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毫无问题的问题(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最新章节。

埃塞俄比亚的雨季如期而至,充沛的雨水滋养着广袤的田野,也让项目区的道路变得泥泞不堪。

方稷和赵老不顾年事已高和道路难行,坚持要亲自去查看一处位于项目区边缘、与新划定牧场接壤的麦田长势。

那里土壤条件特殊,他们担心持续的降雨会影响排水,进而影响小麦后期灌浆。

一行人乘坐的越野车在泥地里艰难跋涉,最终在距离目标田块还有一里多地的地方彻底陷住了。车轮空转,溅起大片的泥浆,却无法前进分毫。

“下车走吧,方教授,赵老,看来只能步行过去了。”随行的技术员无奈地说道。

方稷和赵老没有犹豫,穿上高筒雨靴,拄着木棍,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麦田方向走去。雨水打湿了他们的外套,泥浆沾满了裤腿,两位老科学家却浑然不觉,心里只惦记着田里的庄稼。

然而,当他们接近那片长势喜人、穗头已经开始泛黄的麦田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惊呆了——几十头骨瘦如柴的牛羊,正在麦田里肆意啃食、践踏!

金黄的麦穗被无情地扯断、吞吃,整齐的田垄被蹄子踩得乱七八糟。几个当地的牧羊人,正悠闲地坐在不远处的土坡上避雨,似乎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习以为常。

“住手!快把牲畜赶出去!”方稷又惊又怒,用生硬的阿姆哈拉语大喊,同时挥舞着手臂冲向田边。赵老也气得脸色发白,跟了上去。

那几个牧羊人看到一群中国人冲过来,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慢悠悠地站起身,脸上并没有太多歉意,反而带着几分不以为然。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牧羊人,叫阿卜杜,摊开手,用当地方言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语气甚至有些理直气壮。

随行的本地翻译脸色难看地解释道:“他说…这里以前就是他们放牧的地方,是你们的铁丝网圈走了他们的草场。现在他们的牛羊没吃的,路过这里吃点麦子怎么了?还说…还说这麦子长得这么好,吃一点又不会死光…”

方稷一阵无语,什么混账逻辑!以前是荒地不假,但现在是我们投入了巨大心血开垦、播种、管理的试验田!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怎么能和以前的公共放牧地混为一谈!)

“胡说八道!”方稷气得浑身发抖,也顾不得对方听不听得懂,直接用中文吼道,“这是我们的试验田!有明确边界!你们这是破坏!是犯法的!”

赵老相对冷静一些,但语气也极其严肃,通过翻译说:“老乡,这块地我们已经合法租赁,并且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改良。你们这样放任牲畜进来,造成的损失非常大。请你们立刻把牲畜赶出去,并且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阿卜杜和几个同伴交换了一下眼神,非但没有听从,反而露出讥诮的笑容。

阿卜杜甚至往前走了几步,指着脚下泥泞的土地,声音提高了八度:“你们的土地?你们才来了多久?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都在这里放牧!是你们占了我们的地方!现在我们的牛羊快要饿死了,吃你们几口庄稼怎么了?你们这些有钱的外国人,就不能发发善心吗?”

他的话语极具煽动性,另外几个牧羊人也围拢过来,眼神变得不那么友善,嘴里嚷嚷着,大意是中国人抢了他们的土地,现在连活路都不给。

现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雨水冰冷,但双方的对峙却充满了火药味。中方人员人少,而且多是科研人员,面对这几个情绪激动、手持牧鞭的当地牧民,形势颇为不利。

赵老看到这些不善的眼神深知,麻烦了!这不是简单的误会,这是积压的土地矛盾借着这个机会爆发了!他们根本不认可我们的租赁合同和法律边界,只认传统的游牧习惯。讲道理恐怕行不通了…

“去叫安保!联系基地和当地政府!”赵老当机立断,对身后的技术员低声道。技术员立刻拿出卫星电话,开始呼叫支援。

阿卜杜看到对方打电话,似乎更加被激怒了,他认为这是叫人来抓他们。他猛地挥舞着牧鞭,发出“啪”的脆响,用方言大声咒骂着,带着其他牧羊人进一步逼近,试图阻止技术员通话。几头没人看管的牛甚至趁机又往麦田深处拱去。

“拦住他们!保护好麦田!”方稷眼看心血又要遭殃,心急如焚,也顾不得危险,就要上前阻拦牲畜。

眼看冲突一触即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声和引擎轰鸣由远及近!

两辆满载着持枪政府军士兵的皮卡车,以及一辆印着中方基地标志的越野车,冲破雨幕,疾驰而来,猛地刹停在不远处,溅起大片泥水。

肯尼思少校第一个跳下车,脸色阴沉得像此时的天空。他带来的士兵迅速散开,持枪警戒,瞬间控制住了场面。李振邦也从越野车上下来,看到眼前一片狼藉的麦田和紧张对峙的场面,眉头拧成了疙瘩。

肯尼思少校用阿姆哈拉语厉声呵斥了阿卜杜等人,语气极其严厉。阿卜杜等人显然认识这位负责本地安保的军官,气势顿时矮了半截,但还是梗着脖子辩解着,依旧重复着“草场被占”、“牛羊没饭吃”的论调。

李振邦听完翻译,走到方稷和赵老身边,低声说:“二位老师,受惊了。这里交给我和少校处理,你们先回车上休息。”

方稷看着被啃食得一片狼藉的麦田,心痛得无以复加,嘴唇哆嗦着,最终化作一声长叹,在技术员的搀扶下,和赵老一起步履蹒跚地走向越野车。

方稷和赵老带着一身泥泞和满腔怒火回到基地。惊魂甫定,但比身体疲惫更甚的,是那种心血被践踏、规则被无视的挫败感和愤怒。方稷没有先去换下湿透的衣服,而是径直走进了项目指挥部的办公室,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把过去一个月,C区7号田块,也就是今天出事那块田的每日巡视报告,全部给我调出来!”方稷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火气,对负责文档管理的行政人员命令道。

很快,一叠装订整齐的巡视报告摆在了方稷面前。他戴上老花镜,和赵老一起,一页一页,仔细地翻阅起来。报告是按照标准格式填写的,日期、巡视员签名、巡视时间、天气情况、作物长势描述、病虫害情况、异常事项记录……一应俱全。

然而,越看,方稷的脸色就越难看,捏着报告边缘的手指也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