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得势(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退亲嫁瘸夫后,农门假千金带飞全家》最新章节。
“那接下来,你要小心些了。”
洛云皓的医馆在京中又开了几家分号,洛云皓给了最先来医馆的几个做堂老大夫股份,让他们各看一号,免了因着做大而分了心。
老大夫一辈子都想有一家自己的医馆,如今虽不是全然都是自家产业,可是医馆日常的事务,洛云皓实难分心管理,都交给他们处理。
就连京外都有人特意来找他们医馆看诊。
“这位洛大夫啊,年纪轻轻却是妙手回春。”
“我听说国舅夫人的头疾就是他给看好的。”
“那宗大人家的娘子可不也是……洛大夫的妹妹?”
世人眼中,宗辞风光无两,洛家也并不是跟着宗辞才起了势的。
“洛娘子可不是寻常人,据说就连南越现如今都有她的奶茶铺子,不说富可敌国也差不多了吧!”
可宗辞和洛云京却一如往常。每日照旧起居,宗辞忙朝事,洛云京管着火锅店、奶茶铺和胭脂水粉铺子。
近来她还招了几个女学生,教她们制茶和调香。
这日傍晚,宗辞回府,才推门就闻见一股甜香。
“娘子,今日做什么好吃的?”
“酸梅汤,刚煮的。”洛云京转过身,身姿曼妙,脸颊微红,“你回来得正好。”
宗辞将她抱入怀中,“近来……可有不适?”
洛云京咬唇,“其实,我今日让大哥帮我诊了脉……”
“如何?”
“他说,这胎大概是双生子。”
宗辞身子一震,低头看她的肚子,又看她的眼睛。
“真的?”
洛云京自从有孕,肚子确实不小,这如今才三个月,倒是像人家七八个月的身子,宗辞很是开心,他原本也不想让洛云京生多次,对女子的身子也不好。
可是谁又不喜欢多子多孙呢?
如今这一胎双生,岂不是完美。
他的感谢上天让他遇到了洛云京。
洛云京点头,语气里是掩不住的喜悦和小傲娇,“你如今翰林院中最红的人物,要当两个孩子的爹了,不能太张扬。”
宗辞眼圈有些红,“太好了。”
这一夜,宗辞格外温柔,一直守着洛云京,连宫中召他夜讲都推了。
第二日,宗辞披衣写了封信递给宫中,请旨辞去夜侍讲一月,可白日不用轮休,上午陪着圣上侍读,下午给皇子讲学,以此换了日后的假期,到时他一定要陪产。
女子最危险时,便是生产,说什么他那时也得陪在洛云京身边。
所以便要从此时开始攒假期了。
皇上看完信,失笑:“宗爱卿要为人父,倒也有模有样。”
他却不知道,就在他对宗辞笑意盎然的同时,东宫的密探却回报了一件事——三皇子近日频频出入建安候府,与洛明喆、洛清宇来往极密。
更有人看到三皇子收养了一名旧案中的少年,正秘密栽培。
这个名字,在宗辞曾查过的密折中,也赫然在列。
一日清晨,宫中传出消息,皇帝突发风寒高热,龙体违和,连早朝也罢了三日,传召太医院首席、翰林院编修以及三位内侍贴身侍奉,不许外人擅入。
太医院连夜张灯火烛,一道道太医进出如梭,却皆束手无策。传言皇上呕血昏厥、已不能进食,甚至有人私下传言:若无奇迹,恐难熬过半月。
朝中顿时震动。
尚书省数位大员开始私下召见门生故旧,吏部悄然冻结人事,兵部调令被搁置,工部几项大案亦无人敢再决。
而宗辞也接到了旨意,不必每日侍读,只需三日一次入宫问安,安排得恰如其分。宫中,太子依旧每日早朝候旨,不显惊慌。
但各皇子却已开始蠢蠢欲动。
二皇子君之珩,早在洛云京火锅店一案中受挫,低调许久,如今却悄然恢复往日权势,手下旧部再次集结,传闻他常夜访几位旧部将领,甚至有兵部一名郎中曾出现在其府中。
三皇子则一直表面温和,不问政务,却在皇帝病重第二日,突请外祖母靖国长公主进宫问安,还拜访了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皆是前朝名望之人。
而五皇子,原不在皇储之列,却因这几年在西南军中战功卓着、屡破敌阵,被封安武将军,现驻京调养。他私下拜会礼部尚书,与国子监主簿密谈数次,似也有谋划。
宗辞虽在翰林院,却有渠道得知这些消息。
他夜里对洛云京低声道:“此番风起,太子恐怕要过一道大坎。”
洛云京倚在他肩头,眼神平静,“只要你不搅进去,旁人如何争,我们只看戏。”
宗辞却没笑。
皇帝卧病第七日,宫外已有百姓跪求保佑圣安的香案设起,而朝堂之上,则已分为数股。
太子仍每日入宫问安,照看事务,表现沉稳。
然而宗辞在一次入宫侍读后,却发现内廷的气氛微妙了许多。掌管御前奏章的小福子公公多次被各方拉拢,一向谨言慎行的他也忽然频频出宫。
宗辞知道,他既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便也是各派角力的关键所在。
这日黄昏,宗辞刚从御书房退下,就在御花园西侧听见了低语。
“皇上龙体不稳,若太子主事,怕要毁我万里江山。”
“是啊,三殿下文雅无害,倒是好人选。”
“我倒觉二殿下更为果决,昔年剿匪之事,连我也钦佩。”
宗辞收住脚步,只扫了一眼,便知这些是礼部官员的随从。
他没有回头,继续前行。
宫中人心已乱。
几日后,外头更传出一道密折,说太子挪用银两、买通太医院主事篡改病情——这密折并未交至太子案前,而是直接递往了内阁和御前。
宗辞心下一沉。
“果然开始动手了。”他低声自语。
与此同时,建安侯府再度频频出入二皇子府邸,洛丹竟然也被目击与某位兵部官员多次见面。坊间舆论再次变得喧嚣。
宗辞一边照常入宫、一边暗中记下所有关键信息。
“若皇上病重不起,这将是动荡之始。”他对好友冯贺说。
冯贺也忧心忡忡,“若真乱了局势,我们这些新晋官员,都要被卷进去。”
就在这风声鹤唳之际,太子忽然在朝堂上递上一封奏折,请求皇上允许他暂代处理内阁事宜,凡三月内政务、六部协调、奏章批阅,皆由太子一人亲自办理。
这一招,如同丢下了一枚炸雷。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皇上的回应。
可就在第二日清晨,皇宫内传出一道密诏:宗辞,特封为“内廷秉直”,随太子监视诸部奏章,并得查阅机密档案。
众人哗然。
一位翰林探花,竟被册封监察权。
而宗辞,在接过这道圣旨时,却感觉掌心微微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