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年代资本家14(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快穿:带着二手空间去流浪》最新章节。
只是这堆肥技术尚在实验阶段,所以堆体规模不大,冬天才过一半,屋里的温度便明显降了下来。
但即便如此,这份“不烧柴也能取暖”的新奇体验,已足够让人们啧啧称奇。
等到开春,两堆腐熟的有机肥被均匀撒进实验田。
不过半月,便能清晰地看出,这片田里的幼苗比其他地块的长得更粗壮,叶片翠绿有光泽。
蹲下身拨开土壤,原本板结的地块变得疏松透气,连泥土的气息都带着股自然的肥润。
这种改良土壤的效果,是当时稀缺的化肥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
化肥能催苗,却补不了土地的“根”,而有机肥就像给土地喂了口慢养的良药,透着股生生不息的后劲。
看着田埂上长势喜人的幼苗,夏天知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突破,正一点点为未来埋下伏笔。
无论是机械带来的效率,还是堆肥滋养的土地,都是能让外公外婆的价值被看见的实打实的证明。
夏天那块实验田的长势实在出类拔萃,没过多久便成了全校师生热议的焦点。
田垄里的作物秆粗叶茂,透着股蓬勃的生命力,与周围地块的蔫弱形成鲜明对比。
在人人都绞尽脑汁钻研增产技术的当下,这样肉眼可见的成功,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连带的,红星农场那些采用了相同技术的种植田,也成了各方关注的对象,常有外校的老师专程跑来观摩。
等到秋收时节,实验田的成果更是令人惊叹。
夏天将各项数据一一记录在册:亩产较普通地块提升近三成,结出的果实颗粒饱满、个头均匀。
经学校实验室检测,糖分与微量元素含量也明显高于常规种植的作物。
她将这些数据连同种植过程、技术要点整理成报告,郑重地投给了省农业期刊。
发表的文章末尾,作者栏里除了她自己和导师的名字,还清晰地列着“红星农场技术组”。
这下,红星农场再次名声大噪。
省报又一次报道了他们的成果,称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农业增产新路径”,连地区农业部门都派人前来考察,想要推广他们的技术。
只是,赞誉声中仍夹杂着不和谐的音符。
毕竟农场里那些技术骨干的“右派”身份摆在那里,即便成果斐然,也难免引来非议。
有人在暗地里嘀咕,说“让右派搞技术是立场问题”,还有人质疑这些成果“到底是谁的功劳”。
夏天对此早有预料,面对那些若隐若现的非议,夏天没做过多辩解,只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短文。
文中沿用了她前几年的论调,言辞恳切却立场鲜明:“思想上的争议,不该否定技术本身的价值。
至少,这些技术能让地里多产粮食,能让群众的饭碗更稳当——这才是眼下最实在的事。”
农场的人默默将那些质疑声当作动力,开始继续完善技术。
他们知道,在这个年代,想要打破偏见,唯有靠更扎实的成果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