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扩土万里,功盖千秋!(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最新章节。

桑弘羊的一番点拨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此前未曾注意的政治盲区,那些看似毫无规律的安排背后竟有如此深层次的考量!

迁徙诸侯王表面上是一次大规模的权力重组,实则处处体现着当今皇帝的个人意志与战略考量。

各王封地的优劣、面积、位置,无一不是经过精心计算,处处彰显着皇权的绝对掌控与帝王个人的偏好取舍。

楚王谋逆被贬,自然是咎由自取,而长沙王一脉获得优渥待遇,则明显是出于皇帝的特别关照与提拔。

陛下向来不掩饰自己的喜恶,从来都是爱则爱之,恨则恨之,直率坦荡,这是朝野上下皆知的性格特点。

然而,对待自己的几位亲兄弟时,陛下却一反常态地表现出了高度一致的"关爱",将他们全部分封到西域最肥沃富饶的地区,这种反常行为背后必有深意。

表面上看,这是关照亲族的举动,是一种对皇室兄弟的偏袒,但真相却恰恰相反。

这实际上是一种精妙绝伦的戒备与控制手段!

西域是什么地方?在被大汉收入版图之前,那里分布着数十个弱小的城邦国家,互不统属,争战不休。

这些小国之所以无法统一,并非出于什么崇高的独立理想,而是受制于地理环境的严苛限制——茫茫沙漠与巍峨雪山构筑了天然的隔离带,使得各国难以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

更重要的是,西域的可耕地极其有限,无法养活大量人口,导致各国规模普遍较小,有些国家的总人口甚至比不上中原的一个普通村落!

诸侯王被安置在这样的地方,即使有心不轨,能够聚集的力量也极为有限,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还有一个更为致命的地理弱点——西域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是河西走廊,而这条狭长的通道上布满了朝廷设置的关隘堡垒。

玉门关、阳关、敦煌、武威、张掖......这些军事要塞如同一串铁索,牢牢锁住了西域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

从西域起兵攻打大汉,这种战略在军事上完全不具可行性,甚至比从北方草原南下的机会还要渺茫!

更令人深思的是,陛下的几位亲兄弟全都被安排在了西域,没有一人被分封到北方草原,这一事实耐人寻味。

细思极恐之处在于——将诸王封于西域,实际上就是在断绝他们未来任何可能的造反机会!

陛下这一安排,若说其中没有防备提防的战略考量,连狗都不会相信这种托词!

最令人叹服的是,陛下的这一系列操作堪称天衣无缝,朝中大臣竟无一人察觉其中玄机,那些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皇室兄弟们不但没有怨言,反而感恩戴德,如获大赦。

这种操控的艺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令人不寒而栗!

宛如一群被卖了还在为买主数钱的傻子,他们的愚昧与陛下的精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荒谬至极!

众辅政大臣意识到这一点后,立刻收敛心神,不敢再深入思考这个危险的话题。

这种涉及皇权核心的秘密知道就好,切不可外泄一字半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只需谨记一点——当今陛下英明睿智,运筹帷幄,堪称一代明君,紧紧跟随陛下的意志行事便是生存之道。

轻易揣测圣意或妄议朝政,无异于自寻死路,没有人会如此愚蠢!

桑弘羊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过,仔细观察着他们的反应与神情,从中判断着各人的理解程度与政治敏锐度。

苏武和金日磾脸上挂着震惊后的肃穆表情,显然已经完全领悟了他的暗示,并为这突如其来的政治真相所震撼。

骠骑将军霍去病则眉头紧锁,一脸困惑,似乎还在努力理解桑弘羊话中的深层含义,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对此,桑弘羊并不感到意外,身为一名骁勇善战的武将,霍去病的长处在于战场厮杀,而非解读朝堂上纷繁复杂的政治暗流,要求他理解这些微妙的权力博弈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若是老成持重的卫青将军在场,或许能够迅速洞悉其中玄机,但年轻气盛的霍去病显然还需要更多的历练与岁月的沉淀才能明白这些弯弯绕绕。

意外的是,年轻的霍光却面色如常,表情平静,似乎对桑弘羊的分析并无太多惊讶之色,明显是早有类似的猜测在心,只是缺乏最后的确认。

桑弘羊略带诧异地望向霍光,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与赞许,由衷地感叹道:"后继有人啊!"

"大人谬赞了,"霍光恭敬地回礼答道,姿态谦卑,却又不失自信。

对于桑弘羊今日所言,霍光心中已有自己的评判——关于不可轻视太上皇的警示确实是他先前疏忽的盲点,这一点他诚心接受并感到警醒。

然而关于陛下战略布局的分析,霍光早已心中有数,不需桑弘羊点拨也能看清其中玄机。

赵王等人被集中封往西域而非分散各地,这种异常安排背后的战略意图,以霍光的政治敏锐度自然能够洞察。

唯一令霍光感到困惑的是,桑弘羊今日为何一反常态,如此不吝言辞地分析局势,直言不讳地揭示这些政治机密?

这与桑弘羊一贯保持低调、明哲保身的行事风格截然不同,着实令人费解。

方才那一番鞭辟入里的政治分析,非是浸淫官场数十载的老臣难以做出,连自诩聪明的霍光都险些误入歧途,可见其中深意之难解。

然而桑弘羊却毫无保留地在他们几人面前点破天机,而且没有索取任何利益交换作为回报,这种无私分享实在罕见。

这种近乎点拨后进的举动,似乎还带着某种示好或交好的意味,与桑弘羊以往谨慎自保的行事风格大相径庭。

老臣究竟有何打算?这个疑问清晰地浮现在霍光的面容上,令人一目了然。

桑弘羊注意到霍光脸上的疑惑,却只是报以一笑,并不解释,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向前走了几步,一边按摩着自己的腰背,一边发出老年人特有的感慨:"哎呀,站得久了,这把老骨头实在受不了,腰酸背痛的,比不得你们这些年轻后生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