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这句话由谁决定(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他来自词条深处》最新章节。
下午两点,匿名剧作者联盟发出评论:
“你们终于明白,一句话该不该留下,不是我们说了算。”
“而是接了它的人,让它活了下来。”
紧随其后,另一个剧段悄然升起:
“我说过的话,可能不是我写的,但我承认它活在我心里。”
该句意图被投票标记为“归属认同”,系统首次创建锚点标识为“共享剧段”,不设原作者、责任人,仅保留起始留言编号。
沈归站在浮幕剧场下,目光轻轻扫过那一片片被共鸣拉成涡旋状的剧段图层。
他低声道:“我们过去只考虑谁能说话,现在开始考虑——哪些话愿意留下。”
晚上七点,《这句是真的》剧目推进进入高密阶段。
剧段片段举例:
“你如果写下了,就让我接一次吧。”
“不管有没有人接,我留下一句。”
“这是我写给接这句话的你的。”
系统推导出一种新的剧段构型:“对未知观众说话的结构体。”
耳语左支提出新定义:
“这种剧段不再基于人物关系,而是基于可能性。”
陆焱评价:
“这就不是演剧了,是写一封信。”
“写信给任何一个可能读到它的人。”
林静思考片刻,给出一个系统建议:
“新生成剧段如果进入这种开放情绪路径,我们可以加一句提示——‘你可以选择接下去,也可以选择留下这句’。”
沈归点头:“我们不是要让观众接完每句,而是让他们愿意给这句话一个停靠的地方。”
深夜十一点,系统统计更新:
“锚点剧目总数:13个”
“观众构建句义聚落人数:31万”
“未归类剧段回收率下降至4%”
“首次实现情绪剧目正向循环链结构。”
林静轻声说:“我们的剧场,开始不是由台词维持了,而是由——愿意说这句话的那种心情,撑住了。”
后台浮出一句匿名观众留言:
“我不知道我说的这句有没有用,但你要是看到,就接一次吧,不要让我一个人等在这句里。”
沈归将这句话设为《这句是真的》的新开头锚点。
系统提示:
“此剧段已接入系统开放构建区,浮幕剧场将为其开启独立语义坐标。”
此刻,剧场不再是一部剧的空间。
它是一整片愿意留下话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