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新帅提戈清积弊,精壮披甲练真拳(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玄桢记》最新章节。

在周毅的严格要求下,大同卫的风气逐渐转变。士兵们穿上了崭新坚固的铠甲,吃上了饱饭,练兵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校场上,士兵们挥刀、射箭、列阵,口号声震天动地,往日的萎靡之气一扫而空。军属们也不再哭闹,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王虎、张彪被处置后,他们的余党并未死心,仍在暗中伺机作乱。他们散布谣言,说周毅 “苛待旧部,任用亲信,早晚要把大同卫搞垮”,还试图拉拢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士兵,煽动他们闹事。

一天夜里,几名余党潜入兵器库,想要烧毁新造的铠甲。幸好玄夜卫缇骑早已加强戒备,及时发现并抓获了他们。经过审讯,这些余党供出了幕后主使,竟是前总兵的亲信、现任千总的刘能。刘能因周毅裁汰了他的亲信,断了他的财路,便怀恨在心,勾结余党作乱。

周毅当即下令将刘能及其党羽全部抓获,按军法处置。他召集全体将士,当众宣布了刘能的罪行,并说道:“兄弟们,我们是边军,是守护国家、保卫家园的战士。谁要是敢在背后搞小动作,损害边军的利益,不管他是谁,我周毅绝不姑息!” 将士们群情激昂,齐声高呼:“拥护总兵大人!保卫大同卫!”

为确保边军重编顺利进行,谢渊亲自率领风宪司属官前往大同卫督查吏治。他们深入各营区,与士兵、军属交谈,了解粮饷发放、铠甲质量、练兵情况等。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对于贪腐、失职的官员,严肃查处。

在督查过程中,风宪司属官发现有几位地方官员与边军旧将勾结,“虚报军户数量,骗取朝廷赈灾粮款”。谢渊当即下令将这些官员革职查办,并将赈灾粮款追回,发放给真正需要的军属和百姓。

同时,风宪司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边军的管理。规定 “边军将领任免需经风宪司核查”“粮饷、铠甲等物资调拨需有详细记录,定期公示”“士兵申诉渠道畅通,不得压制” 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为边军重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经过近一年的整顿和练兵,大同卫边军的战力有了显着提升。新招募的士兵经过严格训练,个个身手矫健,武艺精湛;老士兵也精神焕发,重拾斗志。铠甲坚固,粮饷充足,士兵们再无后顾之忧,一心练兵备战。

在季度大阅中,大同卫边军列阵整齐,步伐一致,刀枪如林,弓弩上弦,气势恢宏。周毅骑着战马,在阵前检阅,看着眼前这支焕然一新的军队,心中充满了自豪。他对将士们说:“兄弟们,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样的军队,才能守护好我们的家园,让外敌不敢来犯!”

不久后,瓦剌小股骑兵前来袭扰,周毅率领五千边军迎战。将士们奋勇杀敌,新造的铠甲有效抵御了敌人的箭矢,精良的兵器让敌人难以招架。经过一番激战,大同卫边军大获全胜,斩杀瓦剌骑兵三百余人,缴获战马、牛羊等物资无数。这一战,让瓦剌见识到了大同卫边军的威力,不敢再轻易来犯。

大同卫边军重编的成效传到京城,萧桓龙颜大悦,下旨嘉奖周毅及大同卫全体将士,并下令九边各镇效仿大同卫的做法,进行边军重编。“凡九边总兵官,皆需以‘三实’练兵法为纲,严核军籍,汰旧补新,整饬吏治,务必使边军战力回升,防务稳固。”

一时间,九边各镇都行动起来。宣府、延绥、宁夏等卫的总兵官纷纷效仿周毅的做法,核查军籍,清除贪腐旧将,招募精壮新兵,推行 “三实” 练兵法。玄夜卫和风宪司也加大了督查力度,确保重编工作顺利进行。

在重编过程中,虽然也遇到了不少阻力和困难,但在朝廷的支持和边军将士的努力下,九边各镇的边军面貌都有了很大改观。军籍虚额大幅减少,士兵素质显着提高,铠甲、粮饷得到保障,战斗力日益增强。

经过一年多的边军重编,九边防务日益稳固。瓦剌等外敌见状,不敢再轻易南下袭扰,边境地区恢复了平静。边军将士们士气高昂,日夜守卫着边疆,百姓们也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大同卫的集市重新热闹起来,商旅往来不绝,军属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位老兵拉着周毅的手,激动地说:“总兵大人,谢谢您啊,现在我们有饭吃,有衣穿,武器精良,再也不用怕打仗了,这样的日子真好!”

周毅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边军重编的路还很长,还需要不断努力,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让九边永远稳固,让百姓永远安宁。他对身边的副将说:“我们要居安思危,继续练兵备战,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片尾

《大吴会典?边军制》 载:“德佑三十一年始,边军重编,‘汰虚额三万余,补新兵五万,立 “三实” 之法,严吏治之监’。大同总兵周毅‘首推其制,成效卓着’,九边效仿,‘军容复振,战力大增’。玄夜卫‘察贪腐,风宪司督吏治’,‘边军粮饷足额发放率逾九成,甲胄完好率达八成五,校场操练无虚应故事者’。

又载:‘重编后,九边烽燧告警次数较前减七成,瓦剌、鞑靼诸部 “见边军整肃,不敢近塞放牧”,边境互市重启,岁入增十五万两’。军属‘编入保甲,免赋税三年’,‘流亡军户归乡者逾万户’,史称‘边军安则九边固,九边固则天下宁’。”

卷尾

《大吴史?德佑本纪》 论曰:“德佑一朝中兴,非独赖帝之明,亦赖制度之新。边军重编,承镇刑司整肃之威,接军备革新之基,实为‘吏治清则军政举’之明证。初,边军积弊百年,‘虚额冒饷如痼疾,将吏朋比如盘根’,非有雷霆手段不能破。

帝萧桓知‘边军为江山之盾’,故破格擢周毅于行伍,委以重编之责;信谢渊以风宪之权,掌督查之任,‘内外相济,上下同心’。周毅立‘三实’之法,‘汰老弱则军精,足粮甲则兵勇,严操练则力强’;谢渊遣风宪官监吏治,玄夜卫核粮饷,‘贪腐者无所遁形,懈怠者不敢自安’。

观夫前代边患,多因‘军不实、监不严’,德佑之重编,‘非仅整一军之貌,实乃立百年之规’。‘三实’制度入《军法》,监管之权归风宪,由是‘边军有战力,朝廷有威信,百姓有依托’。史赞‘德佑中兴,起于整吏治,成于强边军,而民心安堵,终成盛世之基’,信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