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集:午休的秘密(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最新章节。
银杏碎光
办公室的空调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空气中浮动的胶水淡香。苏宛清捏着那枚银杏叶胸针站在门口时,林志远正低着头,指尖捏着一小片细砂纸,轻轻打磨胸针边缘的裂痕。阳光被百叶窗切割成窄窄的金片,落在他骨节分明的手上,也落在桌角那管挤了一点的金色颜料上——那颜色和胸针的鎏金涂层几乎一模一样,显然是特意挑过的。
“进来吧。”他没抬头,却像早知道她站在那里,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带着专注时特有的温和。苏宛清应声走进去,皮鞋踩在地毯上没什么声响,只有公文包上的金属扣轻轻碰了一下,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她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将胸针轻轻放在桌角。那枚胸针是去年年会抽中的奖品,当时她手气差,连抽三次都是纪念徽章,林志远拿着自己的抽奖券走过来,笑着说“换一个?我运气向来比你好”。结果一抽就是这枚银杏叶,银质的底托,边缘鎏着金,叶脉刻得细致,像真的叶子落在了掌心。她当时高兴得直接别在他西装领口,说“借林工沾沾喜气,明年我再还你”,后来忙得忘了取,他也没提,就这么一直戴着,直到上个月签“竞争回避协议”那天,他脱西装时不小心蹭到桌角,胸针掉在地上,磕出了第一道裂痕。
“这个裂痕有点深,”林志远终于放下砂纸,拿起胸针对着光看了看,指尖在裂痕处轻轻碰了碰,像是怕碰疼它,“得先补胶,等干了再打磨,最后补色,可能要多等一会儿。”他说话时,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苏宛清忽然想起三年前,他们还在同一个项目组,她的笔记本电脑突然蓝屏,里面存着第二天要交的项目方案。那天也是午休,林志远就这么坐在她对面,手里拿着螺丝刀,拆开电脑后盖时的眼神,和现在一模一样——认真得让人不敢出声,生怕打断他的专注。
“你什么时候学会修这个的?”她忍不住开口,声音轻得像怕惊飞了什么。桌角的咖啡杯还冒着热气,是她刚泡的美式,加了两勺糖——她记得林志远不喜欢太苦的,刚才路过茶水间时,鬼使神差就多放了两勺。
林志远这才抬头看她,眼底还带着刚专注完的亮意,像落了星子。“上次你胸针坏了之后,”他拿起那管金色颜料,用细毛笔蘸了一点,在废纸上试了试颜色,“我查了很多资料,还问了珠宝店的师傅。本来想修好了给你个惊喜,结果一直没找到机会。”
苏宛清的心猛地颤了一下。上次胸针坏了,是在签协议后的第二天。她在会议室捡到它,当时胸针掉在椅子底下,裂痕处还沾着点灰尘。她偷偷收起来,想找机会修,却一直没敢告诉他——自从签了那份“竞争回避协议”,他们连单独说话都变得小心翼翼。协议是公司新出的规定,同业务线的上下级若有亲属或亲密关系,必须签署回避协议,要么调岗,要么保持业务隔离。她和林志远,从项目组里人人羡慕的“黄金搭档”,一夜之间变成了需要刻意保持距离的“林总”和“苏总监”。
阳光又挪了挪位置,刚好落在苏宛清的手背上。她下意识蜷了蜷手指,看见自己的指甲修剪得整齐,涂着淡粉色的甲油——这是林志远喜欢的颜色,以前他总说“你涂这个颜色显白”,她就一直没换过。
“林志远,”她忽然开口,声音有些发紧,目光落在那枚待修的胸针上,不敢看他的眼睛,“我们这样……算不算是越界了?”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里,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空调风的声音在耳边响着。林志远手上的动作顿住了,毛笔尖上的金色颜料差点滴下来。他放下笔,身体微微前倾,目光认真地落在苏宛清脸上,像是要把她此刻的表情刻进心里。
“如果越界是为了守护重要的人,”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那我愿意越界。”
苏宛清的眼眶突然就热了。她想起签协议那天,法务部的人把文件放在他们面前,说“两位都是公司的骨干,希望能理解公司的规定”。林志远当时没说话,只是指尖在“乙方”的签名栏上顿了很久,最后抬头看她时,眼神里的无奈像潮水一样。她强装镇定,拿起笔飞快地签了名,却在放下笔的瞬间,看见他悄悄把自己的那份协议往她那边推了推,让她能少看一眼那刺眼的“回避”两个字。
“可是协议……”她想说协议里写得很清楚,同业务线禁止私下接触,禁止讨论非工作内容,可话到嘴边,却被林志远递过来的一杯温水打断了。
“先喝点水,”他把杯子放在她面前,杯壁还带着温温的热度,“你早上没吃早餐,刚才在茶水间看见你只喝了咖啡,对胃不好。”
苏宛清愣住了。她早上确实没吃早餐,赶项目方案忘了时间,只在茶水间泡了杯咖啡。她以为没人注意到,没想到他却看在了眼里。她端起杯子,温热的水滑过喉咙,像一股暖流,慢慢淌进心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志远重新拿起胸针,这次他的动作更轻了,像是在对待什么稀世珍宝。“协议是死的,人是活的,”他一边用细胶管往裂痕处挤胶水,一边轻声说,“我们是签了协议,可没说不能关心对方,没说不能记得对方的习惯,更没说……要忘记我们过去的一切。”
过去的一切。这几个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宛清记忆的闸门。她想起三年前,他们刚进项目组,一起加班到深夜,他会给她带热乎的包子,说“这家包子铺的肉包最好吃,你肯定喜欢”;想起她第一次做项目汇报,紧张得声音发颤,他在台下悄悄给她比了个“加油”的手势,眼神里的鼓励让她瞬间定了神;想起去年暴雨夜,他们被困在公司楼下,他撑着一把小伞送她回家,雨水打湿了他的半边肩膀,他却笑着说“没事,我火力壮”;想起年会那天,他替她抽中胸针,她别在他西装上时,他耳尖悄悄红了的样子……
“胶水要等半小时才干,”林志远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他放下胸针,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趁这个时间,我们聊聊城西项目的补充方案?你昨天发我的那个方案,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可以再优化一下。”
苏宛清接过文件,看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批注,红色的笔迹工整又清晰。她知道,这是林志远的习惯,不管看什么文件,都会把想法写在旁边,方便对方理解。她翻到第三页,看见他在“客户需求分析”那部分写着“可以加入北方区的案例,上次和你提过的那家公司,情况和这个客户很像”,心里忽然一暖——他记得她上次随口提过的北方区案例,还特意写在了批注里。
他们开始讨论方案,像过去无数次那样,你一言我一语,默契得不用多说。她提出一个想法,他马上就能接上下一句,甚至能猜到她没说出口的顾虑;他指出一个问题,她立刻就能明白他的意思,拿出解决方案。阳光在他们之间慢慢移动,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文件上,像是紧紧靠在一起。
“对了,”林志远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苏宛清,“这个给你。”
苏宛清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小小的银杏叶书签,木质的,上面刻着她的名字缩写。“上次去文具店看见的,觉得你用得上,”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你总说看书的时候找不到书签,这个……你可以带着。”
她拿起书签,指尖在刻着的缩写上轻轻摩挲,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她想起自己确实说过这话,是在去年冬天,他们一起在公司图书馆看书时,她翻来翻去找不到书签,只好用便利贴代替。当时他没说话,没想到却记在了心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