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黑袍密使·暗流初涌(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最新章节。

风沙裹着砂砾打在面上,苏婉儿隔着面巾都能感觉到刺痛。

她望着那道裹在黑色氆氇袍里的身影从沙丘后转出,连帽下的阴影将面容遮得严实,只露出半张轮廓分明的侧脸——高鼻深目,是典型的吐蕃贵族长相。

"请问...可是来自长安的苏姑娘?"对方的汉话带着生硬的卷舌音,像是刻意学过却未得精髓。

苏婉儿按住腰间匕首的手微微收紧,系统提示的命运线在对方头顶若隐若现,暗红中夹杂着几缕幽蓝,像团揉皱的丝帛。

这是系统新解锁的"人脉图谱"功能,能显示人物与关键事件的关联——她昨日才刚升到"青史补阙"阶,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用场。

"阁下何人?"她声音放得清淡,指尖在袖中轻轻叩了叩车壁。

这是与护卫约定的暗号:两步一叩为"警惕",三步为"暂缓"。

车外传来驼夫压低的吆喝,商队的骆驼群缓缓停住,二十个精壮护卫不动声色地散开,将马车围成半圆。

黑袍人往前走了两步,风掀起他连帽的一角,露出耳后一道狰狞的刀疤,从鬓角斜贯到下颌。"白莲寺护法。"他声音陡然沉了三分,"苏姑娘在雁门关截胡安氏私盐,在祁连山烧了金乌的草料场...吐蕃赞普的鹰隼,可没瞎。"

苏婉儿心头一凛。

这些事她做得极隐秘,雁门关是借了陇右商盟的名义,祁连山则让影卫扮作马贼——没想到吐蕃竟能追查到她头上。

她垂眸掩住眼底翻涌的情绪,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未愈的刀伤。

那是上月在渭水畔截杀金乌密使时留下的,深可见骨,此刻被风沙一激,疼得钻心。

"若为生意而来,不妨入帐详谈。"她忽然笑了,抬手解下脸上的面巾,露出被风沙吹得泛红的脸颊,"我这商队带了十车蜀锦,正愁在吐蕃寻不着好买家。"说罢转身朝最近的帐篷走去,靴跟碾过砂砾的声响格外清晰。

她知道,此刻帐外的王敬之正盯着这一切——那御史大人虽挂着文人官服,腰间却别着淬毒的判官笔,是太子特意安插的暗桩。

帐内烛火噼啪作响,苏婉儿掀开毡帘时带起一阵风,将案上的《吐蕃舆图》吹得哗哗翻页。

黑袍人跟着进来,连帽仍未摘下,阴影里的眼睛像两柄淬了毒的刀:"苏姑娘追查金乌,可知道他们的祭坛不在长安,不在范阳,在..."他顿了顿,"逻些城的莲花台下。"

"哦?"苏婉儿坐进胡床,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是提前让侍女换的淡茶,防着被下迷药。

茶汤微苦,正合她此刻的心思。

金乌组织她查了半年,只知是安禄山旧部的残余,却不知与吐蕃有关联。

系统前日刚用唐韵值兑换了《安禄山事迹考》,里面提到"安氏暗桩多与西戎勾连",看来应验了。

"若愿与我方合作。"黑袍人往前探了探身子,氆氇袍下隐约露出半截银质腰牌,刻着六字真言,"保贵商队过日月山无虞,甚至..."他压低声音,"助你找到金乌的'火种'。"

苏婉儿放下茶盏,瓷底与木案相碰发出脆响。

她望着对方喉结滚动的模样,突然想起前世看的谍战片——越是急着表忠心的,越可能藏着刀子。"诚意呢?"她歪头笑,"我在长安听说,吐蕃的商队过玉门关要交三倍关税,我这十车蜀锦,你们能免了?"

帐外突然传来脚步声。

王敬之掀帘进来,腰间玉佩叮当作响:"苏娘子,张将军的文书到了。"他瞥了眼黑袍人,目光在对方耳后的刀疤上顿了顿,"末将帮您收着?"

苏婉儿听懂了弦外之音——这是提醒她该结束谈话了。

她站起身,指尖轻轻划过案上的舆图:"护法若真想合作,明日卯时带三车盐巴来换我的蜀锦。"她凑近对方耳畔,压低声音,"我要见你们大祭司。"

黑袍人瞳孔微缩,转身时连帽彻底滑落,刀疤在烛火下泛着青黑。

他抓起毡帘的手青筋暴起,却又突然松开,弯腰行了个吐蕃礼:"明日卯时,日月山西坡。"说罢掀帘而出,风沙卷着他的氆氇袍角,像团要烧起来的黑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