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钢铁地网(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抗战风云之组团打鬼子》最新章节。

他早就预料到敌人可能会采取这一手。杨村的地道系统,是他根据“地道战”设计的,耗费无数心血打造的。

其精妙之处不仅在于村内纵横交错、能打能藏的主干道和战斗单元(如射击孔、暗堡、陷阱、会议室、伤兵所、粮弹储存点),更在于几条极其隐蔽、通向村外的秘密出口。

这些出口有的藏在庄稼地的垄沟下,有的伪装成荒坟,有的则隐在河岸边的灌木丛中,平时严密封闭,只有极少数核心人员知晓具体位置和开启方法。

“是时候让我们的‘地下交通线’动起来了!”赵大勇对身旁一位精悍的民兵小队长说,“挑几个身手最好、最熟悉路线的同志,今晚行动。一定要把村里的情况和鬼子的部署,准确送到外线的独立团主力手里!”

当夜,月暗星稀。几名如同狸猫般矫健的民兵,从村外一处伪装的坟包出口悄然潜出。

他们利用地形地貌的掩护,如同融入了夜色,灵巧地避开了日军巡逻队和岗哨的视线,迅速消失在茫茫青纱帐中。他们身上携带的,不仅是情报,更是打破敌人围困的希望。

接下来的几天,战场形势发生了极其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表面上,日军确实成功包围了村庄,太阳旗插在废墟之上,巡逻队日夜穿梭,看上去牢牢控制了地面。

吉田大佐甚至开始向旅团部报告“已成功将残敌压缩围困于地下,正待其粮尽水绝”。

然而,地下的军民并未坐以待毙。依托地道,他们依然保持着惊人的活力和战斗力。

白天,日军士兵在营地生火做饭,或者集结调动时,常常不知从哪个角落飞来一颗精准的子弹,撂倒一名军官或机枪手;夜晚,营地周围会突然响起零星却扰人的枪声,或者有手榴弹被掷入哨位附近,引得日军整夜鸣枪报警,不得安宁。

日军试图寻找袭击来源,却往往只发现几个无法进入的、黑黝黝的射击孔,或者早已转移的空洞。

这种“看不见的敌人”带来的心理压力,远比正面交锋更折磨人。

更让吉田武夫头疼的局面在外线展开。赵大勇派出的通讯员成功将情报送达。

独立团主力以及活跃在周边的县大队、区小队,在赵大勇的统一指挥下(通过秘密交通线传递指令),开始灵活机动地出击。

他们避开了日军重兵围困的杨村等点,将矛头直指吉田联队脆弱的后方。

一支向杨村前线运输弹药给养的日军骡马队,在距离杨村十里外的山谷中遭到毁灭性伏击,物资全部被缴获;一个位于吉田联队侧翼、兵力仅有一个小队驻守的小据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被独立团一部拔除,守军全军覆没;出来巡逻的日军小队,也频频遭遇冷枪和地雷袭击,伤亡不断……

吉田联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境地。他既要维持对地下“幽灵”的围困,不得不分散大量兵力驻守在各个包围点,又要疲于奔命地应付外线“神出鬼没”的独立团主力,保护越来越不安全的补给线。首尾难顾,兵力捉襟见肘。

士兵们得不到充分休息,精神高度紧张,厌战情绪像瘟疫一样蔓延。

原先气焰嚣张的“皇军”,此刻更像是一头被无数绳索捆住、不断被放血的困兽。

而地道战的威力,正以杨村为样板,迅速向整个根据地辐射。

吉田派往其他村庄进行扫荡的部队,也纷纷报告遭遇了类似情况。他们能轻易占领地面废墟,却无法真正控制村庄,反而不断在冷枪、冷炮和诡雷袭击下付出代价。

反抗的火焰不仅没有被扑灭,反而在地下更广阔地燃烧起来。

一周后,吉田联队的处境已极度恶化。伤亡数字持续攀升,后勤补给几乎中断,士兵士气低落到了极点。继续围困下去,不仅无法消灭地下的敌人,自己的联队反而有被拖垮、甚至被外线八路军反包围的危险。

在巨大的军事和政治压力下,吉田武夫不得不面对现实。在指挥部里,他脸色铁青,双眼布满血丝,握着指挥刀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他死死盯着地图上代表杨村的那个点,仿佛要将它烧穿。

最终,他从牙缝里艰难地挤出了两个让他感到无比屈辱的字:

“撤……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