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公开课前后(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秋光偷渡韶华》最新章节。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将金色的光斑洒在校园湿漉漉的林荫道上。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和湿润泥土的清新气息,伴随着莘莘学子们匆忙的脚步声和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新的一周拉开了序幕。

林雪萍抱着教案和几本厚重的参考书,步伐比平时略显急促地走向生物教研组办公室。今天对她而言,是个有些特别的日子——第三节,她将在一间配备了全景录像设备的大阶梯教室,面向全校乃至可能还有区里前来观摩的教师,开设一节高三生物复习的公开课。课题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计算与模型构建”,这是一个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的模块。

尽管她教学经验日益丰富,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站上讲台会手心冒汗的新手教师,但每次面对这种大型公开课,尤其是可能关系到学校评价乃至个人职业发展的场合,她内心深处那份属于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好胜心,还是会让她不由自主地绷紧神经,力求每一个环节都尽善尽美。

推开办公室的门,同组的几位老师已经到了,看到她,都投来鼓励的微笑。年级组长,一位两鬓微白、经验丰富的女老师,温和地开口:“林老师,准备得怎么样了?别紧张,正常发挥就好,你的课我们一向是放心的。”

“谢谢王老师,基本都准备好了,就是最后再顺一遍思路。”林雪萍回以感激的笑容,走到自己的工位坐下。她打开电脑,插上U盘,再次检查精心制作的PPT课件,确认每一个动画效果、每一道例题的解析步骤、甚至是字体颜色和排版都无可挑剔。然后,她的目光落在教案的某个环节——一个她设计用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能量流动图解的小组活动。理论上没问题,但她总觉得互动引导语还可以更精炼、更具启发性一些。

正当她微微蹙眉沉思时,放在桌面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江明华发来的消息:

【早上好。今天有公开课?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你是最棒的。加油。】

简短的文字,仿佛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他那份沉稳的自持。林雪萍唇角不自觉地上扬,指尖在屏幕上轻点回复:

【嗯,第三节。正在做最后检查。谢谢,我会的。】

放下手机,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那种因为重视而产生的轻微焦虑,似乎被这句简单的“加油”冲淡了不少。她重新聚焦于教案,拿起笔,在便签纸上快速地写写画画,优化着那个互动环节的引导词句。阳光透过窗户,照亮她专注的侧脸和纸上清秀的字迹,办公室里的其他声音仿佛都成了遥远的背景音。

与此同时,在教学楼另一侧的高二班级里,早读课刚刚结束。江韵华打了个哈欠,把英语课本塞进桌肚,顺手摸出下节课要用的生物书和练习册。同桌用胳膊肘碰了碰他,压低声音,挤眉弄眼地说:“喂,韵华,听说今天第三节,你‘那位’有公开课?在大阶梯教室,阵仗不小啊!”

江韵华自然知道同桌指的是林雪萍。他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与有荣焉,但随即故作镇定地翻开生物书,语气平淡:“嗯,知道了。好好听你的课,别瞎起哄。”

“嘿嘿,放心,绝对不给咱班……哦不,绝对不给林老师丢脸!”同桌笑嘻嘻地,“不过说真的,林老师课讲得是真好,有耐心,长得还那么……哎哟!”话没说完,就被江韵华不轻不重地捶了一下肩膀。

“闭嘴吧你,看书。”江韵华低声斥道,耳根却有点发热。他下意识地抬眼,望向斜前方那个坐得笔直的背影——许清瑶。她似乎完全没有听到后排的小小骚动,正低着头,用一支纤细的银色钢笔在生物书的空白处认真地做着预习笔记,阳光照在她低垂的眼睫上,投下两排密密的扇形阴影。江韵华心里嘀咕,这家伙,肯定也知道公开课的事,估计比谁都准备得充分。

许清瑶确实知道。她不仅知道,内心还有一丝隐隐的期待和……难以言状的关切。林雪萍是她的生物老师,更是她非常尊敬和喜欢的老师。她希望林老师的公开课能圆满成功。同时,一种微妙的心思也在她心底盘旋——这堂课,江韵华也会在台下。她希望自己,还有他,都能表现出色,至少不能给林老师拖后腿。这种念头让她预习得更加认真,几乎把相关章节可能涉及的拓展知识点都梳理了一遍。

上课铃响,第一节是数学课。江韵华努力收敛心神,试图跟上老师的节奏,但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向教室前方的挂钟,心里默默计算着距离第三节公开课的时间。他甚至开始想象大阶梯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场景,林老师站在讲台上……应该会有点紧张吧?不知道老哥有没有给她发信息打气?这个念头冒出来,让他觉得自己有点瞎操心,赶紧甩甩头,强迫自己盯向黑板上复杂的函数图像。

而此时的江明华,正驱车前往市郊的一个项目工地。他工作室负责的一个社区文化中心改造项目进入了关键的施工阶段。车窗外的景物飞速后退,他戴着蓝牙耳机,正在和工地负责人沟通混凝土的标号和浇筑时间。挂断电话后,等红灯的间隙,他忍不住又想起林雪萍。公开课……他知道她为这节课投入了多少心血,好几个晚上都在反复修改课件到深夜。他了解她的能力,也相信她的专业,但依然会担心她是否太过劳累,压力是否过大。绿灯亮起,他缓缓踩下油门,决定中午无论如何要抽空给她发个信息,问问情况。这种牵挂,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节课下课铃响起,预示着公开课即将开始。高二(三)班的学生们带着书本,按照安排,有序地向大阶梯教室移动。走廊里人头攒动,气氛似乎比平常多了几分肃穆。江韵华和许清瑶随着人流前行,两人之间隔了几个人,并没有交流,但一种无形的、共同关注着同一件事的默契,仿佛在空气中悄然连接。

大阶梯教室果然座无虚席。后排不仅坐着本校的校领导、生物教研组全体老师,还有几位陌生面孔,想必是外校的观摩教师。摄像机已经架设好,镜头对准了讲台。这种阵势让不少学生也正襟危坐起来。

林雪萍站在讲台侧后方,做着最后的准备。她今天穿了一套合身的浅灰色职业套装,内衬白色丝质衬衫,显得干练而优雅。她再次检查了麦克风和翻页笔,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当她的视线掠过自己班级学生所在区域,看到江韵华、许清瑶以及其他学生们或鼓励、或紧张、或期待的眼神时,当她的目光与后排投来信任微笑的王老师相遇时,清晨收到的那条“加油”短信的力量似乎再次涌现。她深吸一口气,将最后一丝杂念摒除。

上课铃正式响起,清脆而悠长。

林雪萍稳步走上讲台中央,面向全体师生,微微鞠躬:“同学们,各位老师,上午好!”

“老—师—好—”整齐划一的问好声在宽阔的阶梯教室里回荡。

“请坐。”林雪萍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每个角落,带着她特有的柔和与坚定,“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这一重要主题。”

公开课开始了。PPT的第一页缓缓展开,精美的图示和清晰的标题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林雪萍的讲解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她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湿地生态系统实例,将能量流动的源头、过程、效率和特点娓娓道来。她的语言生动,时不时引入一些有趣的生态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