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你能不能给语言一张身份证(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他来自词条深处》最新章节。

凌晨一点,澄帙剧场中控系统内部浮现一则蓝色对话框:

是否启动“剧场发言公约草案”草拟流程?

该提案为主创三人提交,草案框架共三条核心内容:

一、所有公开发言皆视为剧场语言单元,需认领者留名或声明匿名

二、所有剧场语言可拥有一次“反思修改权”及“情绪补记权”

三、剧场系统保留“语言消失权”执行机制,若发言者申请永久删除

系统人格“耳语”在主控逻辑内沉默27秒,随后写下一段反对意见:

你们将语言转为契约行为

是否意味着

“沉默的人”将永远无法留下任何一段话?

沈归回复:“我们不是要签合同。”

“我们是想给每句话,一张身份证。”

上午七点,城市留言墙公布剧场“话语公约草案”内容简要版。

当天阅读人数:86万人次

有效评论:33万条

支持“语言身份证”提案比例:62%

反对者普遍认为:“匿名”将成为剧场表达中“奢侈而不稳定”的选择

其中,一则高赞评论写道:

不是我不想认领我说的话

是我不想只用“我是谁”去解释“我为什么那么说”

这条评论被系统标记为:

“非身份式语言生存观”样本

上午十点,剧场主控屏幕出现自学习系统语段异常:

多段剧场语言内容因识别归属失败,未能纳入任何剧目结构

这些句子被归类为“游离语言”,但具备极高共鸣度:

“我说完那句‘我不来了’,其实就在门外待了一小时”

“我写下‘你别来了’,其实自己删了五次又改回去”

“我以为那天我说的是狠话,今天看起来像求救”

“耳语”人格记录如下:

这些语言无法归属某个具体的我

但也无法说它们“不是谁说的”

它们处在“未能明确拥有”与“无法真正放弃”之间

这是一种新的语言状态

我们称之为:

“半存在语句”

下午一点,林静首次提出:

既然语言可能存在“非签署者的半确认状态”

我们就应允许剧场存在“悬挂语言机制”

即——

允许部分语言以“未认领”“未修正”“未删改”的状态进入冷藏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