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集:楚营余烬(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最新章节。
楚营余火与春田新绿
楚营的火还没灭。暗红的火舌裹着焦黑的帐篷残片,在晨风里时不时窜起半丈高,把天空染成一片浑浊的橘色。空气里满是硫磺、焦木和血腥混合的味道,呛得人嗓子发紧,地上的冻土被烤得松软,踩上去能陷进半只靴底,偶尔还能踢到断裂的兵器残骸——那是昨夜火攻留下的痕迹,也是一场大战的余温。
秦斩撩开中军大帐的布帘时,一股更浓的焦糊味扑面而来。帐顶的木梁已经烧黑了半边,摇摇欲坠,几根燃烧未尽的木刺垂下来,滴着琥珀色的树脂。最显眼的是帐中央的沙盘,青灰色的陶土捏成的山川河流还保持着大致的形状,代表楚军的黑色小木人歪歪扭扭地倒在“潢水”南岸,只有几尊还立在“云梦泽”边缘,像极了昨夜负隅顽抗的残兵。
他的目光落在沙盘旁的案几上。那里摆着一卷竹简,用褪色的麻绳系着,边缘被火烤得发脆,却没被烧毁——许是昨夜的风把火舌吹向了别处,又或许是项燕的亲兵在最后一刻用身体护住了它。秦斩走过去,指尖轻轻拂过竹简上的焦痕,入手是粗糙的竹纹,带着一丝未散的余温。他解开麻绳,展开竹简,墨色的字迹映入眼帘:“与秦战,宁死不降。”
字迹力透竹背,笔锋凌厉,像是能看到项燕写下这六个字时的模样——或许是在某个深夜的军帐里,就着一盏油灯,眉头紧锁,握着笔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秦斩盯着这六个字看了许久,胸口那道被破阵戟劈出的伤疤还在隐隐作痛,昨夜金属碎裂的刺耳声、项燕不甘的眼神,又一次在脑海里浮现。
“叮——”
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在脑海里响起,淡蓝色的界面凭空出现在眼前,一行金色的文字格外醒目:“主线任务触发:安抚楚地百姓。任务要求:在七日之内,解决楚营周边三县百姓的粮荒问题,降低民众敌意至30%以下。任务奖励:民生积分5000,解锁‘楚地农耕’知识图谱。”
秦斩抬手,指尖划过界面上“楚地农耕”四个字,界面立刻弹出一串小字:“包含淮水流域土壤特性、作物适配清单、春耕时机测算等核心内容,可辅助制定农业生产计划。”他微微颔首,心里有了计较——项燕的“宁死不降”是为了楚国,而他要做的,是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不用再为“战”与“降”发愁。
“将军。”
帐帘被再次撩开,蒙武走了进来。他的甲胄上沾着不少黑灰,脸上还有一道浅浅的划伤,显然是刚处理完营外的余火。看到秦斩手里的竹简,他脚步顿了顿,低声道:“这是项燕的……”
“嗯。”秦斩把竹简重新卷好,用麻绳系上,轻轻放在案几上,“找个干净的木盒装起来,和项燕的尸体一起安葬。”
蒙武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这个决定。按秦军惯例,敌将战死,尸体多是示众以振军威,极少有安葬的先例。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看到秦斩的眼神——没有胜利者的傲慢,只有一种沉静的坚定,便把话咽了回去,拱手道:“末将遵令。只是……项燕是楚军主帅,将士们怕是会有异议。”
“异议便由我来解释。”秦斩转身,走到帐门口,晨风带着烟火气吹进来,拂动他额前的碎发,“项燕是勇士,虽为敌,却值得尊重。更何况,我们要的不是楚人的仇恨,是天下的安定。”他顿了顿,看向蒙武,语气加重了几分:“你再派三百士兵,分成十队,去周边的村庄送粮食——记住,只送粮,不扰民,若有百姓不愿接受,不可强迫。”
蒙武心里一震,终于明白秦斩的用意。他此前还在担心,楚军溃败后,周边百姓会因为恐惧而反抗,如今这两步棋——安葬项燕、主动送粮,正是要化解这份恐惧。他立刻拱手:“末将这就去办!”
看着蒙武离去的背影,秦斩走出了中军大帐。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橘色的火光渐渐被晨光冲淡,远处的潢水泛着粼粼的波光,像一条银色的带子。他抬手,握住背后的玄铁枪——枪杆上还沾着昨夜的血,已经凝固成了暗红色的痂,在晨光里泛着冷光。他轻轻转动枪杆,枪尖划过空气,发出轻微的嗡鸣。
这时,系统界面再次闪烁,“霸王之气”的技能图标在界面中央亮了起来,淡金色的光晕一圈圈扩散。图标下方,一行小字缓缓浮现:“为天下,而非为杀戮。”
秦斩盯着这行字,嘴角微微上扬。他想起昨夜解锁这个技能时的场景——项燕的破阵戟劈在护心镜上,鲜血从嘴角溢出,剧痛难忍,可当他感受到那股震慑敌军的无形气浪时,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只有一种沉重的责任。如今再看这行字,他终于彻底明白,这“霸王之气”不是用来杀戮的利器,而是用来守护的屏障。
两日后,秦斩带着一队亲兵,来到了楚营东南方向的陈家村。
这是个依河而建的小村庄,村口的老槐树已经抽了新芽,嫩绿色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摇晃。可村庄里却一片寂静,家家户户的院门都关得紧紧的,偶尔能看到门缝里闪过一双警惕的眼睛,一察觉到秦斩等人的目光,便立刻缩回去,只留下一道紧闭的木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将军,百姓们都怕我们。”亲兵队长赵虎低声道,他手里提着一袋粮食,走到一户院门前,轻轻敲了敲门板:“老乡,我们是秦军,来送粮食的,不要钱,也不抢东西……”
话还没说完,门里就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敌意:“滚!我们不要秦军的粮食!你们杀了项将军,还想来骗我们?没门!”
赵虎脸色一沉,刚想再说什么,秦斩抬手拦住了他。他走到院门前,声音放得平缓:“老乡,我是秦斩。项将军的尸体,我们已经安葬了,就葬在村东的山岗上,立了石碑,你若不信,可以去看看。”
门里的声音顿了顿,过了片刻,木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探出头来。他穿着一件打补丁的粗布衣裳,脸上布满皱纹,眼神里满是警惕,手里还握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锄头,像是随时准备反抗。
“你就是秦斩?”老人盯着秦斩的脸,目光扫过他胸口的伤疤,又落在他手里的玄铁枪上,语气里带着怀疑,“你真的安葬了项将军?”
“千真万确。”秦斩点点头,侧身让开,指了指身后的亲兵,“他们手里的粮食,都是从秦军的军粮里匀出来的,你们村去年遭了水灾,粮囤空了,再不吃东西,怕是撑不过这个春天。”
老人的目光落在亲兵手里的粮袋上,喉结动了动——他家里确实快断粮了,小孙子已经三天没吃饱饭,昨晚还在哭着要粥喝。可他还是犹豫,秦军的名声在楚地向来不好,烧杀抢掠的传闻听了不少,他怕这粮食是诱饵,一旦接了,就会引狼入室。
秦斩看出了他的犹豫,从怀里掏出一卷东西,递到老人面前——正是那卷写着“与秦战,宁死不降”的竹简。“这是项将军的竹简,我没烧了它,也没扔了它。”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项将军是为了楚国而战,我是为了天下安定而来。我知道你们怕秦军,可我向你保证,只要你们不反抗,秦军绝不会伤害一个百姓。”
老人盯着竹简上的字迹,眼睛突然红了。他认得这字迹,去年项燕路过陈家村时,曾在他家喝过一碗水,还亲手写了一张“保境安民”的字条给他,那字迹和竹简上的一模一样。他颤抖着伸出手,接过竹简,指尖拂过“宁死不降”四个字,眼泪顺着皱纹滑落。
“老……老将军啊……”他哽咽着,突然对着竹简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头。起身时,他抹了把眼泪,对秦斩道:“将军,我信你。只是……村里还有不少人,怕是没那么容易相信。”
“没关系。”秦斩笑了笑,把粮袋递给他,“你先把粮食拿回去,给孩子煮点粥。我们就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等着,要是有人愿意来领粮,我们就给;要是不愿意,我们也不勉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