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吉萨秘探(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李世民与渔家女曹婉儿的邂逅情缘》最新章节。
沙浮金雾锁古原,
影叠流年见古贤。
星图暗转金字塔,
引擎光透水晶帘。
恶念突从星外至,
沙魂终化火中燃。
蓝图已得征途远,
冰原深处觅摇篮。
“烛龙”号潜艇内部的恒—清晰得如同命运的指引。
那块融入了通古斯守夜人牺牲粉末的晶体,此刻正静静躺在林悦掌心,散发着柔和而稳定的暖光,表面的螺旋纹路仿佛拥有了生命,缓缓流淌着幽蓝与淡紫交织的光晕,与潜艇幽蓝的控制台灯光相映成趣。
“能量特征稳定,并且…它在与吉萨坐标产生微弱的量子纠缠。”
李世民盯着分析屏幕,眉头紧锁,“陈老,通古斯那群‘萤火虫’的飞行轨迹确认了吗?”
通讯器里传来陈老略显疲惫但异常清晰的声音:
“确认无误。它们最终消散在吉萨高原上空,轨迹精确对应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的顶点连线,以及狮身人面像的朝向。更关键的是,卫星光谱分析显示,就在萤火虫消散点,金字塔群区域出现了短暂的、无法解释的光谱偏移,指向地下深处,与你们星图标注的坐标核心区域吻合。那里,理论上只有基岩。”
林悦轻轻摩挲着晶体,指尖传来一种奇异的共鸣感,仿佛能触摸到那些消散在通古斯风雪中的意志。
“他们在引导我们,用最后的光芒点亮前路。埃及…那里藏着‘火种’,也藏着他们不惜自我毁灭也要守护的真相。”
“沉默节点…”李世民调出全球地图,将复活岛、通古斯和吉萨高原三点连线。
一条无形的能量弧线在地球表面勾勒出来,弧线之外,还有几个若隐若现的标记点,分布在格陵兰冰盖、亚马逊雨林深处和南极洲冰穹之下。
“一条防线,用守夜人的牺牲和地球本身的奇异点构筑的量子迷锁,将那颗‘巨型星球’的视线扭曲、偏折。通古斯是自毁节点,埃及…会是最后的数据库和火种库?”
“也可能是陷阱。”陈老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守夜人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和残酷。冻土分支选择自毁,沙漠分支选择了隐藏。他们守护的‘火种’,未必是我们理解的希望。林悦,你融合了那块核心粉末,感觉如何?”
林悦闭上眼,试图感知体内细微的变化。
“没有不适,反而…有种奇怪的安定感。晶体像是一个‘锚’,让我在时间残影中更容易保持自我意识。通古斯湖底最后看到的母星星图,那个熄灭的恒星…我能感觉到晶体对它有一种本能的…悲悯?”
“悲悯?”李世民若有所思,“守夜人的技术超越我们太多,他们的情感模式或许也截然不同。埃及之行,我们需要最谨慎的渗透。吉萨高原不是无人区,任何大规模的能量扰动都会引来全世界的关注。”
“烛龙”号没有直接驶向埃及,而是在地中海一处隐秘的深海水下基地进行了补给和伪装。
几天后,一架经过特殊量子涂层处理、具备极低可探测性的小型运输机,载着林悦、李世民和一支精干的支援小队,悄然降落在埃及西部沙漠深处。
再换乘经过伪装的沙漠越野车,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抵达了吉萨高原的边缘。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并非因为三座宏伟金字塔在晨曦微光中的壮丽剪影,而是因为金字塔群周围,弥漫着一层极其稀薄、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淡金色雾气。
这雾气并非水汽,而是无数极其微小的、散发着金辉的沙尘颗粒,它们并非静止,而是以一种缓慢、优雅、符合某种复杂几何规律的轨迹悬浮、流动,将整个吉萨高地笼罩在一片朦胧而神圣的光晕之中。
“量子沙尘…”
林悦低语,她掌心的晶体光芒微微跳动,与那淡金雾气产生了共鸣。
腕上的共振仪屏幕疯狂跳动,显示出复杂的能量场,其核心强度远超通古斯湖底,覆盖范围却异常集中,精准地框定在三座金字塔及其地下区域。
“这不是自然现象,是守夜人技术的残留…或者说,是仍在运行的某种…防护罩?”
更诡异的是,当第一缕真正的阳光刺破地平线,照射在这片淡金雾气上时,异变陡生。
雾气并非消散,而是开始扭曲、折射光线,在金字塔之间、在狮身人面像周围,投射出无数模糊而动态的影像!
影像并非1908年通古斯那样的灾难现场,而是…古埃及的日常。
建造者的残影:
无数赤裸上身、肌肉虬结的劳工身影在虚幻的金字塔表面“移动”着,他们拖曳着巨大的石块,喊着整齐划一却无声的号子。
监工挥动皮鞭的动作凝固在空中。
这些影像并非完全连贯,如同信号不良的投影,时断时续,细节模糊,却带着令人窒息的真实感。
祭司的仪式:
在金字塔基座附近,穿着白色亚麻长袍、戴着黄金饰品的祭司们围成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高举着奇特的、镶嵌着类似守夜人晶体碎片的权杖,对着天空或地面进行着某种仪式。
他们的嘴唇开合,却没有任何声音传出,只有一种低沉的能量嗡鸣通过共振仪隐隐传来。
平民的生活:在金字塔的影子下,虚幻的市集摊位出现又消失,商贩叫卖着看不见的商品,妇女头顶水罐走过沙地,孩子们在追逐打闹…这些生活场景如同褪色的画卷,在淡金色的光雾中闪烁、叠加、破碎。
“时间残影…而且是常态化的、大规模的时间残影投射!”
李世民震惊地看着眼前这幕奇景,迅速操作着仪器,“能量来源不明,但核心就在地下!这些影像…是量子沙尘吸收了古代留存的光影信息,并在特定光照条件下‘播放’出来?不…没那么简单,它们似乎与地下的能量场产生了互动!”
林悦感到一阵眩晕,无数嘈杂的无声画面涌入脑海,古埃及的喧嚣与寂静交织在一起。
她紧紧握住晶体,那股“锚定”的力量再次涌现,帮她稳定心神。“不是单纯的播放,李世民。你看那些祭司的动作,他们权杖指向的位置…在变化!他们像是在…维持?或者…在利用这些残影?”
陈老的声音在加密频道响起,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卫星和地面探测器都捕捉到了!这层‘海市蜃楼’的能量核心就在胡夫金字塔正下方,深度…超过150米,远在已知的墓室和通道之下。更惊人的是,能量读数显示,那核心区域并非实体结构,而是一个巨大的、稳定的…量子泡沫状空间!沙漠分支的技术,是空间折叠和光量子操控!他们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藏在了空间的褶皱里!”
“藏在沙漠的影子里…”林悦喃喃道,“原来是指这个?用常态化的时间残影作为伪装,将真正的核心藏在扭曲的空间之中?”
接近金字塔核心区域变得异常困难。
无处不在的量子沙尘不仅制造了视觉干扰,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阻力场,越靠近胡夫金字塔,阻力越大,如同在粘稠的金色蜂蜜中行走。
普通游客被无形的力量“引导”着远离核心区,只在外围观赏那些奇幻的“海市蜃楼”。
任何未经“许可”的强行突破,都会引发沙尘的剧烈反应,形成局部的小型沙暴或强烈的能量斥力。
“许可…钥匙…”林悦看着掌心的晶体,它正与周围的沙尘产生着越来越强的共鸣,表面的螺旋纹路如同呼吸般明灭。“也许它就是我们进入的通行证。”
他们选择了游客最少的深夜行动。
月光洒在笼罩着淡金雾气的金字塔上,让那些时间残影显得更加幽邃神秘。
林悦高举着发光的晶体,走在最前方。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随着她的靠近,前方的量子沙尘如同拥有意识般,缓缓向两侧分开,形成一条狭窄而稳定的通道,通道内的时间残影变得稀薄而稳定。阻力消失了。
通道的尽头,并非金字塔的入口,而是狮身人面像巨大的前爪下方,一块看似普通的巨大基岩。当林悦手持晶体靠近时,基岩表面如同水波般荡漾起来,浮现出与通古斯圆盘、复活岛石像上完全一致的守夜人图腾,只是线条更加繁复古老,充满了几何美感。
图腾中心,一个与林悦手中晶体形状完全契合的凹槽闪烁着微光。
无需言语,林悦深吸一口气,将晶体缓缓按入凹槽。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只有一阵低沉到仿佛来自地心深处的嗡鸣。
眼前的景象瞬间扭曲、拉伸,脚下的岩石失去了质感。
空间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揉捏、折叠。
强烈的失重感和方向错乱感袭来,仿佛被投入了高速旋转的万花筒。
几秒钟后,扭曲感骤然消失。
他们站在一个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空间中。
这里没有上下左右的概念,脚下是流动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地面”,如同凝固的光之河流。
头顶和四周是深邃的、点缀着无数星辰的黑暗虚空,那些星辰并非遥远的天体,而是近在咫尺、缓缓旋转的复杂几何光团和数据流,构成了一幅浩瀚无垠的立体星图。
星图的中心,赫然是他们在通古斯圆盘上看到的、那颗正在熄灭的恒星和环绕其运行的巨型星球!
此刻的星图更加庞大、动态,无数细密的能量流在星球之间穿梭、湮灭。
“金字塔地基下的…拓扑空间。”
李世民的声音带着敬畏的颤抖,“守夜人将一片亚空间折叠藏在了这里!”
空间的中心,悬浮着一个巨大的、由纯粹光能构成的平台。
平台上,矗立着三座并非石质、而是某种暗金色金属铸造的“微型金字塔”,它们的排列方式与地面上的胡夫、卡夫拉、孟卡拉金字塔完全一致,只是比例缩小了无数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