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本源终始共生技术的传承与全维共生的终极召唤(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潜蛟破穹》最新章节。

本源终始法则馆的圆形展厅内,七道 “混合能量光带” 环绕着中央的 “本源终始共生装置”,分别对应 “本源能量态”“终始时空态”“混合共生态”“熵增转化态”“跨维适配态”“时空修复态”“永续循环态” 七种核心能量形态。本源终始技术专家 “本终研” 启动装置,蓝金交织的混合能量从装置中喷涌而出,瞬间将展厅内模拟的 “本源终始熵增能量” 转化为纯净的幽默能量,转化效率达 99.%,且转化过程中能量与时空形成完美闭环,没有产生任何损耗。

“这就是‘本源终始共生技术’的核心装置,” 本终研通过 “本源终始幽默共鸣核心” 传递意识,同时在全息屏幕上展开技术原理图谱,“该技术通过‘本源终始本源因子’,在能量与时空的分子结构中植入‘全维幽默编码’,使其从‘无序熵增态’转化为‘有序共生态’,且能同时适配所有维度体系的能量与时空需求。你们之前研发的本源终始能量载体,缺少的正是这种编码植入技术,导致跨维度适配效率无法突破 99.999%。”

为让探索队深入掌握技术细节,本终研带领众人查看 “本源终始技术典籍”。典籍以 “能量 - 时空意识流” 的形式存在,探索队成员通过意识触碰,即可获取详细的技术参数与操作流程。典籍中明确记载了技术的四大核心模块,每个模块都包含精准的适配标准:

本源终始因子提取模块:从本源终始维度本源珠中提取高纯度的本源终始本源因子,作为编码植入的 “能量 - 时空双载体”,因子纯度需达到 99.9999%,否则会影响编码稳定性;

全维幽默编码生成模块:根据不同维度体系的能量浓度、时空频率,自动生成适配的幽默编码,编码需包含 “本源能量识别段”“终始时空适配段”“跨维兼容段” 三部分,确保转化后的能量能被所有体系无缝吸收;

动态共生控制模块:实时监测能量与时空的混合波动,每秒调整 1000 次重构参数,避免因维度差异导致的转化中断,同时构建 “能量 - 时空共生反馈环”,将转化过程中产生的微量废弃能量重新转化为可用能量;

永续循环维护模块:在转化后的能量与时空结构中植入 “自我修复编码”,当出现适配偏差或熵增萌芽时,模块能自动启动修复程序,维持共生系统的长期稳定。

“要将这项技术落地,你们需要‘本源终始本源核心碎片’与‘全维编码生成器’,” 本终维将一枚散发着蓝金双色光芒的碎片与一台菱形设备交付给凌辰,碎片表面流淌着稳定的混合能量,设备周身布满 “全维适配纹路”,“本源核心碎片可用于提取高纯度本源因子;编码生成器能自动生成全维幽默编码,你们只需将其与现有设备结合,就能实现技术的全面推广。”

凌辰代表全维度共生联盟,向本终维表达深度合作的意愿:“我们渴望将本源终始共生技术融入全维度抗熵与适配系统,同时也愿将终始维度时空闭环技术、本源维度演化经验、低维度适配方案分享给本源终始维度文明,共同推动全维度文明的永续共生。”

本终维欣然应允,随即决定在本源终始共生核心城搭建 “全维联合研发实验室”,由绿森、星宇、本终研共同牵头,推进技术的跨维度适配与优化。实验室配备了 “本源终始能量模拟系统”“全维时空环境发生器” 等先进设备,能模拟 255 个维度体系的能量与时空环境,确保技术在所有体系中都能稳定运行。

然而,就在联合研发工作即将启动时,本源终始共生核心城的 “本源终始监测中心” 突然发出红色警报 —— 本源终始维度空间边缘的 “本终暗域”,出现异常的熵增能量波动,波动频率与本源终始本源能量的频率高度接近,且正以每天 40 光年的速度向本源终始本源珠蔓延。

“本终暗域是本源终始维度空间的‘能量 - 时空废弃区’,长期积累的废弃混合能量在此聚合形成‘本源终始熵增源’,” 本终维的意识变得严肃,通过共鸣核心传递紧急信息,“近期,熵增源因本源终始维度时空结构的微小波动,引发能量爆发,产生的‘本源终始熵增能量’具有‘跨维本源侵蚀性’,能穿透所有维度体系的常规防护,直接侵蚀能量核心与时空结构。目前,已有 1 个终始维度体系的能量纯度从 99.% 降至 96.8%,时空稳定性下降 25%,若不及时遏制,将威胁所有本源终始维度空间内的文明。”

为验证危机的严重性,本终维带领探索队前往 “本源终始时空观测台”。透过观测台的 “全维时空望远镜”,探索队清晰看到:“星始终始维度体系” 的边缘能量带已被黑色的本源终始熵增能量覆盖,原本稳定的能量 - 时空共生曲线出现剧烈波动,部分能量节点因侵蚀出现永久性损坏,导致该体系的幽默能量网络出现局部断裂,文明生物的 “能量 - 时空感知能力” 明显下降,甚至出现短暂的时空回溯现象。

“常规的终始维度、始源维度抗熵技术无法抵御本源终始熵增能量,” 本终研补充道,“这种熵增能量已融入能量与时空的本源结构,维度层级达 层,且能在不同维度体系间自由切换形态,常规抗熵设备只能暂时抑制其扩散,无法从本源层面消除。只有完整的本源终始共生技术,才能将其彻底转化为共生能量。”

凌辰立即提议:“全维度共生联盟愿与本源终始维度文明联合组建‘本终抗熵联盟’,共同研发大规模的本源终始共生装置,遏制熵增能量扩散。我们可提供本源终始探索舰、全维度能量储备、跨维技术团队等核心资源,全力支持研发与部署工作。”

本终维对这一提议表示赞同,双方迅速制定 “本终抗熵计划”,分三阶段推进:

设备研发阶段:由绿森、星宇、本终研组成联合研发小组,在全维联合研发实验室研发 “大型本源终始共生装置”,确保设备能同时处理多维度体系的熵增能量,单台装置的日处理量需达到 公斤;

防线部署阶段:在本终暗域与各维度体系之间构建 “本源终始抗熵防线”,部署大型共生装置,形成覆盖 光年的防护网络,拦截熵增能量扩散;

源头清除阶段:待防线稳定后,组建 “本终突袭队”,深入本终暗域摧毁本源终始熵增源,彻底消除隐患。

设备研发阶段的工作率先展开。绿森团队带来全维度共生联盟的抗熵设备参数,星宇团队提供本源终始时空适配技术的算法模型,本终研团队则贡献本源终始共生技术的核心模块,三方在实验室中展开紧密协作。

研发初期,团队面临的核心难题是 “大型装置的能量 - 时空同步控制”。单台大型装置需要同时处理多个维度体系的熵增能量,不同体系的能量浓度、时空频率差异显着,常规的同步控制算法无法满足需求,导致装置的转化效率仅为 88%。

“我们需要在装置中加入‘全维同步适配算法’,通过 个微型能量 - 时空传感器,实时采集各体系的参数,” 星宇在全息屏幕上绘制算法模型,红色的参数曲线与蓝色的控制曲线完美贴合,“算法能自动生成‘动态同步系数’,确保装置的转化参数与所有体系的需求同步,同步误差控制在 0.0001% 以内。”

绿森团队则针对装置的能量供应问题,设计出 “混合能量循环系统”:系统将装置转化后的部分幽默能量,通过 “本源终始能量转换器” 转化为装置运行所需的混合能量,形成能量循环,降低外部能量依赖,同时加入 “应急能量储备单元”,确保在外部能量中断时,装置仍能维持 72 小时的正常运行。

经过 45 天的持续攻关,“大型本源终始共生装置” 终于研发成功。在模拟测试中,装置对本源终始熵增能量的转化效率达 99.%,同时适配 255 个维度体系的能量与时空需求,单台装置的日处理量突破 公斤,远超预期目标。“装置已具备大规模部署条件,我们可立即启动量产工作,” 绿森向凌辰与本终维汇报,第三只眼中闪烁着蓝金交织的光芒,“按照现有生产线的产能,每天可生产 50 台装置,60 天内可完成防线部署所需的 3000 台设备。”

防线部署阶段同步推进。本源终始维度文明调动 800 艘 “本源终始时空运输舰”,协助运输大型共生装置;星瑶团队组建 “本终抗熵技术支援队”,前往各维度体系,指导装置的安装与调试。在 “星始终始维度体系” 的边缘防御节点,支援队成员与当地技术人员协作,仅用 5 天就完成了 500 台装置的部署 —— 这些装置通过 “全维量子通讯” 实现联网控制,形成一道长度达 光年的 “本源终始抗熵防线”,成功拦截了向体系蔓延的熵增能量。

“已完成 30 个终始维度体系、20 个始源维度体系的装置部署,本源终始抗熵防线的拦截率达 99.%,熵增能量的扩散速度从每天 40 光年降至每天 0.001 光年,” 星瑶通过本源终始通讯频道汇报,“星始终始维度体系受损的能量 - 时空结构正在缓慢修复,预计 30 天内可恢复至受损前的状态。”

然而,就在防线即将全面建成的第 50 天,本终暗域的本源终始熵增源突然出现 “能量 - 时空爆发”—— 熵增能量的强度提升 50 倍,突破了部分共生装置的承载极限,40 台装置因过载出现故障,熵增能量的扩散速度再次回升至每天 10 光年,星始终始维度体系的边缘能量带出现二次侵蚀,部分能量节点的本源终始结构已出现不可逆的损坏。

“熵增源已形成‘本源终始熵增核心’,其能量强度是之前终始维度熵增暗核的 倍,常规的大型共生装置无法抵御其冲击,” 本终研紧急分析监测数据,屏幕上红色的预警区域不断扩大,“必须提前启动源头清除计划,用‘本源终始共振弹’摧毁核心的能量 - 时空结构,否则防线将在 15 天内彻底崩溃,本源终始维度本源珠也将受到侵蚀。”

凌辰与本终维、终维、始维立即决定,组建 “本终突袭队”。突袭队由凌辰担任队长,核心成员包括绿森(技术操作)、星宇(时空适配)、暗渊(暗物质支援)、本终维(本源终始文明指引)、本终研(技术顾问),乘坐 3 艘二次升级的本源终始维度探索舰,携带 10 枚 “本源终始共振弹”—— 这种共振弹由本源终始本源核心碎片与高纯度混合能量制成,能产生与熵增核心反向的能量 - 时空共振波,彻底瓦解其本源结构。

突袭队出发前,本源终始维度文明的长老团将一枚 “本终防护水晶” 交付给凌辰:“这枚水晶蕴含本源终始维度最古老的能量 - 时空本源,能在本终暗域中构建‘绝对共生防护屏障’,保护探索舰免受熵增能量的本源侵蚀;同时,水晶能引导你们精准定位熵增核心的‘能量 - 时空本源坐标’—— 核心的实际坐标与观测坐标存在 0.00001 光年的偏差,只有锁定本源坐标,共振弹才能彻底摧毁核心。”

经过 120 小时的航行,突袭队抵达本终暗域边缘。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黑色的本源终始熵增能量如同巨大的墨汁,覆盖了数十亿光年的区域;熵增核心悬浮在暗域中央,呈黑色球体形态,周围环绕着无数条 “熵增能量 - 时空触手”,不断吸收暗域的废弃混合能量,壮大自身规模。更奇特的是,核心的常规坐标与本源坐标存在 0.00001 光年的偏差,若不通过本终防护水晶定位,根本无法发现其本源位置。

“启动本终防护水晶,锁定熵增核心的能量 - 时空本源坐标!” 本终维下令。水晶释放出蓝金交织的能量,瞬间覆盖 3 艘探索舰,形成厚度达 1000 米的防护屏障;同时,水晶投射出一道 “本源定位光束”,精准锁定熵增核心的本源坐标 —— 位于常规坐标的正下方 0.00001 光年处,坐标点呈现出微弱的蓝金色光芒,与周围的黑色暗域形成鲜明对比。

“本源终始共振弹准备发射!目标:熵增核心能量 - 时空本源坐标!” 绿森调整探索舰的主炮参数,充能进度条以每秒 8% 的速度攀升。就在充能进度达到 90% 时,熵增核心突然释放出 “本源终始熵增冲击波”,强度达 单位,瞬间击中探索舰的防护屏障。屏障的能量值骤降 65%,出现蛛网状裂痕,部分设备因能量 - 时空扭曲出现功能异常,探索舰的航行系统开始出现轻微失控。

“屏障即将崩溃!充能还需 30 秒!启动备用能量 - 时空稳定系统!” 本终研焦急地喊道。星宇团队立即激活备用系统,通过探索舰的能量储备,向防护屏障注入高纯度本源终始本源因子,屏障的能量值快速回升至 70%;暗渊则带领 2 艘探索舰,绕至熵增核心侧面,释放暗物质能量形成 “时空干扰场”,暂时牵制住熵增核心的能量 - 时空触手,为充能争取关键时间。

30 秒后,本源终始共振弹充能完毕。“发射!” 凌辰一声令下,10 枚蓝金交织的共振弹如同流星般射出,精准命中熵增核心的能量 - 时空本源坐标。剧烈的爆炸在本终暗域中爆发,蓝金色的共振能量与黑色的熵增能量相互碰撞,形成直径达 光年的能量漩涡。漩涡中,本源终始熵增核心的能量 - 时空结构快速瓦解,黑色的熵增能量如同冰雪消融般,逐步转化为纯净的本源终始幽默能量,融入本源终始维度能量云。

“熵增核心正在被摧毁!本源终始熵增能量的浓度以每分钟 15% 的速度下降!” 星瑶通过远程监测系统报告,声音因激动而略带颤抖。经过 10 小时的持续作用,本源终始熵增核心彻底消散,本终暗域的黑色能量全部转化为幽默能量,本源终始维度监测系统显示,本源终始维度空间的熵增率从 2.1% 降至 0.0000001% 以下,恢复至安全阈值,本源终始熵增危机彻底化解。

当突袭队返回本源终始共生核心城时,本源终始维度文明与各维度体系的代表通过本源终始全息投影,共同庆祝胜利。本终维在庆祝仪式上,正式宣布全维度共生联盟成为 “本源终始维度共生联盟” 的核心决策成员:“你们在危机中展现的技术实力、协作精神与对‘欢笑无边界,共生无止境’理念的坚守,为本源终始维度空间的永续发展奠定了不朽基石。从今日起,全维度文明将与我们共同参与本源终始共生法则的制定,共享所有核心技术,推动全维度共生的终极实现。”

凌辰代表全维度共生联盟发表致辞:“从星穹终极维度到本源终始维度,我们跨越了能量与时空的边界,始终以幽默为纽带,以共生为目标。全维度文明愿与本源终始维度文明携手,将这份欢笑与共生的理念,传递到所有已知与未知的维度空间,让所有文明都能在永续共生中绽放光彩。”

接下来的两个月,探索队在本源终始共生核心城完成了本源终始共生技术的全面学习与设备适配。绿森团队将该技术与全维度共生系统融合,研发出 “星穹 - 本终联合共生系统”,系统能自动适配所有维度体系的能量与时空需求,构建 “全维能量 - 时空共生闭环”,转化效率达 99.%,彻底消除了跨维度适配差异;星宇团队则将技术整理成《本源终始共生技术手册》,详细记录技术原理、操作流程与设备参数,传回超维 - 全宇宙幽默共生基地,为后续技术推广做好准备。

在文化交流层面,星瑶团队与本源终始维度文明共同启动 “本源终始幽默文化节”。全维度共生联盟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