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集:《太空探索中的伦理考量》(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最新章节。

星海伦理守则

舷窗外,地球像一颗被深蓝绸缎包裹的玻璃珠,悬浮在寂静的宇宙里。林夏博士盯着那抹熟悉的蔚蓝,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操控台边缘。全息屏幕上滚动着最新的月球氦-3开采计划,红色的伦理风险评估指数像跳动的警告灯,始终停留在"高风险"区间。

"林博士,联合航天署的加密通讯请求。"AI助手的电子音打破了驾驶舱的宁静。

全息投影里浮现出联合航天署总干事埃文斯的脸,他花白的眉毛拧成了疙瘩:"月神矿业刚提交了紧急申请,他们想提前启动克莱门汀环形山的开采作业,比原计划早三个月。"

林夏皱眉:"他们的生态评估报告还没通过终审,那里的永久阴影区可能存在原始水冰结构。"

"但董事会认为氦-3的供应缺口已经迫在眉睫。"埃文斯的语气透着无奈,"上周的全球能源峰会你也参加了, fusion反应堆的燃料储备只够维持十四个月。"

驾驶舱的舷窗缓缓切换视角,月球表面斑驳的环形山在阳光下泛着冷寂的银光。林夏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踏上月球时,靴底碾过月尘的触感,像踩碎了亿万年前的星光。那时她绝不会想到,人类的足迹会如此迅速地变成挖掘机的履带印。

"我需要七十二小时。"她最终开口,"让月神矿业暂停设备部署,我们的伦理评估团队会亲自去现场勘查。"

冰与火的抉择

"所以你们是来给资本家当道德警察的?"月神矿业现场总监马克把安全帽扔在金属桌面上,发出刺耳的碰撞声。临时搭建的月球基地里,循环系统的嗡鸣让对话都带上了震颤的尾音。

林夏的团队成员陈默正调试着便携式光谱仪,闻言抬头:"我们是来确保开采活动不会破坏月球的原始地质结构。那些水冰可能记录着太阳系形成初期的信息。"

"科学家的浪漫不能当饭吃。"马克调出全息投影,展示着密密麻麻的钻井平台设计图,"每推迟一天开采,地球上就有三千人因为能源短缺无法获得稳定供电。"

林夏走向观察窗,克莱门汀环形山的轮廓在地球反射光下若隐若现。她想起出发前看过的卫星图像,那些永久阴影区像月球眨动的睫毛,自数十亿年前形成后就未曾被阳光触碰。

"明天我们要下到阴影区实地采样。"她转身看向马克,"如果水冰层的完整性超过90%,按照《太空资源开发伦理公约》第17条,你们需要重新规划开采路线。"

马克嗤笑一声:"祝你们好运,零下二百四十度的环境,连机器人都会冻僵。"

第二天清晨,改装过的月球车碾过细碎的月岩,留下两道平行的辙痕。陈默裹紧保温服,看着温度计指针指向-238℃,呼出的气体在面罩内侧凝结成霜花:"检测到冰尘颗粒,浓度正在升高。"

林夏打开车载分析仪,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图谱:"是水冰,而且含有氨和甲烷的痕迹——这是形成生命的关键化合物。"

月球车在一道裂隙前停下,深不见底的黑暗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林夏操控机械臂伸进去取样,当样本管被收回时,管壁上凝结着晶莹的冰晶,在探照灯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泽。

"这些冰的年龄可能和月球一样古老。"陈默的声音带着惊叹,"如果被钻井破坏,就再也无法复原了。"

突然,车载通讯器传来马克焦急的声音:"你们得立刻离开那里!总部刚发来警报,太阳风暴正朝月球袭来,预计两小时后抵达!"

林夏看了眼样本管,又看了眼裂隙深处:"我们需要再取一组深层样本。"

"疯了吗?"陈默的面罩上结满了白霜,"暴露在太阳风暴下,我们的辐射剂量会超标十倍!"

"但这是说服他们改变计划的唯一办法。"林夏启动机械臂的延伸模式,"你回月球车启动防护程序,我来操作取样。"

当林夏抱着密封样本箱爬回月球车时,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已经开始撞击车体外层,发出噼啪的静电声。陈默把辐射检测仪塞给她,屏幕上的数字疯狂跳动,最终定格在危险阈值的边缘。

"样本分析显示,水冰层存在连续的有机分子链。"林夏看着初步报告,疲惫地靠在椅背上,"这可能是太阳系最古老的生命种子库。"

月球车颠簸着驶回基地时,马克已经等在气闸舱外。林夏将样本箱扔给他:"看看吧,你们要钻透的不仅是冰层,可能是人类理解生命起源的最后线索。"

三天后,联合航天署的决议传到了月球基地。开采计划被推迟六个月,月神矿业需要与科研团队合作,设计绕开水冰层的开采方案。林夏站在观察窗前,看着远处缓缓驶离的钻井设备,突然觉得防护服里的心跳声,和数十亿年前那颗孕育了生命的星球如此相似。

寂静的信号

"收到重复信号源,坐标赤经18h36m,赤纬-28°。"天文学家张野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频谱分析显示是非自然形成的规律脉冲。"

林夏的团队刚返回地球轨道空间站,就被紧急调往深空监测中心。全息投影里,那些闪烁的脉冲信号像一串神秘的摩尔斯电码,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中规律地跳动。

"距离地球约四十光年,位于天鹰座旋臂边缘。"张野调出星图,指尖划过一条璀璨的星河,"信号源稳定存在了三个月,排除了中子星或其他自然天体的可能。"

陈默推了推眼镜:"所以这可能是第一个确认的外星文明信号?"

"这就是请你们来的原因。"埃文斯的影像出现在会议室中央,"根据《外星智慧接触伦理准则》,任何回应都需要通过全球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但昨天夜里,中国的深空探测器已经向信号源方向发送了应答信号。"

林夏猛地站起来:"谁授权的?准则里明确规定,首次接触必须经过至少三十天的全球公示期!"

"是私营航天公司'星桥'干的。"埃文斯的脸色凝重,"他们声称这是商业探索行为,不受国际公约限制。"

全息屏幕突然切换画面,星桥公司的创始人李昂出现在记者发布会上,身后是巨大的火箭发射架:"人类不能在宇宙的敲门声面前犹豫。我们的'信使'探测器将在十二年零七个月后抵达目标星系,带去地球文明的问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