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蜀道惊风·暗线初现(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最新章节。
秋夜的风卷着桂香钻进书斋时,苏婉儿正俯身在铜质地理沙盘前。
系统界面的蓝光已淡去,可那道指向剑南道的命运线仍在她脑海里清晰如刻。
她指尖沿着沙盘上的等高线划过,眉峰微蹙——蜀地山峦叠嶂的浮雕上,被她用朱笔圈出的"成都汉州"几处,正随着烛火摇晃,像被人泼了血。
"啪"的一声,她将剑南道暴雨成灾的密报拍在沙盘边缘。
米价月涨三成的数字刺得人眼疼,可更让她心沉的是——暴雨虽猛,蜀地粮仓历来设在地势高燥的锦官城,寻常洪涝绝不至于让粮价疯涨至此。
"小姐,杜侍郎求见。"
廊下的小丫鬟话音刚落,门帘已被掀起。
杜鸿渐着一身青衫跨进来,腰间的金鱼袋在烛火下泛着幽光。
他目光扫过沙盘上的朱圈,脚步微顿:"苏娘子召我,可是为了剑南?"
苏婉儿直起身,案头的《剑南道舆地志》被风掀开一页,露出她前夜批注的"范阳旧部私兵"等字样。"三日前系统提示命运线异动,"她指了指沙盘西南角,"结合剑南的粮价,我怀疑有人借天灾做文章。"
杜鸿渐的手指无意识地抚过袖中刚收到的兵部公文——他新任的巡察使头衔还带着墨香。"娘子是要我以查灾之名,查人?"
"不错。"苏婉儿从案底抽出一卷密函,火漆印上"苏"字还带着余温。
她展开函内的驻军调度图,指尖点在"松州茂州"两处:"这是我托边军旧部抄来的剑南驻军布防,李复业的亲卫营本该在松州戍边,可上月却悄悄调了八百人去汉州。"
杜鸿渐瞳孔微缩,指腹蹭过图上模糊的墨痕:"汉州靠近吐蕃边境......他这是在囤兵?"
"更要紧的是这个。"苏婉儿又摸出个青瓷小瓶,倒出些金色粉末在掌心,"金丝蟾蜍粉,能解西南十八种蛇毒,也能验出饭食里的鹤顶红。"她抬眼时目光如刃,"若遇不测,先自保。"
杜鸿渐双手接过药瓶,袖中官诰的边角擦过沙盘,发出细响:"下官明白。"他退到门边又顿住,"今夜子时三刻,朱雀门的驿马已备好。"
书斋重归寂静时,更漏刚敲过两下。
苏婉儿望着杜鸿渐离去的方向,系统界面突然弹出"唐韵值+200"的提示——这是她布局以来最顺的一步。
可她没心思高兴,案头未拆封的《范阳节度使衙役名录》还在提醒她:安禄山虽未反,他的旧部早已像毒藤般攀进大唐的肌理。
次日早朝的金殿里,龙脑香混着朝臣的议论声。
苏婉儿跪在丹墀下,袖中"灾赈监"的奏疏被掌心焐得发烫。"陛下,剑南暴雨成灾,可地方赈灾粮却迟迟不到。"她抬眼望向上首的李隆基,"臣请设灾赈监,由御史台直辖,专查赈灾银粮去向。"
龙椅上的皇帝正摩挲着前日摔裂的茶盏,闻言抬了抬眼皮:"苏卿是说,朕的官儿们又在贪?"
"臣不敢妄言,"苏婉儿声音清凌凌的,"但灾赈监既能安民,也能......"她顿了顿,"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不敢把爪子伸到赈灾银上。"
高力士适时捧上茶盏,李隆基啜了口,忽然笑了:"就依你。"他指了指阶下的监察御史王敬之,"王卿素日最会查账,做个副使吧。"
王敬之的朝服下脊背绷直,躬身领旨时,腰间的獬豸纹玉佩撞在丹墀上,发出脆响——这是苏婉儿要的"眼线",既能盯着地方,也能看着朝堂。
三日后的黄昏,银杏叶扑簌簌落在苏府门廊。
暗卫阿九掀帘进来时,发梢还沾着秋露:"杜大人的信。"
密信是用柠檬汁写的,苏婉儿对着烛火一烤,字迹渐渐显形:"李复业初九夜会范阳来客,此人左颊有刀疤,似是安氏旧部......"她指尖叩了叩案几,突然提高声音:"去传李昭!"
李昭是安西都护府调来的裨将,此刻正守在偏厅,听见传唤三步并作两步进来。"末将在!"
"带五百轻骑,伪装成吐蕃商队,"苏婉儿将剑南舆图推过去,"潜入汉州,盯着李复业的亲卫营。"她指腹压在"汉州粮仓"四个字上,"若有异动,立刻飞鸽传书。"
李昭的虎口蹭过腰间的横刀:"末将明白。"他退下时带起一阵风,吹得案头的密信哗哗作响。
深夜的书斋里,烛芯爆了个灯花。
苏婉儿翻着杜鸿渐送回的账册副本,越看越冷——李复业竟在"灾民数量"上做了手脚,明明只有三千灾民,账上却写着一万二;私设的"入川税"更离谱,每车粮食要抽三成,美其名曰"防吐蕃奸细"。
"好个李复业。"她冷笑一声,将账册摔在案上,"安禄山想当范阳王,你倒想当蜀王?"
她抽出一张白纸开始写弹劾疏,笔尖在"私调驻军侵吞赈灾"等字样上顿了顿,又补了句"结交范阳逆党"。
刚写完"伏乞圣裁"四字,窗外更漏刚敲过三更,院外忽然传来急促的叩门声。
阿九的声音带着急:"小姐,剑南急报!"
苏婉儿的笔"啪"地落在纸上,墨点溅在"裁"字中间。
她接过信时,封泥还是湿的——是杜鸿渐的飞鸽传书。
拆信的手突然顿住。
信上只有八个字:"李复业暴毙,死因未明。"
烛火在她眼底跳动,映出深不见底的暗。
窗外的秋虫不知何时噤了声,只余更漏"滴答",像在数着什么倒计时。
(结尾悬念:李复业暴毙的消息即将掀起更大的风波,长安的金殿上,一场关于"凶手是谁"的追查,正随着晨钟的响起,悄然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