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老黄历不翻了!(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最新章节。
战略既定,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兵力部署。
王富贵摸着下巴,看着沙盘上敌我态势,沉吟道。
“李振国的那个师,之前是打辅助,损失不大,士气正旺,而且装备相对最齐整,就让他走东线主攻方向!”
他看向方响和钱卫国,见二人都无异议,便继续道。
“给他加强一个‘玄武’重装坦克营,一个‘飞狼’攻击直升机中队,再配属足够的炮兵和工兵。”
“东线敌军可能抵抗最强,需要重拳出击!”
方响表示同意。
“东线平坦,适合‘玄武’发挥突击威力,‘飞狼’也能提供有效的低空支援。”
“李振国此人打仗勇猛且不失灵活,可以胜任。”
“那西线呢?”
钱卫国问道。
“西路线路长,地形复杂,需要一支既能攻坚克难,又能灵活机动的部队。”
王富贵目光扫过沙盘,最终定格在代表周海龙营的符号上。
“周海龙这小子,仗打得不错,‘狮泉’高地呼叫‘飞狼’拔点,虽然有点小题大做,但也显示了基层指挥员的主动性和对新技术装备的运用能力。”
“就让他那个营作为西路军的前锋和尖刀!”
方响思考了一下,补充道。
“西线迂回,需要更强的独立作战能力和侦察能力,再给周海龙营加强一个轻装步兵团的兵力(约1500人),再配属两个特种小队,一个炮兵连,以及必要的工兵和通讯分队。”
“‘飞狼’中队可以视情况提供支援,但主要依靠他们自身解决沿途问题。”
“另外,缴获的那些阿国吉普和卡车,可以优先配给他们,增强摩托化行军能力。”
王富贵计算了一下。
“嗯,东线李振国部,加强后差不多接近一万两千人,西线周海龙的前锋加强团,约两千人,后面再跟一个师级单位作为西路主力…”
“这样一来,我们手头的预备队就有点吃紧了。”
钱卫国笑道。
“无妨,预备队一直跟在后面清理战场,离前线部队不远。”
“我计算过,之前的战役俘虏众多,缴获甚丰,后续清理和维稳任务大大减轻,预备队至少可以抽调三分之二的兵力立刻南下,作为总预备队,随时支援东西两路。”
“这样,我们投入南进的兵力,东西两路加起来,初期可达四万余人,后续预备队还有两万可随时跟进,对付惊弓之鸟般的阿军,足够了!”
商议完毕,具体的作战命令迅速下发至各部队,指挥部内紧张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王富贵一屁股坐在旁边的行军椅上,端起他那硕大的搪瓷缸,“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浓茶,然后很是不爽地抹了把嘴,抱怨道。
“唉,说起来真是憋屈!我们仓库里又不是没更好的家伙,哪一样拿出来不能把三子吓尿裤子?”
“可偏偏团长不让用!说是要藏拙!真是…唉!”
他用力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满脸的遗憾和郁闷。
“要不然,哪里需要这么麻烦分兵合围?早他娘的一路平推,直接干到新得利…哦不,班加罗门口了!”
方响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走到王富贵身边,拍了拍他敦实的肩膀。
“老王,消消气,团长的考虑有道理。”
“现在不是打鬼子那会了,只要全部消灭,就没人知道我们用了什么武器。”
“就导弹现在都得悠着点,你看沙联那边卫星天天在头顶上转悠,可不能暴露了。”
“好东西,尤其是底牌,不能一下子全亮出去,藏拙,是为了将来应对更大的挑战。”
“就现在露出来的这些,‘飞狼’、‘玄武’、‘朱雀’,已经足够碾压三子了,也顺便让某些潜在对手掂量掂量了。”
钱卫国也笑着附和道。
“老方说得对,藏拙是我们华夏人的优良传统嘛,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再说,以我们现在展现出来的武器和战斗力,打三子确实是绰绰有余了。”
他说到这里,眼神里闪过一丝追忆和感慨,语气也低沉了些许。
“想想我们打鬼子那会…那真是…战士们拿着老套筒、汉阳造,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往上冲…子弹都得数着用,一颗手榴弹都得当成宝贝…”
“那会要是能有现在这些武器,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小鬼子哪里还能在我们的土地上嚣张得起来?我们得少牺牲多少好战士啊…”
钱卫国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让原本有些躁动的王富贵和方响都沉默了下来。
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强盛在这一刻交织,更加坚定了他们打赢这场战争,守护这来之不易局面的决心。
王富贵深吸一口气,再次站起身,目光恢复了之前的锐利和坚定。
“好了!老黄历不翻了!命令已经下达,让小伙子们动起来!”
“告诉李振国和周海龙,给我放开手脚打!用最快速度,把我们的旗帜,插到班加罗的城头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
新的作战指令,如同投入静水中的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刚刚经历苦战、尚未好好休整的华复联军各部,再次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战争机器,高效地运转起来。
无数的士兵登上“猛犸”重型运兵车、缴获的阿国卡车、吉普车,混合着“玄武”坦克和自行火炮的钢铁洪流。
在新得利城外分成了东西两股巨大的铁流,带着无可阻挡的气势,向着南方的班加罗,滚滚而去!
1月24日,清晨。
冬日的阳光勉强穿透薄雾,照亮了新得利以南广袤而略显荒凉的土地。
东线,恒河平原边缘。
李振国站在防弹指挥车的车顶上,举着望远镜眺望着前方一望无际的平坦原野。
他的部队,加强后齐装满员,士气高昂,已经完成了集结和编组。
庞大的车队在他身后绵延数公里,钢铁的洪流在阳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