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驱赶(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最新章节。

“好!”

费保点头,立即安排下去。

张顺也找个地方歇息。

他水性虽好,但深秋时节,沿冰冷河水逆流游了几十里,身体终是有些疲惫。

眼下梁山大军即将抵达,张顺需养精蓄锐,以免错过接下来的重要战斗。

……

淮西军营中,

布置完防御工事后,杜壆审视着地形,沉思片刻,唤来段三娘和柳元,提出新计策:

“你要带五百人去埋伏梁山?”

段三娘听后立刻反对:“梁山这次来了两千多骑兵,你带这么点人去,就算能成功设伏,又有何用!”

“对啊,”

柳元附和,“如今还是坚守营寨为上。”

杜壆语气沉重地说:“只等寨主那边的援军到了就行。”

“要是这次伏击失手,又折损这五百多人,我们的兵力就只剩下一千五六百人。

到时候恐怕连营寨都守不住了。”

“但如果什么都不做,”

他接着说道,“这营寨恐怕撑不到寨主的援军到来。”

“我刚刚已经仔细观察过了,我们当初为了防备梁山的水军逃跑,把寨子建在了河边。

周围地形平坦,毫无险要可守。

而且,这营寨本身也不够坚固,即便现在修缮,至少也需要一两天才能勉强完成。”

“我提出派兵伏击的主要原因,也是希望延缓梁山的行军速度,给营寨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修缮。”

听杜壆分析得头头是道,段三娘和柳元一时无言以对。

片刻后,段三娘率先忧虑地问:“可是真的能成功伏击梁山吗?”

“我已经仔细考虑过了,”

杜壆回答道,“探子说梁山距离这里还有小半天的路程。

通常情况下,大军长途跋涉后,在战斗前都会选择休整,恢复体力。

我之前派人查探过,离这儿北边三十多里有个水草肥美的地方,那里距离适中,水源充足,梁山肯定会在那里休整。”

“我会带五百人提前埋伏在附近的树林里。

等梁山士兵下马休息时,我们就突然出击!虽然不指望一举击垮梁山,但只要让他们混乱一阵,心中恐惧,就会耽误进攻我们营寨的时间。

这样一来,我们就有充足的时间修缮营寨了。”

“……罢了。”

段三娘沉思片刻,随即坚定地点了点头。

身为女子,她却绝非寻常之人。

十五岁成婚后不足一年,便因不满丈夫选择将其**。

江湖人称她为“大虫窝”

,意指猛虎栖息之地,而在淮西,她更被称为“淮西天魔”

,在绿林中威名远播。

“老杜,你一定要小心。”

段三娘叮嘱道,“若事不可为,咱们可以放弃这几千部下,只要回到淮西,重新召集人马并非难事。

但若你有什么闪失,寨主定会懊悔不已。”

此言让杜壆深受触动,一旁的柳元却面露不满。

他们同为王庆部属,但待遇相差悬殊。

“夫人放心,我定会将这些人带回淮西。”

杜壆咬牙承诺,“无论如何,绝不耽误寨主的大事……”

杜壆率五百部下北上,此景落入清河中阮小二眼中。

他默默祈祷张顺能顺利告知赵家兄弟。

站在船头的阮小二心中暗想,尽管他也想亲自前往,但如今他是这二十多艘货船的主心骨,绝不能离开。

与此同时,赵言率领众多头领及两千骑兵南下,即将抵达梁山货船被困的清河河段。

看到疲惫的士兵,赵言挥手示意众人原地休息,待恢复体力后再行进。

“大哥,”

王定六此时上前说道,

先前回禀消息时,我注意到前方十余里处有一片水草丰美之地,既能供兵卒休憩,又能使战马恢复体力。

不妨前去整顿一番。

此提议甚合心意,赵言未加思索便欣然应允。

尽管骑兵队伍皆携有豆料喂养战马,一路上也多靠驮马运送物资,避免直接骑乘战马,但行军两百余里后,战马仍显疲态。

若有佳处让它们稍作休养,对即将到来的激战无疑大有益处。

“出发!继续前行十里,抵达后人马共同休整。”

赵言高声下令。

……

杜壆率五百余部属,历经两小时疾驰,抢先于梁山部队抵达预定埋伏的林地。

虽已入深秋,林中大部分树叶凋落,但地形复杂,遍布枯枝败叶,足以隐匿众人。

杜壆命部属潜伏林内,伺机而动,自己则带数人沿路探查。

岂料仅行二里,便听见大 ** 颤之声,“糟了,梁山的人来了!”

他急令撤退,然而人力怎敌马力,眼看敌军逼近,杜壆急忙率领众人藏匿于路旁沟壑,用枯枝掩盖身形。

蹄声轰鸣许久方才消散,待确认安全,杜壆迅速从沟壑爬出。

正巧瞧见梁山大队骑兵渐行渐远的身影,

“速行!”

杜壆催促道,

“我们得立即折返,趁梁山将士下马休整之机,全力突围,只要能让他们的战马受惊,打乱阵脚,我们就算成功了。”

杜壆自以为谋划周全,殊不知,他们出发时因顾虑骑马容易引起注意,皆是以步代马。

梁山大军一路策马疾驰,而他带人只能靠双腿追赶。

这一耽误,当他拼尽全力奔回埋伏地点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目瞪口呆——原本密林已被烈焰吞噬,林边正激烈厮杀的梁山士兵,以及四散奔逃、哀号求饶的淮西喽啰。

“这……这是怎么回事?”

杜壆震惊地注视着这一切,“梁山怎会知晓我们在林中设伏?”

半个时辰之前,赵言刚接到王定六的消息,前方有一片理想之地可供马军休整。

然而,在即将前往之际,恰逢费保派出的水军前来通报,说淮西军的营地已经进入备战状态,显然准备与梁山援军决战。

赵言尚未多言,朱武便忧心忡忡地道:“若淮西军已有防备,王定六所说的那处休整之地,咱们必须慎重考虑。”

“军师之意是?”

赵言疑惑道。

“淮西军极有可能提前埋伏……”

“我梁山大军来援,”

朱武分析道,“从淮西军加固营寨的举动可以看出,他们意在坚守据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