活在即将拆迁的没梦中,谁都不愿意醒来。
原身的嫂子一边惦记原身的那点未知份额的拆迁款,一边尽力恶心的讨厌着原身的出现。同原身的哥哥想法不谋而合。
原身的哥哥也不知道从哪里给原身找了一份学徒工,在罐头厂制作罐头的铁皮。
原身的父母欣慰于老大的人脉,又看不上眼小儿子的一身的穷酸样。
原身贪婪的享受着城里的片刻温暖,即便罐头厂的工作又累工资又低,可为了那即将到来的拆迁款和城里的安定,原身不敢向任何人诉说着一句苦痛。
每天躺在阳台狭窄的行军床上,看着外面的月亮,原身脑海里不由的浮现乡下众人的脸庞,原身握紧拳头,发誓一定要在城里安定后再回乡下将李兰花等人接来。
半年后,这个片区顺顺利利的拆了钱,原身的父母给了原身一笔钱彻底的将原身打发出去。
原身何尝看过如此多的钱,一时之间忘记了自己回城的目的,带着这笔钱小心翼翼的学人南下投资,也算原身运气好,靠着这笔钱原身很快积累了不菲的身价,此时此刻的原身哪里还记得起自己乡下的老婆孩子,每天都躺在不同的温柔乡中。
直到因为上面严打,加上原身没足够强大的保护伞,原身被当做走私派的典型,连任何呼救的权利都没有,直接执行了死刑。
原身这一走可算是一了百了,却苦了远在乡下的李兰花。李兰花见原身回城3个月都没消息传来,将幺妹托付给自己的父母,带着两个儿子踏上了省城寻亲的路,恰逢原身的家拆迁,哪里还有原身的任何信息,李兰花寻找无果,只能带着两个孩子回了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