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主副考官之争(一)(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最新章节。

嘉靖三十三年·春

雪融冰消,京城的寒意渐渐褪去,西苑的梅花谢了,取而代之的是御花园里初绽的桃花。

陈恪站在火药局的了望台上,俯瞰着下方忙碌的工匠们。

自火药局改制月余以来,除了去两王府讲学,他几乎日日亲临,从原料入库到成品检验,每一道工序都亲自过问。

规矩是他定的,执行也是他盯的。

不守规矩的人,轻则清退,重则论罪。

起初,有人不信邪,以为这位年轻的靖海伯不过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过不了多久,便会和以往那些官员一样,渐渐松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他们错了。

陈恪的火药局,不讲情面,不讲关系,只讲成效。

一个工部派来的小吏,仗着背后有侍郎撑腰,私扣了一批硫磺,转手倒卖给了商贾。

陈恪知道后,二话不说,直接让锦衣卫把人押进了诏狱。

那小吏起初还叫嚣着“我叔父是工部侍郎”,可当陈恪将账册和赃物一并呈上时,那位侍郎连个屁都不敢放,甚至亲自登门赔罪,生怕牵连到自己。

还有一次,一个工匠长仗着资历老,擅自更改了火药的配比,导致一批火药威力不足,险些延误了京营的军需。

陈恪没有给他任何辩解的机会,当场革职,杖责三十,发配边关充军。

自此,火药局上下,再无人敢挑战陈恪的规矩。

他们怕他,却也敬他。

因为陈恪的规矩虽严,但从不克扣工钱,从不无故责罚,甚至每月还会额外奖赏表现优异者。

工匠们的月钱翻了一倍,伙食从粗粮换成了白面,甚至连住的地方都从漏风的窝棚换成了砖瓦房。

陈恪用最实际的方式告诉他们——守规矩,有肉吃;坏规矩,掉脑袋。

三个月下来,火药局的产量和质量,已是原来王恭厂的两倍有余,而成本,却仅为原来的六成。

这个数字,让朝堂上等着看笑话的人,全都哑口无言。

严世蕃曾在工部会议上阴阳怪气地说:“靖海伯的火药局,倒是把银子花得明明白白。”

陈恪闻言,只是微微一笑,回道:“小阁老若是有兴趣,不妨亲自来看看,也好学学怎么‘明明白白’地花银子。”

严世蕃被噎得脸色铁青,却也无话可说。

因为陈恪站在“理”这一边。

他的一切举措,都是为了“降本增效”,而成效,就是最好的回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