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漏雨的礼堂(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七零军婚绝美女配把仇人挫骨扬灰》最新章节。
“上次她被同寝室的室友她们故意关在宿舍里,宿管王阿姨特意给我打电话了 —— 她们说‘想跟青玉开玩笑’,把宿舍门从外面锁上,青玉在里面喊了半个多小时,还是青玉的其他同学路过才听到,帮她开的门。这事我当时就批评了乔春燕和王芳她们,可她们还是老找青玉的麻烦!”
赵语芳越说越激动,想起去年舞台剧的事,更是一肚子气:“还有咱们学校的礼堂,是真的破!
去年演的时候,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台下观众都得打着伞看表演,前排的老师衣服都湿透了!
京都电影学院的老师来观演,笑着说‘海戏这是露天剧场啊,接地气’,把咱们学校的脸都丢尽了!
咱们海戏好歹也是全国排名前三的戏剧院校,总不能年年被人笑话吧?”
王庆波被赵语芳说得有些尴尬,清了清嗓子,语气带着点辩解:“你这同志,怎么就不懂克服困难呢?艺术的精髓在于表演本身,不在于场地好不好。
咱们老一辈的艺术家,在田埂上、在工厂车间里都能演话剧,怎么到你们这儿就不能吃苦了?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嘛。”
“艰苦奋斗也不是让学生在漏雨的礼堂里表演啊!”
赵语芳不服气地反驳,“万一表演的时候,房顶再塌一块,砸到学生或者观众怎么办?这不是吃苦,是拿安全当儿戏!现在苏同志愿意赞助,既能建礼堂,又能办舞台剧,还不花学校一分钱,这么好的事哪儿找去?”
她又加重了语气:“苏同志还说了,要是宣传效果好,以后还捐教学楼呢!
咱们学校现在有多少学生挤在八人寝里?冬天暖气不够热,学生们都得裹着棉被写作业;
夏天蚊子多,又没风扇,根本睡不着觉。要是有了新楼,学生们能住四人间,有书桌、有衣柜,学习也有劲头啊!实在不行当排练楼也行啊,现在学生冬天练功之前都要热身好久,不然都容易冻抽筋了。咱们学校都是好苗子,要是错过这次的机会,让我的学生以后训练受伤,我可不干!”
王庆波被赵语芳说得没话反驳,手指又开始在桌面上敲起来,目光再次落在苏青靡身上,这次多了几分认真和试探:“苏同志,你今年看着这么年轻,真的要给学校捐教学楼?
你家里人同意吗?不会是一时冲动吧?” 他还是有点不放心,怕这姑娘是被家里宠坏了,一时兴起说了大话,回头又反悔。
苏青靡端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一口里面的菊花茶 —— 茶水已经凉了,带着点淡淡的苦味,还有菊花的清香。
她放下杯子,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响,语气从容不迫:“校长,我家里的事我能做主。我父母去世得早,家里只有一个外公带着我和青玉两个孩子,大小事都是我拿主意。”
她没有卖惨,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然后话锋一转,说起自己的生意:“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我和朋友在鹏城做了点小生意 —— 主要是卖面包车,还有些电子产品。
这次来海市,就是想开一家百货大楼,再把我的服装品牌‘芳华’引进来。”
她顿了顿,说出自己的长远打算:“以后学校要是有宣传活动,比如毕业汇演、校庆,咱们都可以合作 ——我的服装品牌可以给学生提供戏服,免费的;
学校也能帮‘芳华’宣传,比如在节目单上印‘芳华服装提供’的字样。
这样一来,学生有免费戏服穿,学校省了钱,‘芳华’也能提高知名度,互利共赢。”
她心里打得更长远的算盘 —— 海市戏剧学院的学生形象好、气质佳,正好可以当 “芳华” 的模特,拍宣传照、走秀;要是能跟学校的剧组合作,给电影、话剧定做戏服,“芳华” 的知名度肯定能更上一层楼,甚至能打进文艺圈,这可比单纯在百货大楼卖衣服赚钱多了。
王庆波听到这话,心里最后一点疑虑也打消了。
他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快步走到苏青靡面前,伸出手,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 不是平时那种严肃的、公式化的笑,而是带着真切的感激:“苏同志,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太感谢你了,你这可是帮了学校大忙了!
你放心,以后苏青玉同学在学校有任何事,都让她直接来找我,我亲自处理,绝对不会让她受委屈!”
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苏青靡不仅有钱,还有头脑,不是那种只会 “砸钱” 的暴发户。
跟她合作,对学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不仅能建礼堂、办舞台剧,以后还能有新教学楼,甚至能跟 “芳华” 合作,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
赵语芳也赶紧抓过苏青靡的另一只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手心都冒出了汗:“苏同志,不用麻烦校长!我在学校的时间长,每天都在舞蹈室、办公室待着,青玉有任何事都可以找我!我保证把她照顾得好好的,谁也不敢欺负她!以后她的专业课,我多给她补补,争取让她在舞台上发挥得更好!”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多了。
王庆波立刻拿起桌上的电话,给校办公室的秘书打了电话,让他赶紧打印一份赞助合同过来,语气里满是急切:“你快点,别磨磨蹭蹭的!把合同条款写清楚,赞助金额五千块,用途是重建礼堂和舞台剧经费,还有宣传条款,别漏了!”
秘书跑得飞快,没十分钟就拿着一份打印好的合同跑了过来。合同是用白色的 A4 纸打印的,上面的字是黑色的,清晰整齐。
王庆波把合同递给苏青靡:“苏同志,你看看,要是有不满意的地方,咱们再改。”
苏青靡接过合同,仔细看了一遍 —— 上面写着赞助方是 “海市芳华百货大楼(筹备中)”,受助方是 “海市戏剧学院”,赞助金额五千元,用途包括重建礼堂(预算三千五百元)、舞台剧道具及戏服采购(预算一千五百元);
宣传条款也写得很清楚:海报、节目单显着位置印赞助方名称,演出前主持人致谢,演出结束后在礼堂门口悬挂赞助方横幅。
没有任何猫腻,条款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