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智斗香江(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最新章节。

方稷握手时注意到对方无名指上的翡翠戒指——正是情报中提到的信物。

"这位是......"吴鸿光看向还在揉眼睛的王昆鹏。

"我的学生,王小明。"方稷叹气,"毛手毛脚的,让您见笑了。"

吴鸿光轻笑:"年轻人嘛。"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副金丝眼镜,"试试这个?临时救急。"

王昆鹏戴上眼镜,突然瞪大眼:"这、这是蔡司镜片!我不能收......"

"就当见面礼。"吴鸿光拍拍他的肩,突然用德语问:"《植物生理学》读过吗?"

王昆鹏不假思索地用德语回答:"读过克拉默的第三版,不过我更推荐霍普金斯的专着。"

吴鸿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又继续问道:"年轻人很不错!你对分子标记技术怎么看?"

"技术本身无罪。"王昆鹏推了推眼镜,流利的脱口而出,"但基因专利化会加剧南北差距。"

方稷适时打断:"小明,别在吴先生面前班门弄斧。"

吴鸿光大笑:"好学生!方研究员教导有方啊!"

海洋馆的会议厅被改造成了临时学术报告厅。方稷站在投影幕布前,详细讲解着冬星小麦的分子标记技术。

"7A染色体短臂上的这三个标记,构成了完整的抗病基因簇。"他指着幻灯片上的电泳图谱,"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我们成功定位了表达区间。"

台下,吴鸿光认真地做着笔记,时不时点头。提问环节,他第一个举手:

"方研究员,您是否考虑过将这些标记转入水稻?理论上,单子叶植物间的基因转移成功率更高。"

方稷心中暗惊——这正是他们正在秘密研究的课题!

"理论上可行。"他不动声色地回答,"但表达调控是个难题,我们正在尝试新的载体系统。"

吴鸿光露出赞赏的微笑:"巧了,我在菲律宾的团队也在做类似工作。会后能否私下交流?"

晚宴设在海洋馆的玻璃隧道中。五彩的热带鱼在头顶游弋,映得众人脸上光影流转。

"方研究员,敬您一杯。"吴鸿光举着香槟,"中国农业有您这样的学者,实乃幸事。"

方稷端起茶杯:"抱歉,我不饮酒。"

"学者风范!"吴鸿光给自己也换了茶,"其实我也不爱喝酒,只是场合需要。"

王昆鹏在一旁专心对付着龙虾,刀叉用得笨拙却认真,吃的不亦乐乎。吴鸿光看了不禁莞尔:"王同学很可爱啊。"

"让您见笑了。"方稷摇头,"这孩子天赋不错,就是太单纯。"

"单纯好啊。"吴鸿光轻叹,"这世道,纯粹的人太少了。"

他突然压低声音:"方研究员,其实我有个不情之请——我们基金会想聘请您做首席科学家,年薪二十万美元。"

方稷筷子一顿:"吴先生,这......"

"别急着拒绝。"吴鸿光微笑,"您可以继续在中国工作,只需要每年抽三个月指导我们的团队。"

王昆鹏突然插话:"老师!那不就是暑假嘛!能带我一起去吗?"

方稷瞪了他一眼:"吃你的龙虾!"

吴鸿光被逗乐了:"方研究员,您这学生真是......赤子之心啊!"

宴会结束后,吴鸿光亲自送他们到酒店门口。

"明天我安排车接您去实验室参观。"他帮方稷拉开车门,"有些新设备,您一定感兴趣。"

方稷点头致谢:"荣幸之至。"

回程的车上,王昆鹏依然兴奋地摆弄着那副金丝眼镜。直到用设备测过确认没有窃听设备后,他才压低声音:

"他起疑了。"

"怎么说?"

"那副眼镜。"王昆鹏轻声道,"镜腿里有微型发信器,德国最新型号,市面上根本买不到。"

方稷皱眉:"要处理掉吗?"

"不必。"王昆鹏狡黠一笑,"我改了下频率,现在它只会往维多利亚港发射信号。"

酒店房间里,王昆鹏正用特制设备扫描吴鸿光送的钢笔。突然,他眼神一凝:"方老师,看这个。"

钢笔笔尖处刻着一行微小的数字:"7A-S-1972"。

"7A染色体......S代表什么?1972年?"方稷思索着。

王昆鹏已经翻开资料:"1972年,国际种子登记处有一批来自中国的野生小麦样本被盗,编号前缀正是S!"

两人对视一眼——吴鸿光这是在暗示,他手里有中国流失的珍贵种质资源!

窗外,维多利亚港的灯火璀璨如星。王昆鹏轻轻摘下眼镜,镜片上倒映着远处文华酒店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