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义军(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最新章节。

“两位先生,冬天将至,”

赵言笑道,“到时候山上事务减少,我留在山上也无趣得很,正好借此机会去南方走走。”

“山上的兄弟多为北方人,可未来难免要涉足南方,总不该对那片土地一无所知。”

“可……”

朱武和许贯忠还想劝阻,赵言心意已决。

“二位先生的顾虑我也明白。

不过,不如这样——我带领一支百余人的商队南下,人数众多,即便明教有所动作,也不敢轻举妄动。”

“况且,我们未必会露出破绽。”

朱武与许贯忠交换眼神,许贯忠思索后说道:“主公若执意前行,仅凭这些随从恐怕不够稳妥。

依我看,不如让登州水寨的阮小五、阮小七率水军乘船从海上同行。”

“许先生此计甚妙!”

朱武点头称是。

登州的水军已训练了两三个月,此次正好检验成果。

同时,让阮小五、阮小七举着梁山大旗南下,既能吸引官府和明教注意,又能掩护寨主队伍。

若寨主遇险,阮氏兄弟能迅速支援,形成双保险。

赵言同意此策,还嘱咐他们回程时带上采购的木材,必要时可直接驾船返航。

许贯忠提议将战船工坊迁至登州,理由是未来梁山与官府必有大战,且登州地理位置优越,即使梁山陷入战事,也不会波及登州水寨。

赵言点头应允,并强调清理通往海边的河道,以防万一。

他离开前,许贯忠与朱武承诺负责相关事务。

次日,赵言率焦挺、史进、阮小二和张顺,带百名亲兵乔装成药材商人,南下前行。

他们刚出发,梁山那边也有快船驶向登州海边的水寨报信。

两天后,阮小五和阮小七带领十艘千石海船及两千水军南下,目标是宋朝两浙路的明州。

尽管已在水寨训练了两个多月,期间也常出海,但从小在江河中成长的阮家兄弟已慢慢适应海上生活。

“这海上行船真比江河自在多了,”

阮小七立于船头,望着无垠的大海,内心无比舒畅。

“没错,”

阮小五附和,“以前我们以为水泊就是全部,出了登州才知道世界如此广阔。”

“听说赵大哥此行江南是为了给梁山水军添置战船。”

“应该没错,梁山原有的战船本就不多,分出一半给登州后,的确需要补充。”

“五哥,”

阮小七靠近了些,神秘地说,“我听原登州官军讲,从我们水寨向北可至辽地,向东能到高丽,过了高丽便是东瀛……”

“听你这么一说,是不是心动了?”

阮小五打趣道。

“是有点,”

阮小七点头,“开始没感觉,现在习惯海上生活了,倒想去看看别的地方。”

“你觉得赵大哥会同意吗?”

“我觉得他会的。”

阮小五笑着说道:“若非赵兄心怀天下,当初拿下登州水寨时,直接一把火烧了便是,何必留下此寨,让我们日夜操练水军?这岂不是为了将来打造一支能出海远航的梁山海军吗?只要赵兄应允,阮小七忍不住憧憬道:‘不知海外的大辽、高丽、东瀛究竟什么样?’‘还能有什么不同?不过是一样的脑袋、双手、双腿。

’阮小五嗤笑,‘不过我听赵兄说过,东瀛人矮小瘦弱,不似常人。

’‘或许东瀛特殊些?’阮小五猜测,‘此事不必急,练不成出海远征的海军,别说赵兄,连我也不会让你胡来。

’‘五哥放心,我怎会糊涂?自知出海艰难。

’阮小七大笑,‘回去后我会更加用心训练士卒,后年定要出海,见识远洋风光。

另一边,赵言带着头领和亲卫,乔装成商队,历经月余,抵达两浙。

途中见前方一座巍峨山脉,名为四明山,当地人称其为小庐山。

山势雄伟,云雾缭绕,虽已入秋,树叶枯黄,却另有一番景致。

‘哥哥,我已打探清楚,’张顺说道,‘此山名四明山,当地人称其为小庐山。

’”

跟随的首领中,除阮小二外,其余都不是山东人,口音也轻了许多。

此举意在隐藏身份。

焦挺曾告诫随行的山东亲卫,闲时莫在外人面前随意交谈。

众人沿山路行进半日,前方遮路的山峦突然消失,视野顿开,眼前展现出一片梯田。

虽已入秋,此处却比北方温暖,田间仍有秧苗未收。

“兄长,至此需格外留意,”

张顺悄声对赵言说道,他出身江州,略通南方习俗,“听乡民讲,这里有个唤作庞万春的豪杰。

他在四明山聚集数百人,山中设有关卡,易守难攻。

江南官兵多次围剿未果,即便绕道后山也需经过此关。

此外,庞万春箭法卓绝,如传说中的养由基,许多官军皆丧命于其箭下,因此江湖人称他为‘小养由基’。”

赵言点头回应,环视四周,发现山腰有村民在田间劳作,看来庞万春并未扰民,否则村民早该逃离。

不会留在四明山中。

“说到这个,咱们商队怎么过山,问清楚了吗?”

赵言随意问道。

“这我也问了,”

张顺笑着回答,“百姓过四明山不用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