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集:意外的加班(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最新章节。

夜灯下的旧影与新痕

晚上八点,办公室的中央空调已经调低了温度,冷风从出风口悄悄漫出来,裹着纸张和电子设备的微热气息,在空荡的办公区里打了个转。城西项目的紧急通知是半小时前发来的,客户在最终审核时突然提出修改需求,要求明天一早看到补充方案——这个时间点,整个楼层只剩下林志远和苏宛清的工位还亮着灯,连走廊尽头的打印机都停了运转,安静得能听见彼此键盘敲击的轻重声。

苏宛清盯着屏幕上的销售数据报表,指尖在鼠标上悬了很久。表格里的数字密密麻麻,像一群挤在一起的蚂蚁,其中一行环比增长率明显异常,红色的负号在白色背景上刺得人眼睛发疼。她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起身时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一声轻响,打破了沉默。“这里的数据是不是有问题?”她走到林志远身边,手指指向屏幕右下角的单元格,说话时气息轻轻扫过桌面。

或许是靠得太近,她垂落的长发不经意蹭过林志远的肩膀,细软的发丝带着洗发水的淡香,像一片羽毛轻轻落在他的皮肤上。两人同时顿住动作,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秒。苏宛清像被烫到似的往后退了半步,后背撞到身后的文件柜,发出一声闷响。她连忙坐回自己的椅子上,双手攥紧了桌角的鼠标,指尖微微发颤——刚才那瞬间的触碰,让她想起三年前的某个加班夜,她也是这样凑到他身边看报表,头发蹭到他的肩膀时,他笑着说了句“别闹,数据要看错了”。

林志远的目光还停在那行异常数据上,却半天没看进去。屏幕的光映在他眼底,却没聚焦,脑海里全是刚才发丝划过肩膀的触感,还有过去无数个加班夜的碎片。那时候他还不是“林总”,她也不是“苏总监”,两人都在项目组里做基层,加班到深夜是常事。有一次她盯着屏幕太久,困得直点头,最后干脆靠在他肩膀上打哈欠,声音含糊地说“林工,我眼睛快睁不开了”,他没叫醒她,只是悄悄把空调调高了两度,又去茶水间给她泡了杯热咖啡,看着她靠在椅子上蜷成一团,像只累坏的小猫。

“是有点问题,”他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手指在键盘上敲下一串指令,调出原始数据核对,“应该是上周的零售端数据录入时出了偏差,我改一下,你先歇会儿。”他说话时没回头,目光依旧盯着屏幕,却刻意放慢了敲击键盘的速度——他知道苏宛清的习惯,遇到复杂问题时总爱硬撑,不把事情理顺就不肯休息。

苏宛清没说话,只是端起桌上的玻璃杯喝了口水。水是下午倒的,现在已经凉透了,顺着喉咙滑下去时,激起一阵细微的寒意。她抬头看向窗外,夜色已经浓得化不开,写字楼的灯光像散落在黑丝绒上的碎钻,远处的黄浦江隐约能看见游船的光斑。会议室里的投影幕还亮着,上面的表格在白墙上投下清晰的影子,灯光裹着两人的身影,像一层透明的保护膜,将他们与外面的世界暂时隔开。

可她心里清楚,这层保护膜天亮后就会消失。上个月签完“竞争回避协议”的那天,HR特意找他们谈过话,明确要求两人在工作中保持“必要距离”,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搭档负责核心项目。现在城西项目出了意外,他们不得不临时协作,可这份协作里,藏着太多不能说出口的克制。

林志远修改数据时,余光瞥见苏宛清正对着电脑屏幕发呆,她面前的笔记本摊开着,上面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却没再往下写一个字。他想起她刚才喝凉水时的样子,起身走向茶水间:“我去泡杯咖啡,你要吗?”

“不用了,谢谢。”苏宛清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林志远没多说什么,转身走进茶水间。热水壶的嗡鸣声在安静的走廊里格外清晰,他看着热水慢慢注满杯子,放了两勺速溶咖啡粉——这是苏宛清过去最喜欢的牌子,她总说这个口味不苦不涩,刚好能提神。他犹豫了一下,又拿了一个杯子,泡了杯热牛奶,加了半勺糖——她胃不好,喝不了太浓的咖啡,尤其是在熬夜的时候。

端着两杯饮品回到工位时,苏宛清刚好抬起头,目光落在他手里的热牛奶上,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刚才看你喝凉水,怕你胃不舒服。”林志远把热牛奶放在她面前,语气尽量保持平淡,“数据改好了,你看看补充方案的框架怎么定,客户要的是市场应对策略,我们得把风险点列清楚。”

苏宛清看着杯子里冒着的热气,指尖轻轻碰了碰杯壁,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传到心里。她抬头看向林志远,他已经坐回自己的位置,正对着电脑屏幕敲字,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她忽然想起三年前的暴雨夜,他们加班到凌晨三点,也是这样在茶水间泡了热牛奶,他把唯一的伞让给她,自己淋着雨跑回了家,第二天还发着烧来上班,却笑着说“没事,一点小感冒”。

“我觉得可以分三个部分,”苏宛清收回思绪,翻开笔记本,声音比刚才清晰了些,“先分析数据偏差的原因,再给出短期的补救措施,最后补充长期的风险防控方案。客户这次突然提需求,可能是担心后续的销售业绩,我们得把预期效果写得具体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志远敲键盘的手顿了顿,抬头看向她:“我也是这么想的。短期补救可以让线下门店做促销活动,长期的话,得优化供应链的响应速度,上次你提的那个‘区域备货’方案,刚好可以加进去。”

苏宛清愣了一下,她上次在项目例会上提“区域备货”时,林志远坐在对面,一直低头记笔记,她还以为他没在意。原来他都听进去了。她点点头,打开文档开始写补充方案的框架,键盘敲击声再次响起,这次的节奏比刚才更默契,偶尔有需要核对的地方,两人只是轻声交流几句,不用多说,就能明白彼此的想法——这种默契,是过去三年一起加班、一起改方案、一起跑客户练出来的,不是一份“回避协议”就能轻易抹掉的。

凌晨一点,补充方案终于初稿完成。苏宛清保存文件时,手指在鼠标上顿了顿,看向林志远:“要不要发一份给客户先确认?免得明天一早又要改。”

“我已经发了,”林志远关闭电脑,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刚才改完数据就发了,客户那边说凌晨会看,有问题会联系我们。”他起身收拾桌上的文件,把“竞争回避协议”的复印件放进公文包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了里面的银杏叶胸针——那是去年年会他替她抽到的,她后来忘了取走,他就一直收着。

苏宛清也开始收拾东西,她把笔记本合上,放进随身的包里,目光扫过林志远的公文包,刚好看见胸针的一角露出来,金色的叶子在灯光下闪了闪。她心里轻轻颤了一下,想起去年年会时,她笑着把胸针别在他西装上,说“借林总沾沾喜气”,那时候他们还没签协议,还能像朋友一样开玩笑。

“我送你下去吧,”林志远把公文包搭在肩上,“凌晨路上不安全。”

苏宛清刚想拒绝,就看见他已经按下了电梯按钮,只好点点头:“好。”

电梯里的灯光很亮,两人站在两侧,中间隔着一步的距离。镜面墙壁映出他们的身影,沉默像一层薄纱,裹着彼此的呼吸。电梯缓缓下降,数字从23一层层减少,苏宛清看着镜面里的自己,忽然觉得有些恍惚——好像昨天还在和他一起讨论项目细节,今天就已经要刻意保持距离。

“城西项目结束后,你是不是要调去北方区?”苏宛清忽然开口,声音在电梯里显得格外清晰。她上周听HR说,公司要派林志远去负责北方区的新项目,为期至少两年。

林志远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会问这个。他看向镜面里的她,她的目光落在电梯门上,长长的睫毛垂着,像在掩饰什么情绪。“还没定,”他轻声说,“不过可能性很大,北方区需要有人去开拓市场。”

电梯“叮”的一声到达一楼,门缓缓打开。外面的大厅空无一人,保安室的灯还亮着,门口的玻璃门映出夜色里的路灯。林志远送苏宛清到门口,看着她从包里拿出车钥匙,指尖在钥匙扣上摩挲了一下——那是他去年送她的生日礼物,一个小小的银杏叶钥匙扣。

“路上小心,”林志远站在门口,没再往前走,“客户要是有回复,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好,”苏宛清点点头,转身走向自己的车,刚拉开车门,又回头看向他,“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别太累了。”

林志远看着她的车缓缓驶出停车场,直到尾灯消失在夜色里,才转身走进电梯。回到办公室拿落在工位上的手机时,他看见苏宛清的笔记本忘在了桌上,封面是她最喜欢的蓝色,上面贴着一张小小的银杏叶贴纸。他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空白处,画着两个小小的卡通人物,一个穿着西装,一个穿着风衣,旁边写着“林工和苏工”,日期是三年前的今天——正是他们一起完成第一个项目的日子。

他轻轻合上笔记本,放进自己的公文包,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又空落落的。窗外的夜色依旧浓,可他知道,有些东西,就算隔着协议,隔着距离,也藏不住。

第二天早上九点,苏宛清刚到公司,就看见林志远站在她工位前,手里拿着她的笔记本。“你昨天把笔记本忘在办公室了,”他把笔记本递给她,“客户凌晨回复了,说补充方案没问题,今天下午开会确认就行。”

“谢谢,”苏宛清接过笔记本,指尖碰到他的手,两人都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尴尬像一阵风,悄悄吹过彼此的眼角。

就在这时,走廊里传来一阵熟悉的笑声,带着爽朗的语气:“志远!宛清!好久不见啊!”

苏宛清抬头一看,只见陈默拎着公文包快步走过来,脸上带着大大的笑容。陈默是他们的大学同学,也是他们刚进公司时的同事,后来跳槽去了合作方公司,负责项目对接。他是少数知道他们过去关系的人,说话向来直白,没什么顾忌。

“陈默?你怎么来了?”林志远连忙迎上去,刻意站在陈默和苏宛清之间,挡住了两人的视线,“是来谈合作的?”

“可不是嘛!”陈默拍了拍林志远的肩膀,目光越过他看向苏宛清,笑着说,“听说你们在负责城西项目,刚好我们公司想参与后续的供应链合作,我就过来了。说起来,咱们仨好久没聚了,当年在项目组里,你俩可是最合拍的搭档,我还跟人打赌,说你们肯定要在一起,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