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老李的女妆人生(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聊斋新介》最新章节。

葬礼结束后,李秀明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一周。再次出现在学校时,他依然穿着女装,但做了一项改变——他把长发剪短了。

“李老师,怎么把头发剪了?”有同事问。

“夏天热。”他简单回答。

渐渐地,人们发现李秀明的衣着也在微妙地变化——裙子越来越少,裤装越来越多;颜色从鲜艳变得素净;妆容越来越淡直至消失。

转变的过程持续了近一年。那天,李秀明终于穿着完全男性的服装走进校园——一件普通的衬衫和长裤,短发没有任何修饰。整个学校都沸腾了。

校长把他叫到办公室:“李老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多家长打电话来问。”

李秀明平静地回答:“校长,我从今天起恢复男儿身。如果学校觉得不合适,我可以辞职。”

校长愣了半天,最后摆摆手:“唉,你都教了十几年书了,教学水平没得说。只是...给学生们怎么解释啊?”

“我会在课堂上说明的。”

那天语文课上,李秀明站在讲台前,看着下面窃窃私语的学生,缓缓开口:“我知道大家很好奇我的变化。今天我就讲讲花木兰的故事吧...”

他没有直接讲自己,而是从代父从军讲到荣归故里,从“不知木兰是女郎”讲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最后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有的看似奇怪,背后却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希望大家记住的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品格和才能,而不是外在的模样。”

学生们似懂非懂,但都被老师的真诚打动了。下课后,一个调皮男生跑过来:“李老师,那我们现在该叫你先生还是女士啊?”

李秀明笑了:“叫老师就行。”

转变的过程并不容易。有些家长无法接受,要求给孩子调班;街上总有人对他指指点点;最麻烦的是,他需要重新学习如何以男性身份社交——这些对普通人来说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他却需要刻意练习。

37岁那年,李秀明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陈静。她在市重点中学教书,来县城参加教研活动。

“李...老师?”陈静惊讶地看着西装革履的李秀明,“差点没认出来。”

两人找了家茶馆坐下。李秀明终于有机会解释一切:“当年不是故意骗你,只是...”

“我后来猜到了些,”陈静打断他,“调查过你的学籍档案,发现了一些矛盾之处。但当时太年轻,接受不了这种...特殊。”

“现在呢?”李秀明半开玩笑地问。

陈静笑了笑:“现在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对了,我结婚了,有个五岁的女儿。”

李秀明心中微微一涩,但还是真诚地说:“恭喜你。”

陈静看着他说:“你呢?有什么打算?”

“就这样吧,教书,照顾我妈留下的花花草草。”李秀明搅拌着茶杯,“其实穿什么衣服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知道自己是谁。”

教研活动结束后,陈静偶尔会发来邮件,交流教学心得。有次她问:“后悔过吗?浪费了最好的年华。”

李秀明回信说:“不后悔。这是我的人生,独特但完整。”

四十岁那年,李秀明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去省城领奖时,他穿着笔挺的西装,从容地上台领奖。台下没人知道这位温和的男教师有过怎样的前半生。

领奖回来后,他发现家里灯亮着——忘关灯了?推开门,却看见一位白发老人坐在客厅里,模样依稀熟悉。

“您是?”李秀明疑惑地问。

老人站起身,眼中含泪:“明儿,我是你爸的老朋友,姓张。你可能不记得了,你满月时我还抱过你。”

李秀明请老人坐下,倒上茶。张老人颤抖着手从包里掏出一本发黄的日记本:“这是你父亲留下的。当年车祸后,清理遗物时被我收起来了,最近整理老房子才发现。”

日记里,李建国写道:“梅一直想要个女儿,但医生说她的身体只能生育一次。若是男孩,她该多失望啊。我开玩笑说,哪怕是男孩,也能当女孩养嘛...”

李秀明一页页翻看,手开始颤抖。原来所谓的“托梦”,只是母亲在极度悲伤中,将对丈夫的思念和一句玩笑话当成了遗嘱。

那晚,李秀明抱着父亲的日记坐了一夜。清晨时分,他忽然笑出声来,越笑越大声,最后笑出了眼泪。

第二天,他买了两束花去墓地。一束放在父亲坟前,一束放在母亲坟前。

“爸,妈,我现在挺好的。”他轻声说,“不管为什么开始,这条路我走完了。而且走得不算差,对吧?”

微风拂过,墓旁的松树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他。

回到学校,李秀明继续教书育人。有的学生会在背后好奇他的往事,但更多的是尊重——因为他确实是个好老师。

四十五岁那年,李秀明结婚了。对方是位丧偶的女图书管理员,带着个十岁的男孩。孩子第一次见到李秀明就问:“妈妈说你是那个穿过裙子的老师,是真的吗?”

李秀明点头:“是真的。”

“为什么啊?”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就是我的故事。”

孩子想了想,说:“酷!像花木兰!”

婚礼很简单,只请了几桌亲友。李秀明穿着标准的西装,新娘穿着红色的旗袍。敬酒时,有位老街坊打趣道:“秀明啊,今天总算穿对衣服了!”

全场笑成一片,李秀明也笑了,和新娘相视而笑。

晚上,新娘问他:“会不会怀念穿女装的日子?”

李秀明想了想:“有时候会想念那种隐形的感觉——作为女性,人们往往不太注意你,反而能观察到更多世界真相。”

“那为什么最终还是换回来了?”

“因为这就是我啊,”李秀明说,“一段奇特的旅程,但终要回到自己的本色。”

窗外的月亮明亮圆满,像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轨道,安静地照耀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李秀明望着月亮,想起三十六年的女装岁月,想起母亲愧疚的眼神,想起学生的好奇,想起陈静的惊讶,想起父亲的日记...所有这一切,编织成了他独特但完整的人生。

最后他只是轻轻搂住妻子的肩膀,什么也没说。

有些故事不需要解释,只需要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