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回板儿引种新稻种 巧儿开设女红班(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新良缘》最新章节。
板儿便早早起身,披上一件破旧棉衣,那棉衣的棉絮已有些外露,却仍为他抵挡着清晨的寒意。他借着熹微的晨光,匆匆赶到田间查看稻苗的生长情况。
浇水之时,他半蹲着身子,姿势略显佝偻,一手稳稳扶着水桶,一手拿着水瓢,眼睛紧紧盯着水流,眼神中满是关切与专注,仿佛那不是水流,而是庄户们的希望。
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水瓢的倾斜度,确保每一株稻苗都能得到充足的滋润,嘴里还轻声念叨着:“小家伙们,都喝饱了,快快长啊,可别辜负了大伙的期望。咱庄上的好日子,可都指望着你们呢。”
施肥之际,他更是小心翼翼,用手仔细掂量着肥料的用量,每一把肥料都倾注着他对丰收的期盼。他微微皱眉,全神贯注,唯恐肥力过多或过少影响稻苗生长,心里想着:“这每一把肥料可都关乎着收成,绝不能有半点马虎。咱得像照顾自家孩子一样,精心呵护这些稻苗。”
除草之时,他俯下身去,双膝跪地,亲手将田间的杂草连根拔起,动作干净利落。他一边拔草,嘴里一边嘟囔着:“这些杂草,可不能让你们坏了大事,咱的庄稼可得好好长。
你们要是敢捣乱,俺可不会放过你们。”那稻苗在板儿和庄户们的悉心照料下,犹如被精心呵护的孩童,渐渐茁壮成长,嫩绿的叶片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簌簌声响,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又似在感恩着人们的辛勤付出。
功夫不负有心人,秋收时节,新稻种果然大获丰收。只见那田间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宛如金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波浪,那壮观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给庄户们的厚礼。
微风吹过,稻穗相互摩擦,发出沙沙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欢快的丰收赞歌,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喜悦与满足。庄户们望着这一片丰收的景象,喜笑颜开,脸上的皱纹都仿佛被这喜悦熨平,绽放出如花朵般灿烂的笑容。一位大爷笑得合不拢嘴,露出几颗残缺不全的牙齿,那笑容中满是沧桑与欣慰。
他竖起大拇指直夸板儿:“板儿啊,多亏了你,今年这收成可比往年高出三成有余呢!你可真是咱庄上的大功臣!俺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见这么好的收成。咱庄上往后可有好日子过喽!”
板儿看着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也满是欣慰,仿佛所有的辛苦都在这一刻化作了甜蜜的果实。他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大爷,这都是大伙一起努力的结果,俺不过是出了点主意,关键还得靠大伙的辛苦劳作。咱大伙继续加油,往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巧儿在一旁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灵机一动,有了新点子。她身着一件淡粉色布衫,那布衫的颜色淡雅素净,如春日里初绽的桃花。
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用一根蓝色布条束着,显得干净利落,又透着几分温婉。她暗自寻思,庄户家的女子们平日里除了操持家务,若能学些手艺,既能增加收入,又可提升自身,也算是为庄上添一份力,为自家增一分光。于是,巧儿便在庄上一处宽敞的屋子里开设了女红班,教授庄户家的女子刺绣、纺织之技艺。
开班当日,巧儿精心准备,将各种刺绣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那一件件工具,在阳光下闪烁着质朴的光芒,仿佛也在期待着即将开启的新征程。
她先拿起一块洁白如雪的绸缎,那绸缎质地轻柔,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光泽,仿佛一片静谧月光,散发着如梦如幻的气息。巧儿微微颔首,眼神专注而温柔,犹如一泓秋水,将丝线穿进针孔,动作娴熟而优雅,恰似翩翩起舞的蝴蝶,轻盈而灵动。随后,她在绸缎上绣出一朵娇艳欲滴的牡丹。
只见那牡丹花瓣层层叠叠,色泽鲜艳夺目,红得似火,粉得如霞,花蕊细腻逼真,仿佛能闻到那阵阵芬芳,引得众人仿佛置身于万花丛中。女子们围在巧儿身边,眼睛瞪得大大的,目不转睛地看着,眼神中满是羡慕与渴望,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眼前展开,一个充满美好与希望的世界。巧儿一边绣,一边耐心地讲解针法和技巧:
“姐妹们,这刺绣啊,讲究的是心细手稳,每一针每一线都要恰到好处。这就如同做人,一步一个脚印,方能成就一番美好。大伙别急,慢慢来,俺会手把手教大伙的。咱庄上的姐妹们心灵手巧,定能学好这门手艺,往后咱也能凭借这手艺,让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女红班的绣品渐渐有了模样,巧儿又不辞辛劳,将绣品拿到城里售卖。起初,城里的人对这些来自田庄的绣品并不看好,有人撇嘴道:“这乡下女子的手艺,能好到哪里去?估计也就是些粗制滥造的玩意儿,登不得大雅之堂。”那言语中满是轻蔑与不屑。可当他们看到那精美的绣工和独特的设计时,不禁纷纷称赞。
那绣品上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仿佛要跃然而出,鸟儿仿佛在振翅欲飞,鱼儿仿佛在水中嬉戏,花朵仿佛在微风中摇曳生姿;那细腻的针法,犹如天衣无缝,每一针每一线都恰到好处,让人惊叹不已。众人竞相购买,一时间,巧儿的绣品在城里声名远扬。渐渐地,不少富家小姐也慕名前来学习,女红班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随着女红班的日益兴旺,庄户家的女子们不仅凭借这门手艺增加了收入,在庄中的地位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以往,女子们大多只在屋内操持家务,鲜少参与庄中事务的讨论,犹如深闺中的花朵,虽默默绽放,却少有人关注。
如今,因着女红手艺,她们在庄中渐渐有了话语权,庄户之间的交流模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女红班成为了庄户家女子们交流情感、分享生活的场所,她们不再局限于家长里短,还能探讨刺绣技巧、纺织心得,彼此之间的情谊也愈发深厚。
而巧儿与板儿,夫妻二人在各自为庄上谋发展的过程中,感情愈发深厚。每当遇到困难,二人总是相互扶持,彼此鼓励,犹如两棵紧紧相依的大树,共同抵御着生活的风雨。
板儿在田间忙碌时,巧儿会贴心地为他送去饭菜,那饭菜虽朴实无华,却饱含着深情。她会关切地询问稻苗的生长情况,眼中满是担忧与牵挂,仿佛那稻苗也是她的孩子一般。板儿则会笑着安慰她,告诉她一切都好,让她放心。
巧儿在女红班教学遇到难题时,板儿也会耐心倾听,为她出谋划策。他会用那粗糙却温暖的手,轻轻握住巧儿的手,告诉她不要着急,办法总比困难多。他们的爱情,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坚如磐石,成为了庄户们口中的佳话。
这女红班,既为田庄增加了收入,也让庄户家的女子有了一技之长,更为这田庄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庄户们看着自家女儿学得手艺,心中欢喜不已,对巧儿更是感激不尽。他们深知,巧儿的这一举动,不仅改变了女子们的命运,也为整个田庄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正是:
板儿引种创新篇,稻浪翻金庆瑞年。
巧儿设班传女艺,绣针织锦谱新弦。
田间喜看丰收景,屋内欣闻笑语绵。
夫妻携手谋发展,田庄兴旺乐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