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年代资本家9(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快穿:带着二手空间去流浪》最新章节。
见校长正一页页翻看着剪报,她又指着材料最后几页补充道:“这些是我提前准备的政审材料。
有大队的证明,公社的鉴定,还有派出所和村民们的联名担保……
最后这张是我的体检报告,身体没问题。”
校长大致翻完材料,从办公桌旁的一摞试卷中抽出三套,推到她面前:“把这些做了吧。”
“好的!”夏天连忙应下,从包里拿出钢笔,在旁边的空桌上坐下,低头便开始奋笔疾书。
这年代的高考资格并非单靠分数“考”出来的,而是“推荐+层层审查”,严苛程度堪比后世考公。
名额又如此金贵,自然半点不敢马虎。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不过一个多时辰,三套卷子便都写得满满当当。
校长接过试卷大致浏览了一遍,点点头道:“行了,你先回去吧。
你的材料我会尽快报给县招生办,之后还要送省招生办复核。回去等消息吧。”
夏天心头一热,激动地鞠了一躬,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雀跃:“谢谢校长!”转身出门时,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考大学这步棋,是夏天反复权衡后落下的关键一子。
未来三年将是何等艰难的岁月,农村绝不能待,家里但凡藏着半点口粮,都可能引来无穷的麻烦。
邻里间为了一口吃的反目成仇的事,在饥荒年代太常见了。
若留在城里,就算眼下能寻个工厂的活儿,到了三年困难时期,八成也保不住。
那时工厂自身难保,原材料短缺、生产停滞,大规模裁员是必然的,到时候一样是走投无路。
至于进政府部门?那还不如去工厂稳妥。
如今每年下放到基层的干部,保守估计都有数百万之多。
历史上,多少人下乡后就因各种变故再也回不了原岗位,一辈子就埋在了乡间地头,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思来想去,还是上大学最稳妥。
大学不仅管饭,而且相对封闭的环境能避开不少风浪,更重要的是,能为将来积蓄力量。
趁着招生办审查材料的这段日子,夏天索性天天把自己关在那间破屋里。
摆出一副埋头“备考”的样子,既是做给村里人看,也确实在抓紧时间巩固知识。
这期间,她没忘分出一丝精神力关注文朗的动向。
果然,没过几天,那家伙就带着家人拎着大包小包准备偷偷溜走,刚出巷口就被公安逮了个正着。
据说人已经被发配到西北开荒去了,这辈子怕是难有出头之日。
后续的事情,都按夏天的计划稳步推进。
先是顺利拿到准考证,接着走进考场,沉着应考。
放榜时,她如愿考上了离红星农场最近的农业大学。
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夏天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远方的天际线,轻轻舒了口气。
这一步,算是踏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