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海航惨败(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最新章节。

姜大明强撑着走过去,“张参谋长,我看看你们的成绩。”

张二标递给他,说,“我们毕竟针对性训练了两个多月。”

姜大明看向成绩单,第2航空教导旅全员优秀。

一个全员不及格,另一个全员优秀。

这样的差距,是天上和地下之间的鸿沟般的差距。

姜大明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回到内场的宿舍的,他呆呆地坐在椅子那里,想破脑袋也想不通。

怎么会这样?

很快,航医室的心理干预小组就介入了,不然姜大明心里这个结会终结他的军旅生涯!

基地政委孙山亲自和姜大明谈话,一天之后,姜大明走出了心结。

他非常清楚,如果长时间无法克服,那么上级就会考虑他是否适合继续担任该旅旅长一职了。

心理素质是飞行员的基本要求,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是当不了飞行员的。

姜大明很快认清了现实,他们海航部队现在接受的突防突击训练,无论是强度还是方式标准,都远远低于空军部队。

张二标告诉他,第2航空教导师正在对兄弟部队进行集训,用的就是这一套标准,是针对未来对日作战来搞的。

在这种情况下,姜大明立即向海司提出请求,请求引入空军的突防突击训练大纲。

海航第6航空旅的惨败,惊动了海司,让海航司令部无地自容,痛定思痛,他们决定向空军取经,加强和空军之间的联训协作。

这次惨败,也让海航部队意识到了自己和空军之间的巨大差距,上上下下顿感压力山大。

海航司令马大海召集了旅长会议,所有旅长参加。

在会上,他把旅长们一通狠批,随即提出了三年计划。

第一年,每个旅都必须要有摘得金头盔的飞行员,至少五分之一的飞行员能在金飞镖竞赛中获得良好以上成绩,第二年在第一年的数字基础上乘以2,第三年在第二年的基础上乘以2。

于是,海航部队轰轰烈烈的大练兵开始了,他们同时在阿泰空军基地里放了两个旅进行驻训!

得亏阿泰空军基地足够大,就战斗机而言,最大容量能达到200架,不过,永固式机堡只有几十个,半开放式停机棚也只能停放几十架战机,所以,到这里驻训的部队,他们的飞机就只能停放在露天停机位那里了。

阿泰空军基地一下子进驻的战斗机数量达到200架,这让苏联紧张到通过军事外交渠道发来询问——你们想干什么?

东大方面的回答当然是滴水不漏的。

李干提出建议,以海航第6航空旅为主,空军这边用心培养出来,再以这个旅为骨干,去带动培训海航的其他部队,而不用每年都放两个旅将近一百架战机过来阿泰空军基地进行驻训。

如此的话,效率会更高,资源也更加的均衡。

海航毫不犹豫地采纳了李干的意见。

随着金头盔、金飞镖两大实战性竞赛性考核制度的确定,李干此人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在1987年的整个下半年,空军航空兵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围绕金头盔、金飞镖的标准要求,开展了超高强度的大练兵,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突飞猛进,被外界视为对日作战的准备工作的一个缩影。

从远东战争结束后,问鼎世界第一强大空军宝座的东大空军,本已经具备了单挑任何国家空军乃至多个国家空军联军的实力,却依然怀着敬畏之心玩命训练,不断主动提高标准。

这样的举动,被外界过度解读再正常不过。

1987年12月底,一个突然的消息过来了。

211厂总师方从文报告,他们完成了改进型歼-11BS战斗机第一架原型机的生产,请求进行定型试飞。

歼-11BS早已经有了,是歼-11B的双座型,即战斗教练机,除了带新飞行员外,也经常用于远海巡逻和防空驱逐。

而改进型歼-11BS,是李干提出的多用途重型战斗机概念。他让211厂试着搞,并没有提具体要求,这是因为他对2111厂并没有太大的信心。

这么快就把第一架原型机生产出来,搞不好211厂又玩上那一套换几个新的零部件其他的不动,就用一个新的项目报上来要钱。

毕竟211厂有前科,一个歼-8项目愣是让他们玩出了花来玩了二十年。

眼见为实,李干搞完部队的年终考核、年终总结后,乘坐专机飞抵211厂,实地考察改进型歼-11BS项目的情况。

如果和他的预料那般,211厂恐怕就会进入项目管理局的异常名单里了。

当李干看到改进型歼-11BS的外形后,他眼珠子差点就掉出来了,这不是他妈的歼-16吗!

要知道,现在的歼-11并不是仿制苏-27的,其外形反倒是有F-14的影子,因为大量参考了F-14的设计,但是气动外形上,歼-11更加圆润,也的确是机腹下进气道和双平直垂尾。

但是,苏-27那个机头下垂背部微微隆起的外形特征,歼-11是没有的。

可是,眼前这架所谓的改进型歼-11BS,跟李干熟悉的歼-16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