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募兵(上)(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最新章节。

陈恪点点头,挥手示意他退下。

陆承勋倒退着退出书房,差点被门槛绊倒。

"子恒这手玩得妙啊。"徐渭从屏风后转出,折扇轻摇,"既揭露了问题,又安抚了守备,还为自己练兵扫清了障碍。"

陈恪苦笑:"文长兄就别取笑我了。三千老弱,八千空饷...这苏州防务,简直形同虚设。"

"但苏州有钱。"徐渭从袖中抽出一本账册,"我今早刚到就看了府库账目,啧啧,不愧是天下税赋重地,库银充足得很。"

陈恪接过账册,眼前顿时一亮。账面上清晰的数字显示,苏州府库现存银两足够支撑他计划中的新军编练。

"天助我也!"陈恪拍案而起,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有这笔钱,我的征兵计划可以立即实施。"

徐渭饶有兴趣地看着他:"说说你的打算?"

陈恪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要彻底打破卫所世兵制的陋习,重新招募一支全新的军队。"

他展开一张早已准备好的文书,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征兵标准:

"其一,兵源只从下辖七县农家子弟中选取,三代贫农优先;其二,非独子才能入选;其三,年龄限于十五至三十五岁;其四,普通士兵月饷二两,伍长、什长翻倍;其五,入选即发三个月饷银。"

徐渭的折扇停在半空,眼中满是震惊:"子恒,你这是要..."

"我要的是一支真正属于朝廷,而非任何派系的军队。"陈恪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农家子弟朴实可靠,非独子意味着他们无后顾之忧,年龄限制保证战力,丰厚待遇则能激发忠诚。"

徐渭沉默良久,突然大笑:"妙!实在是妙!这一套下来,怕是整个苏州的年轻人都要挤破头来应征了!"

"正是要这个效果。"陈恪也笑了,"明日就贴出告示,我要在十日内招募三千新兵。"

次日清晨,苏州城各大城门、市集,乃至下辖七县的衙门前,都贴出了盖着知府大印的征兵告示。识字的人高声诵读,不识字的人竖耳倾听,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大街小巷。

"当兵月饷二两?还包三餐?"

"入选就发六两银子?这...这不是做梦吧?"

"我家二小子正好十八,不是独子,完全符合条件啊!"

茶楼酒肆里,人们议论纷纷。

有人怀疑是骗局,但盖着鲜红大印的告示做不得假;有人担心风险,但六两银子的安家费足以让贫苦农家动心;更有人已经开始收拾行装,准备送家中子弟去应征。

城东一处茶摊前,几个身着短打的年轻人围着告示指指点点。

"哥几个,这可是翻身的好机会啊!"一个浓眉大眼的青年拍着胸脯,"我爹种了一辈子地,攒下的银子加起来都没六两!"

"可当兵是要打仗的..."另一个瘦小的青年犹豫道。

"怕什么!"浓眉青年豪气干云,"告示上说了,新军由知府大人亲自统领,专为肃清海域。再说了,咱们这些泥腿子,除了卖力气还能干啥?"

类似的场景在苏州各处上演。

到了第三日,知府衙门前的广场上已经排起了长龙,来自城乡各地的年轻人翘首以待,等待接受筛选。

陈恪站在衙门二楼的窗前,望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嘴角微微上扬。徐渭站在他身旁,折扇轻摇。

"子恒,你这招釜底抽薪,怕是连胡宗宪都没想到。"徐渭低声道,"不过,这么多人,你打算如何筛选?"

陈恪的目光扫过人群:"锦衣卫已经准备好了。每个应征者的家世背景,都会一一核实。"

他指向广场边缘几个看似普通的闲汉:"那些人,都是赵诚安排的。他们会暗中观察,剔除那些有问题的。"

徐渭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果然看见几个精干的汉子混在人群中,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目光如炬。

"三代贫农,非独子,年龄合适..."陈恪喃喃自语,"这样的兵源或许不是最有战斗力的,但一定是最干净的。"

徐渭突然压低声音:"子恒,你有没有想过,这新政一出,会触动多少人的利益?卫所的军官、吃空饷的官员,甚至..."

"我知道。"陈恪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所以我特意安抚了陆承勋,声明不动卫所,他们吃他们的空饷,我并不会干涉他们。但文长兄,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窗外,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

"穿越者守则第二百二十五条:"他在心中默念,"当你要打破旧制度时,请先确保新制度的吸引力足够强大。"

广场上的喧嚣声越来越大,应征者的热情如同这江南的秋阳,炽烈而耀眼。

陈恪知道,改革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而他要做的,就是确保这齿轮不被旧势力的泥沙所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