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箭尾密信·盛世执笔(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最新章节。

苏婉儿弯腰拾起那把短刀,红绳上还沾着新鲜的血渍——是刺客挣扎时划破的。

“说,李辅国让你杀了我之后,如何处理尸体?”她的声音像浸在冰里,手指重重按在刺客的腕骨上。

刺客疼得闷哼,额角的汗滴在青砖上:“他说……说把您的尸身丢进护城河,再伪造……伪造您通敌的证据……”

“证据在哪儿?”

“在……在尚书省后堂的暗格里,铜匣,刻着‘忠’字……”

苏婉儿松开手,转身对为首的侍卫道:“把他关到柴房,找个稳当的仵作来——我要他的口供按了手印,再让大理寺的人来取。”

第三日辰时,含元殿的金瓦在晨雾中泛着金光。

苏婉儿捧着锦匣跪在丹墀下,匣中是刺客的口供、李辅国与范阳的密信,还有那把缠着红绳的短刀。

李隆基的龙袍被风掀起一角,他盯着匣中的证物,指节捏得发白:“李辅国跟了朕二十年……”

“陛下,当年李林甫也是跟了您二十年。”苏婉儿叩首,额角抵着冰凉的汉白玉,“边军的粮车已截在黄河渡口,儿臣让苏明远带三千玄甲军守着,只要陛下一道旨意,就能把粮车重新送回北疆。”

殿中静得能听见龙涎香燃烧的噼啪声。

不知过了多久,李隆基突然拍案而起:“传朕的旨!李辅国交御史台严查,同党一概下狱!”他转向苏婉儿时,眼里多了几分审视之外的温度,“苏卿家,你要什么封赏?”

“儿臣别无所求。”她抬眼,晨光透过殿门照在脸上,“但求母亲陈氏能脱了通房的名份,兄长苏明远能娶郭子仪之女,再求陛下允我主持修撰《开元以来实录》——儿臣想让后世知道,这盛世,是陛下与万千百姓一起拼来的。”

三日后,朱雀门外张灯结彩。

苏守谦的“开府仪同三司”诰命用明黄缎子裹着,苏明远的“武威伯”印信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苏婉儿站在门楼下,望着街上来往的胡商、戴帷帽的仕女、挑着鲜桃的果农,突然想起刚穿来时的那个雨日——母亲陈氏缩在偏房里补旧衣,自己蹲在廊下数青石板的裂缝。

“昭德郡君。”身后传来王敬之的声音,他的官服换了新的,补子上的獬豸绣得精神,“陛下让您去史鉴阁看看,书案已经备好了。”

杜鸿渐从另一侧走过来,手里捧着一卷新抄的《贞观政要》,封皮上用泥金写着“昭德新政”:“刚从秘书省出来,吐蕃的使者说下月就来朝贡,还带了他们最好的宝马。”

系统提示音在耳畔响起,这次不是浮窗,而是一片温暖的光雾,裹着“历史纠错完成度100%”的字样。

苏婉儿摸了摸腕间的翡翠镯——那里还留着系统最初的温度。

她转身望向朱红的城门,晨雾正渐渐散去,露出远处终南山的轮廓。

“这一世,”她轻声说,“不负韶华,不负家国。”

数年后,凌烟阁新添了十三幅画像。

为首的女子穿着翟衣,手中捧着一卷书,题着“盛唐执笔者苏婉儿”。

画中还站着王敬之、杜鸿渐,还有苏明远与穿回鹘服饰的郭氏女。

画像下的赞词写着:“昭德中兴,女子执史;万邦来朝,盛世重光。”

朱雀街的茶肆里,老茶博士总爱给客人们讲这段往事:“当年昭德郡君啊,拿支羽箭破了惊天阴谋,又用支笔写尽盛唐风流——您说这女子,是不是比那画里的神仙还厉害?”

客人们笑着应和,窗外的柳枝正抽着新芽,蝉鸣未起,春风已暖。

全书完

2025年6月 海南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