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失窃的最后一批(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最新章节。
他话锋一转,看向旁边一个正在记录数据的技术员:“小王,跟刘老板汇报一下,我们清点得怎么样了?”
那个叫小王的技术员推了推眼镜,拿出一个本子,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念道:“报告江总。根据我们的初步鉴定,这批铬钼钒合金钢,共计八点七吨,生产批号为79-苏-04,与辽城重机厂1980年失窃的最后一批战略储备材料完全吻合。根据当年的失窃档案记录,这批材料的价值,折合人民币,一百二十万元。”
技术员每念一个字,刘德全的脸色就白一分。
念完,整个防空洞里,安静得可怕。
“刘老板,”江彻的声音,像是从九幽地狱传来,“侵吞国有资产,数额特别巨大。按照现在的法律,好像……够枪毙了吧?”
刘德全“扑通”一声,直接跪在了地上,涕泪横流:“江总!江爷爷!我错了!我不是人!我一时糊涂!这些东西,我不要钱!我一分钱都不要!全都孝敬您!您就当我是个屁,把我给放了吧!”
“放了你?”江彻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也不是不可以。”
他顿了顿,在刘德全燃起希望的目光中,缓缓说道:“你,还有耿德生这些年贪墨的所有东西,全都给我吐出来。另外,我需要一份名单。这些年,跟着你们一起,在这工厂里吸血的蛀虫,都有谁。一个,都不能漏。”
“我给,我全都给!”刘德全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磕头如捣蒜。
三天后,辽城市委市政府,收到了一份来自江彻团队的,附带着详细证据和名单的报告。
整个辽城官场,发生了一场八级地震。
以耿德生为首的,盘踞在重机厂内部的利益集团,被连根拔起。从副厂长到车间主任再到仓库保管员,一共三十七人,被停职调查。
整个重机厂的管理层,几乎被一扫而空。
江彻用一种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雷霆万钧的方式,完成了对这家百年国企的清扫和换血。
当李厂长被江彻正式任命为新重机厂的第一副厂长,负责全面生产工作时,他看着江彻的眼神,已经充满了敬畏。
这个年轻人,不仅有通天的背景,更有神鬼莫测的手段和杀伐果断的魄力。
他不是来改革的,他是来革命的。
平江县,税务局。
深秋的阳光,透过窗户,暖洋洋地照在沈知微的办公桌上。
她刚从省城参加完一个关于“涉外企业税收政策”的研讨会回来。省里对江氏实业这样的龙头企业越来越重视,连带着她们这些地方税务部门,也必须跟着学习新的知识。
办公室里,几个同事正围在一起,小声地聊着天。
“听说了没?江彻在东北那边,搞出了大动静!”
“何止是大动静,我听我那在市政府上班的表哥说,他把人家一个几万人的大厂,从厂长到看门的,给撸下去一大片!就跟演电影似的!”
“我的天,这么厉害?那不是得罪了一大片人?”
“得罪人算什么?人家现在是辽城市的座上宾!听说市长天天请他吃饭。报纸上都说了,他那是‘刮骨疗毒’,为国家挽回了上百万的损失!”
沈知微默默地听着,手里转着笔,心里却不似同事们那般只有惊叹和八卦。
她能想象到,那份报纸上轻描淡写的“刮骨疗毒”背后,是怎样惊心动魄的博弈和凶险。他面对的,不只是一个贪腐的厂长,而是一个盘根错节,经营了几十年的利益网络。
她有些担心,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骄傲。
这个男人,无论走到哪里,似乎都能掀起滔天巨浪,然后,在所有人都以为他要被吞噬的时候,他却踏浪而行。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话响了。
是局长办公室打来的,让她过去一趟。
沈知微走进局长办公室,局长正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一种既兴奋又凝重的神情。
“小沈,你来得正好。省里刚下的文件,关于平江县‘经济发展示范区’的税务配套改革方案,点名要我们局里牵头,成立一个专门的课题组。你是咱们局里业务能力最强的年轻人,又刚从省里培训回来,这个担子,你得挑起来。”
沈知微接过文件,只看了一眼,心头就是一跳。
文件里,详细规划了针对陶瓷厂、食品厂等新项目的税收优惠、出口退税等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措施。而这份方案的最后,顾问一栏,赫然签着两个字:江彻。
“这份方案,是江顾问在去东北之前,亲自拟定,然后请刘书记和张县长,直接报到省里去的。”局长感叹道,“省领导非常重视,说我们平拿出了一个可以向全省推广的‘平江模式’。小沈啊,这个任务,非常光荣,也非常艰巨。你不仅要研究透政策,还要负责跟企业,特别是江氏集团那边,做好对接工作。”
“我明白了,局长。”沈知微握紧了手里的文件。
她知道,这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
这是他画下的蓝图,而她,将成为把这幅蓝图,一笔一划变成现实的执行者之一。
她和他,虽然相隔千里,一个在冰天雪地的北国,一个在温暖如春的江南。
但从这一刻起,他们仿佛在一条看不见的战线上,并肩作战。
她忽然觉得,自己和他之间的距离,好像,又近了一些。
时间进入1985年的春天,万物复苏。
平江县和辽城,这两座相隔千里的城市,却因为同一个人的名字,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共振。
在平江,由江彻亲手点燃的三把火,已经烧成了燎原之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